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2013年,陈燕从南京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进入南京市聋人学校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十年间,她以诗歌为桥梁,用爱心将这些残障的孩子带出阴霾。
聋校任教10年来,陈燕一直试图让手语诵诗成为学生发展语言、提升素养的最大助力。但其实,给听障学生讲授诗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只是简单地把诗句里每个字用手语打出来,学生很难理解诗中意境和情感。陈燕反复琢磨,最后创造出用手语诵读古诗词的独特方法,比如“白日依山尽”,一个“山”和一个“日”两个手语动作,“日”向着“山”缓缓靠近,学生一下就懂了。
对于古诗里一些复杂内容,陈燕也是绞尽脑汁。一次,她讲《琵琶行》时,学生们一脸茫然,于是陈燕请来一名会演奏琵琶的音乐老师,穿上汉服为学生现场演奏了一段琵琶曲,虽然孩子听不见,但可以感受到琵琶韵律的震动。
诗词弥补了学生缺失与渴求的共情、理解、鼓励、慰藉等情感,也熏陶了学生的文学素养,2018年,陈燕学生徐梦涵的一篇名为《骑行者》的作文在竞赛中获得了江苏省二等奖,她也是全省第一个获得普通高中作文大赛奖项的听障学生。近五年来,在陈燕影响下,先后有十多名学生在省市各类作文大赛中获得奖项。
陈燕经常带着学生收看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一次,有同学问:“陈老师,你什么时候也去展示下?”2021年,带着学生们的期待,她成功入选《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并成为历经所有答题环节且得分最高的选手。看到自己的老师如约站上央视舞台,学生都深受鼓舞。陈燕说,她想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让无声世界的孩子们感受诗词之美,也让孩子们知道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学生也没有辜负老师的期许,2022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中,学生王逸玘吟诵《将进酒》感动全国。
通讯员 王奇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9 09: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