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和这座城市一起成长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17 06: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 周玉娴

跟着地铁去找房、跟着地铁去旅游、跟着地铁找工作……10多年间,在乘坐北京地铁通勤的日子里,我完成了自己的一件件人生大事,也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

从小地方来到大北京,最让我惊叹的是地铁,那上天入地的小火车疾驰,载人奔向美好生活。

2006年,我过了首都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复试线,因为参加面试第一次去北京,借住在大学同学租住的小屋。见面第一天,她兴奋地告诉我买到了二手地铁月票,从此坐地铁就跟不要钱似的。那时候,同学月薪3000元,每天能节省4元钱的地铁票钱就如此欣喜,我实在不理解。不过,等我考取研究生,住进了位于西三环花园桥的学生宿舍后也就明白了。一个月320元的研究生生活补助,限制了我坐地铁出行的愿望,更何况当时首师大附近也没有地铁站。

那时候北京地铁只有1号线、2号线和13号线。准确地说,13号线不是地铁,叫城铁,它在地上跑,从东直门到西直门,再从西直门到东直门。13号线呈U字形,如果将环形的2号线和直线形的1号线组合成一个“小花篮”,13号线恰如篮子的提手。17年过去了,再看北京地铁图,小花篮变成了一朵绽放的花朵。而我,就是这朵花的忠实见证者。

我先是住在地铁2号线阜成门站附近。毕业后,我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后又结婚,有了小家。住房42平方米,小两居,乘坐一站公交车就可到地铁阜成门站。我们都坐地铁上班。先生在西北角的西二旗站附近,我在东南角的崇文门附近。每天清晨,我们钻入地铁阜成门站,然后在站台告别,各奔南北。周末,我们就坐地铁出去玩。地铁附近的名胜古迹、公园街巷、美食小店、旅游打卡地,都是目标。地铁线路在增加、在延展,我们的活动范围也在扩大。接着,我们迎来了北京地铁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条接一条的地铁线路开通运营。5号线和2号线交会于崇文门站,让我下班后多了一条回家的路径;8号线开通,青花瓷装饰的站台被我定格在青春相册里;10号线先是一个半环,很多年后另外半个环才修好,给2号线外面套上了一个环;八通线在北京大东边,开通后难有机会去坐;4号线由京港地铁运营,车厢开关门有了“嘀嘀嘀”的急促提示音……

北京市郊铁路S2线开通时,我们第二天就买票坐车去了八达岭。17元,相较2元随便坐的地铁票价还是比较贵,但它缩短了去郊区的距离,省下了宝贵的时间。当时坐在我们对面的大哥是昌平人,一脸兴奋地向身边的孩子介绍这条线。火车到八达岭附近,车子突然停了,过了几分钟,车开始倒着开。我们还在纳闷,大哥的脸上已经写满自豪,他说这就是当年詹天佑设计“人”字形铁路的地方。他说可惜没带啤酒和烤串,地铁13号线开通时,他们村的人为庆祝能坐13号线进城,特地买了午餐和2元钱车票,来来回回坐了大半天的13号线。我们乐了,想想自己不也和他们一样么?

要是将地铁线路形容成藤蔓植物蔓延的枝条,那地铁沿线就是枝条上生长出的叶子和花朵。跟着地铁去找房、跟着地铁去旅游、跟着地铁找工作,我们也跟着地铁换了房。北京四周生长出了几座新城,天通苑、回龙观、通州……我们沿13号线看了几个崭新的小区,我的“地铁之旅”最后固定在13号线和2号线:为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我们在城里小房子和城外大房子的艰难抉择中选择了后者,而我付出的代价是每天约2.5小时的通勤时间。

家乡亲友知道我每天坐地铁要那么久,感叹“大城市有什么好”,我也感慨自己生命被无形缩短。不过,这也让我得以有足够充分的时间近距离观察地铁早、晚高峰时段的人们。

晚高峰,我站在地铁13号线西直门站的站台上,听协管员举着大喇叭喊:“往站台中间走,两边车都一样,有序排队,注意安全,谢谢合作。”与早晨的安静不同,晚高峰的地铁车厢里气氛稍显轻松,或许还有疲惫,在城市某个角落里的温暖小窝是人们此刻的目的地。接近冬至时节,白昼在下午4点就要开溜。一天工作后,迎接我的不是星光月明、风鸣虫语,而是13号线沿途流光溢彩的夜景。黄色的路灯结成光链,汽车红色的尾灯串成红宝石项链,霓虹灯是城市的夜妆。风雨阴晴、艳阳冬雪,高楼日起、绿化渐佳,13号线沿途的风景随着时光流转变换。

早高峰的地铁车厢里,总是很安静。大家或低头看手机,或闭眼打瞌睡,或者目光呆滞宛如梦中。坐着,站着,靠着,人们等待地铁在时间的格子里准确到达指定点,也包括我。而我恰好要在早高峰的西二旗站挤车。据说,地铁13号线刚开通的时候,你从西二旗站出来,会看到农田和村庄。现在你出来,会看到腾讯、百度、联想、快手……互联网大厂在一夜之间都立在了西二旗。然后就是一群一群不知从哪里游来的年轻人,一团一团地挤出地铁车厢门。早上,他们蜂拥而出;暮晚,他们蜂拥而入。

北京地铁的节奏,每天都有1000万左右的人在“迁徙”。人潮、人浪、人流,都是形容人多的时候其形态如流水奔涌的状态。我能看到的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就是北京地铁的早晚高峰了。不管是夏天薄褂单衫,还是冬日厚衣棉袄,大家亲密无间、摩肩接踵,恨不得像罐头里的小猫鱼一样,一个个被捋平直了压在盒子里。

大城市,修多少条地铁都不够啊!

起初,我还尝试过不同的地铁乘车路线,不过精确计算时间后路线就固定了。纠结几个月后,我适应了每天的通勤模式。起初,我尝试在车头车厢看地铁司机开车,有御风飞翔的感觉,在车尾车厢看景物纷纷逃离视线,有穿越时空隧道的错觉。起初,我还尝试着打量身边的人,想象着他们的故事。想想吧,这早高峰的地铁车厢是何等热闹,一个巨大的思维情感汇聚地啊!昨夜的新闻在这里传播,手机里影视剧中的悲欢离合在这里上演,最新的手游在车厢里被尝新,还有各种美妙的旋律在人们耳畔。渐渐地,我也尝试了我所观察到的每一种乘车方式。读书、听音乐、打游戏、读新闻、在家人微信群里发信息……当然,我还找到了一种少见的方式——写作。

一天2小时,一周10小时,一个月40小时,一年480小时,10年4800小时。从2013年夏天开始计算,我乘地铁通勤正好10年。10年间,我们一起建设小家,在各自岗位上奋斗。我的时间大部分用在扮演母亲、妻子和女儿的角色上,几无空暇,这4800小时则完完全全属于我自己。在地铁车厢不到1平方米之内,我有一方小天地。我可以精心思考当天的工作计划、近期的家庭计划,可以将车厢当作移动书房、影院。我追过热播电视剧,读过推理小说,学会了时新小游戏,聆听过柴可夫斯基最动人的旋律,还写了几百篇小作文。写什么呢?写我一时一地的感受,写我的成长经历,写我见过的人经过的事,写我刹那间的思想火花和情感波澜。我将地铁小作文串连成章,出了自己的第一部散文集。很庆幸,这4800小时,我与城市一起成长。

地铁13号线正在建设复线,缓解郊区居民的通勤压力,我也实实在在享受到了这项福利。早高峰时段,我时常能得到一个座位,晚高峰时段,我也能从容出站,因为地铁昌平线接驳到了西二旗站,附近大厂的年轻人纷纷选择去昌平住了。北京地铁的乘车环境越来越好,最让我感动的是,怀孕期间,每次在地铁车厢里都有人主动让座给我。孩子小的时候,在地铁车厢也总有人会给让座。这是陌生人给予的善意,这善意在地铁里达成共识、形成默契。

此时,在盛夏时节的地铁车厢里,我坐在蓝色座椅上,飞动手指打字,写下这篇小文,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的晨读时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7 07:47: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京地铁昌平线追尾停运的一天:摆渡车接送乘客,拖离故障列车,全线明日恢复运营
...商,其交通智能化业务涵盖干线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等领域。昌平线运行的CBTC信号系统,则由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CBTC信号系统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列
2023-12-15 23:03:00
北京地铁昌平线事故亲历者:车厢内有孕妇受伤,等待一个半小时才出地铁
据北京交通消息,12月14日18时57分,北京地铁昌平线西二旗至生命科学园上行区间,两辆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部分乘客受伤。14日23时许,人员转运完毕,现场处置工作基本结束,共
2023-12-15 16:28:00
对话北京昌平线事故亲历者:旁边车厢塌了,头发、鞋里都是玻璃碴
...14日晚上6点半,王女士加班结束,在六道口坐上了回家的地铁。正值下班高峰,车厢里挤得喘不过气,王女士身子贴着车门,门缝里吹进少许凉风。列车快到西二旗时,晃动开始了,车灯瞬间熄
2023-12-16 09:30:00
“学院派地铁”昌平线南延通车 西二旗到西土城仅18分钟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昨天,北京地铁昌平线南延一期正式开通。在六道口站,不少市民前来体验新车站。地铁公司在车站内为参加首日体验活动的乘客发放纪念品。本报记者 邓伟摄本报记者 李博市民
2023-02-05 09:02:00
...种自带板凳就座的行为有哪些安全隐患和不良影响?作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为应对大客流压力,北京地铁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针对地铁不文明行为,正在采取哪些应对方式?在优化乘客
2023-11-11 01:53:00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学院派地铁”今天开通18分钟从西二旗到西土城地铁昌平线南延今起正式通车。开通第一天,不少乘客专程赶来搭乘新线。记者今早乘车打卡体验被称为“学院派地铁”的昌平线
2023-02-04 13:45:00
...:北京日报新线开通,运力提高,高峰拥挤情况好转——地铁常态限流站减至5座本报讯(记者 李博)今年以来,北京地铁客运量不断恢复,早晚高峰乘坐地铁的乘客数量不断增加。昨天,北京轨
2023-11-09 04:46:00
...官方微博“北京交通”发布消息称,当日18时57分,北京地铁昌平线西二旗站-生命科学园站上行区段一列车车厢脱离,迫停区间。事故发生后,应急、消防、卫健、交通等救援力量立即响应,
2023-12-15 00:12:00
奋进节奏加速 各地干劲十足
...地铁人流指数已经超过节前的最高水平。而全国18个重点城市的地铁人流指数也出现同样趋势,尤其到了开工两周的时候,已经超过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31.5%。 继续追踪人口流动大
2023-02-12 13: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98岁老人意外摔倒出血 福州“的哥”紧急送医后悄然离开
福州新闻网11月15日讯(记者 杨玉娟 李琪)11月11日下午,福州街头发生暖心一幕:一名98岁高龄的老奶奶在养老中心意外摔倒急需打车前往医院
2025-11-15 12:41:00
舞剧《天工开物》即将第三次登陆羊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12月5至6日,舞剧《天工开物》即将在广州白云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连演两场
2025-11-15 12:29:00
近日,由中信出版集团、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主办,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承办的《秦腔》新书发布会在西安举行。这部历时五个月精心打磨的著作
2025-11-15 07:31:00
因为对开发商退面积差价的方式不满,一部分业主拖欠物业费;供暖在即,这些业主去交暖气费时,物业要求必须结清物业费欠费才能收暖气费……11月15日供暖日到来前
2025-11-15 07:31:00
佛山一中学通报“学生表演误伤事件”:受伤学生情况平稳
华商网讯 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11月15日凌晨发布情况通报: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2025-11-15 07:32:00
呼和浩特警方通报“村民哄抢向日葵”:已累计行拘8人
华商网讯 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区公安分局11月14日发布警情通报:据@潇湘晨报 此前报道,11月13日,呼和浩特市的李先生反映
2025-11-15 07:31:00
农行临西兴业路支行:金融知识如细雨,浸润邻里街坊心
鲁网11月14日讯一场以“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正像一阵和风细雨,悄然进入街巷院落、企业园区
2025-11-14 11:31:00
农行沂水县支行:集市里的“货币卫士”
鲁网11月14日讯近期,农行沂水县支行在储蓄业务中多次收到假币,且假币的持有人多为附近菜市场卖菜的老人。为切实提升周边群众的反假意识和识假能力
2025-11-14 11:32:00
鲁网11月14日讯近日,为积极落实上级行普惠金融推进工作部署,建行临沂义堂支行积极响应、多措并举,紧扣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金融需求
2025-11-14 11:32:00
联舌工坊创始人李奇斌与李宁到哈萨克斯坦考察 洽谈预制食材出口及考察BAMX摩托车品牌
阿拉木图,2025年11月‌中国预制食材领军企业联舌工坊联合创始人李奇斌、李宁近日率团到哈萨克斯坦考察,就预制食材及调味酱料出口业务与当地企业展开洽谈
2025-11-14 11:34:00
轻信“投资理财” 芜湖一市民19万养老钱差点“打水漂”
大皖新闻讯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帮我保住了19万元养老钱!”11月12日,芜湖市居民徐女士紧紧握着民警的手,表达着感激
2025-11-14 12:01:00
吉林骄傲!冠军张骐载誉归乡,机场致谢父母
11月10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自由式摔跤62公斤级决赛在广东清远圆满落幕,吉林姑娘张骐在强手如林的赛场中沉着应战、敢打敢拼
2025-11-14 14:42:00
临沂四中勇夺兰山区第九届运动会暨中小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团体桂冠
鲁网11月14日讯10月18日—19日,“中国体育彩票杯”兰山区第九届运动会暨中小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举行。临沂四中勇夺高中组团体总分桂冠
2025-11-14 15:11:00
新雪季|吉林市打造“吃住购娱”特色消费场景
这个冬天,吉林市将重点打造哪些新消费场景和特色体验活动?14日,在2025—2026新雪季系列发布会第四场活动中,吉林市商务局党组成员
2025-11-14 15:1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新雪季,吉林将面向省内外游客及本地居民发放1亿元冰雪消费券,出台多项惠民惠企政策,激活消费市场,释放冰雪经济新活力
2025-11-14 1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