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从中国历史来看,华夏文明始于中原。自古以来的农耕社会,让华夏民族不是一个尚武的民族而是一个善于经营的民族。对于如何治国治家方面,更是有天然的优势。对于这一点,相信大家都不会否认。也因为善于经营,周边国家像是东亚国家、东南亚区域在当时更是受到中国文化的治理和影响。
据历史记载,中国人在海外就曾经建立过7个国家,大多数都聚焦于南洋东南亚这一带,这些小国都在后来被荷兰等欧美列强给并吞了,因此在历史课本上,也不会读到他们的存在。
一.兰芳共和国
说到兰芳共和国,比较有趣的是,它的诞生一开始是由一间公司发展到一个国家的。在公元1772年,乾隆时期,当时有一名客家人罗芳伯,因为认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漂洋过海,来到印尼西加里曼丹岛的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这是一个与东印度公司相似,具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
公司在经营几年之后,罗芳伯最后将公司改名为共和国,因此“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就这样建立了。
其实罗芳伯刚到婆罗州时候,非常懂得入乡随俗。和当地人合作,同时他也以教书为业,深受大家喜爱。
罗芳伯站稳脚步之候,带领自己的伙伴和当地人一起协助当时的苏丹首领平定了土著人的叛乱,因此得到了首领的嘉奖,将东万律规划成罗芳伯管辖区。当时,这块土地就将近有10多万人居住。
由于这个地方有不少的产金地,因此吸引了很多华侨迁移来这个地方,也顺理成章拓展南方公司的经济规模。
后来改名为共和国之后,罗芳伯参照了西方国家的一些法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
罗芳伯甚至当时还派人去见乾隆皇帝,建议把西边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大清的版图,或者变成藩属国家。但乾隆皇帝根本没有理睬这些“天朝弃民”,也不承认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像罗芳伯这些天朝弃民,在中国繁荣昌盛的时候选择移民的百姓,每个人骨子里面虽然身在海外,却始终认同中国为祖籍国,因此害怕犯了谋逆之罪,也不敢称自己为王。
罗芳伯成为了一个唯一不称王的人,并当了19年的国家元首,后来在1795年离世。临终前台交代国民,无论如何以后谁是国家领导都要归顺大清之心。
后来经过七人之手,到1886年,兰芳共和国遭到荷兰殖民侵略军的进攻,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为武器不如人而陷落,这个存在了110多年的华人小国
就这样不幸灭亡了。
二.戴燕王国
除了兰芳共和国,还有一位广东人吴元盛也曾经在婆罗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国。那个时候,吴元盛在清朝乾隆中后期因为谋划发动起义事件而逃亡到了东南亚的婆罗岛。
在18世纪中期,在东南亚建立了很有影响力的聚盛公司,成为了首领。后来在陆续闯入婆罗岛,投靠吴元盛的华人中,就一个我们刚才提到罗芳伯。这个人因为逐渐显露出不凡的才能,所以威望逐渐超越了吴元盛。
接着,罗芳伯索性取代了吴元盛的首领地位,创立了兰芳公司,吴元盛转而变成了罗芳伯的下属。那么作为罗芳伯手下部将的吴元盛,当时就被派去驻守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国。
据说,当时那个地方的番酋相等于小国王行为极为残暴,老百姓都非常怨恨他。后来1783年,吴元盛杀死了番酋,这个行为获得了人民的感激和敬佩,吴元盛也因此被人民拥戴为戴燕国国王。
后来吴元盛离世之后,因为儿子年幼,所以当时就将吴元盛的妻子继位成为女王。清代当时的旅行家和航海家谢清高出海游历南洋时候,戴燕王国的这个女王还在位。在谢清高的《海录》一书中就有对戴燕王国进行的记载。直到19世纪中叶,戴燕王国才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三.暹罗王国
泰国800年的历史当中就有四个王朝,郑信就是这暹罗王朝的建立者,史称“达信大帝”和“吞武里大帝”,是泰国历史上五位大帝之首。
郑信的父亲郑雍在清朝雍正年间南渡暹罗,在暹罗娶了女子,然后才生了郑信。如今泰国每年的十二月二十八日都为郑王节,就是为了纪念郑信。
后来郑雍去世之后,郑信就被暹罗国大臣收为养子,接受了泰国的传统教育。
1763年之后,缅甸入侵暹罗。郑信当时候率领部队防卫暹都。四年之后,缅军成功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当时大城沦陷之后,郑姓就率领随从逃出大城,在泰国的东南的罗勇府建立基地,重新组织力量,半年后大举反攻。
首先攻破了曼谷的西岸吞武里,乘胜追击围攻大城,并和缅军展开血战,最后终于收复了大城。
1767年那年,郑信登基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随后更是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用了三年统一了暹罗全国,其间也曾经对柬埔寨进行军事扩张。
在1782年,郑信已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被杀,从柬埔寨前线率大军回京的却克里将军当时手握政权,建立了曼谷王朝,而吞武里王朝就此灭亡,为时只有13年。
四.纳土纳王朝
纳土纳群岛是一个位于中国海南部,处于海运航线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可以说是非常的优越。
明末清初时期,很多不愿意投降清朝的汉人当时逃亡到了南洋。其中一名广东潮州人张杰绪就在纳土纳岛上建立了一个没有特定名号的王国,然后自称国王。张杰绪死后,其内部就发生乱战,也因此被荷兰人趁机并吞了。
纳土纳群岛由1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上世纪80年代末人口就有1.5万人。当时华人占了八成以上,根据媒体过去报道这个群岛上的华人一直都希望独立建国,但被印尼弹压。
从纳土纳群岛一些比较早的华人家谱记载来看,当时候清兵入关之后,消灭了南方的南明政权。
在广东沿海岛屿上,坚持抗清的几百名士兵和几百家不服满清统治的渔民就逃到了南洋一个小群岛上,也就是荷兰人后来命名的纳土纳群岛。
1950年, 印尼和荷兰发生多次战争之后宣布独立,将纳土纳群岛划属自己。
五.马来吴氏王国
马来吴氏王国的创始人#三分钟讲科普#吴阳是乾隆时期的一名福建人。1750年, 吴阳到暹罗谋生,带着一群华侨在荒无人烟的宋卡开垦。当时候宋卡逐渐繁荣,吴阳也被称为建设宋卡的第一人。
1769年吴阳向四处平叛的郑信请命,每年缴纳足够的税银。当时郑信答应了这个要求,还封他为子爵。因此在公元1775年,吴阳便建立了马来吴氏王国,九年之后,吴阳就离世了,他的长子吴文辉就续成了成为宋卡城的统治者。
当时候的吴氏家族不仅统治着宋卡还统治泰国的北大年、陶公,还有马来西亚的吉兰丹、丁加奴、吉打及玻璃市等四个州。可以说是统治了整个马来半岛的中部地区。
这个期间吴氏总共世袭八代,直到1904年,吴氏在马来半岛中部的统治才结束。宋卡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殖民统治之后,马来半岛又落入了日本的统殖民中,一直到二战结束。马来吴氏王国的辖地一部分被归还给泰国,另外南部也归于马来西亚。
而马来吴氏王国从1775年到1904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时,这其中有129年的时间,是南洋华人政权中存在时长最长的政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0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