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邵钰 通讯员 李永波 东明报道
3月14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公布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正式对外发布,东明黄河高村险工赫然在列。据悉,此次公布的20处首批名单中,山东有8处,菏泽范围内仅有高村险工1处。
记者了解到,高村险工始建于1881年,修建初期为秸料坝,后经不断整修加固,在治黄历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48年,高村险工发生严重险情,面对国民党的袭扰,冀鲁豫行署、黄河水利委员会、东明县人民政府组织干部群众与解放军并肩抢险,确保黄河大堤不决口,高村黄河大抢险,是人民治河的历史见证。1949年以后,高村险工先后四次进行加高培厚,2005年又实施完成了标准化堤防建设。如今的高村险工郁郁葱葱,成为了集抗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为一体的黄河绿色屏障。
东明黄河河务局表示,今后,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积极传承黄河文化与红色精神,积极推动高村险工从防洪工程向文化地标转型,努力让高村险工既是守护黄河安澜的“绿色长城”,又是讲述治水故事的“活态博物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9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