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吕海波 常静
9月21日,滨州医学院、牟平区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举行。根据协议,双方将精准对接区域标志性产业链和重点产业需求,以滨州医学院牟平科教园区和烟台附属医院为依托,在人才培养、医疗卫生、医药健康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滨州医学院将以此次校地战略合作为契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创新为抓手,强化优势特色,深化‘三个融合’,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转移转化,着力构建服务、支撑、引领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体系和人才体系。”滨州医学院院长黄飞表示。
对于此次合作,牟平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热情和期待。牟平区区长李剑表示,该区将全力保障滨州医学院牟平科教园区建设,继续加大对烟台附属医院的支持力度,努力实现区域百姓就地就医、毕业学生就地就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校园里有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企业产业园区里也有学生专注学习的身影,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学习专业技能……近年来,滨州医学院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医教协同、校企合作,构建了学校、政府、医院、企事业单位等多元参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在校地、校企的紧密合作中实现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前不久,滨州医学院还与山东隽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课题联合攻关、实验平台共建、人才共享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全方位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浪潮集团签订协议;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专业与荣昌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合作,采用“2.5+1.5”模式培养学生,培养掌握“规模化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国际顶端技术的专门人才;药学专业与北大世佳合作,开展“3+1”模式人才培养;与美宝集团合作,在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专业设立美宝班……截至目前,滨州医学院共获批烟台市校地融合发展项目16个,已产出直接经济效益超4000万元。学校多个本科招生专业实现与企业共商、共享、共建。
校地、校企合作育人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企业发展的需要,更为学生成才就业提供了平台,实现学技能和稳就业无缝对接。作为“2.5+1.5卓越生物班”的第一届学生,滨州医学院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13级学生高丽至今仍记得第一次进入荣昌生物时的新奇和激动:“生产罐里培养的细胞和小罐培养的细胞差异在哪里?当我在荣昌第一次见识了两千升的生产罐,除了震撼,有关培养机制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2.5+1.5卓越生物班”正是滨州医学院与荣昌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合办的大学本科教育生物技术专业特色培养方向——规模化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班,“高校+企业”联合培养之下,学生们前期在校完成两年半的基础通识教育和生物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期则进入企业由技术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完成符合生物制药行业需求的复合专业课程学习和本科毕业设计,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
如今,经过几年的学习历练,高丽已从当年的岗位小白到在荣昌生物科研部门带领团队独当一面。高丽告诉记者:“尽早进企业进岗位接受双向培养,为自己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实习期间,她就能独立进行设计实验,毕业论文荣获山东省优秀毕业论文奖。毕业后,她入职荣昌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员岗位,先后在《世界临床医学》《中外医学研究》杂志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据统计,近年来,卓越生物班已先后为荣昌生物和其他药企培养了近百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分布在科研、生产、质检等各个岗位,逐渐成长为中坚力量。
“我们将继续完善‘多元参与、多主体合作’的校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持续推进教学与科研协同,推进企业成果、行业成果、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打造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示范课程。同时,持续推进冠名班、订单培养、实习实训、师资互聘等不同形式的校企专业共建,逐步实现所有相关专业与行业、企业共建。”黄飞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3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