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潘浚在刘备手下默默无名,为何去了东吴却风生水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6 16: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他在刘备手下默默无为何名,而跳槽到孙权手下后,却屡立奇功,威名赫赫,最终官阶至吴国高官「太常」,他就是潘浚。在《三国演义》中第七十三回,王甫如此评价他:「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三国演义》中「多忌而好利」的潘浚显然不是个好人,至少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但是,歷史上的潘浚与小说中的形象天壤之别,人家其实是刚正不阿,功勋卓着的一代豪杰。

潘浚在刘备手下默默无名,为何去了东吴却风生水起

潘浚字承明,荆州本地人,自幼跟随名师学习,颇有才名。刘表发现不到三十岁的潘浚,就被任命为荆州的「江夏从事」,后又升任湘乡县令。刘备取得荆州后,任命潘浚为「治中从事」,主管文书文吏,约为副州长级别。级别虽然不算低,但权力其实不大。刘备取得取得巴蜀,称汉中王,潘浚未再有升迁。

治中从事是文职,潘浚没有接触蜀营高层为其出谋划策的权力,所以他基本没有建立功业的机会。假如没有孙权,潘浚很可能就此默默无闻,直到终老。建安二十四年,东吴袭取荆州,关羽兵败身死,荆州官吏以糜芳、傅士仁为首纷纷投降。潘浚却称病不起,没有归降孙权。后来是孙权亲自去潘浚家请他出山,潘浚痛哭流涕,认为自己是败军之将,心中委屈不愿投降,孙权亲自为他擦泪,并说一番感人的话劝慰他,潘浚这才答应归顺东吴。

在主将兵败身死,同僚上司纷纷倒戈,敌军已经占领领土的情况下,潘浚能坚守到最后一刻,并羞惭痛哭,他实在不能算是一个小人。陈寿在《三国志》中如此评价潘浚:「潘浚公清割断,……皆节概梗梗,有大丈夫格业。」

潘浚归顺孙权后,立刻得到了重用。孙权任命他为「辅军中郎将,授以兵。」东吴的「授兵」意味着这个人步入孙氏集团将军的行列,可以在军事上建立功勋。孙权提拔潘浚正是看重这个人才。应该说,孙权打仗水平一般,但他识人用人的本事,十分高超。他任用周瑜击败曹操,任用吕蒙击败关羽,任用陆逊击败刘备,这次,他任用的潘浚也立下大功。

陆机的《辨亡论》就说:「(孙权)拔吕蒙于戎行,识潘浚于系虏。」夷陵之战中,荆州南部的豪帅鼓动蛮夷呼应刘备,孙权十分担忧,潘浚为孙权筹谋画策,以少量兵力平定叛乱。后潘浚常年镇守荆南,使得「群蛮衰弱,一方寧静。」他又抑制豪强,痛斥朝中奸佞,获得吴国上下的尊重。潘浚后官拜太常。所谓太常,是九卿之一的高官。

潘浚的华丽升迁,是以一次「被迫跳槽」为契机完成的。一个被刘备忽视的人才,在孙权手下发挥巨大的能量,得以名垂青史。对于这一点,近代史学家何兹全先生就认为刘备对于潘浚的任用上不及孙权,没能完全发掘潘浚的才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6 1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鲁肃:三国时期东吴的杰出战略家
...高远的政治理想,也可以看作鲁肃与孙权君臣之间的谈笑风生与和谐共处的生活情趣吧。说的是在赤壁之战后,当鲁肃从战场上胜利凯旋,孙权带领一班文武大臣去迎接鲁肃。当看到鲁肃的时候,孙
2023-10-04 07:34:00
是归还荆州,还是讨伐东吴,刘备如何抉择
...的时候,就失败了。这是因为,在这个《隆中对》中,对东吴这个因素没有足够的重视。我们看诸葛亮对东吴的评判,在第一个大步骤中,他说“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2024-06-29 17:07:00
鲁肃说服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究竟是对是错?
...一统天下的想法。赤壁一战之后,刘备向孙权暂借荆州,东吴都督周瑜极力反对,想要在曹操无法南下的时候,说服孙权把刘备关起来,独占荆州,然后夺取益州,拿下整个南方再与曹操争天下。东
2023-02-13 20:42:00
三国时期孙权为何会把荆州借给刘备
有句俗语叫做“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东吴孙权和蜀汉刘备这两大阵营之间因荆州产生了很多纠葛,刘备阵营最终因荆州而衰落,孙权阵营也因没有更早的整合荆州的资源,而始终无法有统一天下之
2023-05-28 20:04:00
诸葛瑾与孙权的深厚友谊
...此也结识了江东文武名士,如严畯、陈武等人。与之谈笑风生、畅所欲言,无不称许他“当世英杰”。他助孙权治国,渐成心腹良臣 随着孙权势力不断扩大,鲜有敌手,诸葛瑾也随之屡迁要职,
2024-01-14 20:26:00
从孙权吕蒙的角度襄樊之战的背刺原因是什么?
孙权之所以在襄樊之战背刺刘备,是因为东吴的基本战略发生了根本转变,而且,夺取荆州是东吴新战略中的核心目标之一。周瑜、鲁肃时代,东吴的战略目标是“实现江东帝业”。吕蒙时代,东吴的基
2024-10-29 10:56:00
孙权奇袭荆州前,为什么要斩杀关羽?
...非常完美的计划,而且这次的计划谋划时间长达2年,从东吴战略家鲁肃去世后,东吴的战略就改变了风向,不再是联刘抗曹为战略,而是以夺取荆州,掌握东吴的战略通道及生命咽喉长江为目的,
2023-08-25 17:52:00
蜀汉四大奔臣,三人至今跪在诸葛瞻墓前
...人唾弃的“叛徒”、“降将”,在战乱年代却有可能混得风生水起。当然,降将与降将其实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投降的原因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无愧于心!有些武将,哪怕做了降将,
2023-03-07 21:16:00
三国时期,刘备为什么不敢轻易出兵讨伐东吴?
公元219年12月,关羽遭东吴军擒杀;公元221年7月,刘备以蜀汉(以下称季汉)主要军事力量,出征讨伐孙权。丢了荆州的刘备集团当时整个季汉的总兵力大约11万多,刘备以4万多兵力为
2023-01-24 22: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