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2月20日讯7岁的男孩小宇(化名)半月前突发高热、咳嗽,家长带他到当地诊所就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予以肌注退热药及抗生素治疗3天。然而小宇病情非但未缓解,咳嗽反而日益剧烈。随后,家长带他在当地医院完善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大面积炎症伴肺不张”,随即住院治疗,连续静脉输注“阿奇霉素+头孢类”抗生素7天,仍未见好转。
CT提示右肺大片“蜂窝煤”
此时小宇已虚弱不堪,精神萎靡,眼看常规抗感染治疗没有效果,当地医院建议转院治疗,焦急的家长带小宇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就诊,孩子立即被收治住儿童呼吸内科病房。
住院时孩子已经出现胸痛、呼吸急促,咳血性粘痰,经进一步检查,右肺已进展为“坏死性肺炎”,增强CT影像显示右肺多发蜂窝状空洞,病情危殆。
坏死性肺炎
坏死性肺炎是肺炎一个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特征是肺组织因病原体感染和过度免疫反应导致缺血、坏死、液化,形成类似“蜂窝煤”或“空洞”样的病变。每个年龄段均可患病,近年来儿童发病率逐渐升高。
坏死性肺炎病情严重,急性期可能会出现肺炎旁胸腔积液、气胸、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病程长,肺部病灶吸收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部分预后不良可存在肺不张或肺叶囊性变、闭塞性支气管炎等后遗症。
支气管镜精准“清创”逆转病情
面对小宇右肺广泛坏死的危局,儿童呼吸内科团队立即申请医务科,组织多学科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支气管镜紧急介入
清除坏死组织:镜下可见病灶内充满黄褐色脓栓和坏死物,部分支气管已经出现闭塞,通过钳夹坏死组织,灌洗、抽吸彻底疏通气道。
痰栓阻塞
钳夹痰栓
第一次内镜后
灌洗液
解除肺不张:吸出黏液栓后,塌陷的肺组织逐渐复张,小宇呼吸急促逐渐缓解。局部药物灌注:镜下喷洒化痰药及促进肺组织修复药物,避免痰栓再次阻塞气管,促进肺组织修复。
※调整全身治疗方案
根据病原学检测(病原靶向测序提示耐药支原体感染)调整药物,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过度炎症反应。
※治疗结果
经过2次支气管镜治疗,小宇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明显减轻,未再出现胸痛、咳血性痰液,住院治疗10天好转出院。近期复查CT显示,右肺坏死空洞基本吸收,肺不张完全解除,没有出现闭塞性支气管炎等后遗症。
第二次内镜
钳夹痰栓
第二次治疗后
灌洗液
复查CT明显好转
儿童重症肺炎治疗“利器”
支气管镜技术已从传统的诊断工具发展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
※重症肺炎伴黏液栓或坏死物阻塞;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腺病毒肺炎;
※先天性气道畸形、支气管异物等。
近一段时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童呼吸内科团队通过支气管镜介入技术,成功救治数名因支原体感染导致坏死性肺炎的重症患儿。支气管镜技术在小儿危重呼吸道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为儿童呼吸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儿童呼吸内科医生提醒
早期识别是关键
坏死性肺炎早期症状可能与普通肺炎相似,但病情进展更快,且伴随以下“危险信号”:
※持续高热:体温≥39℃,经过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发热超过5天未缓解;
※咳嗽持续加重:干咳转为黄脓痰,甚至出现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唇发绀;
※全身衰竭:精神萎靡、拒食、四肢冰凉,严重者出现意识模糊或休克;
※感染加重:以大叶实变为表现的肺炎出现感染指标异常升高,复查CT提示出现单发或多发薄壁空洞或低密度区。
家长如何守护孩子肺部健康
※接种疫苗
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重症肺炎风险
※识别早期症状
发热超3天、呼吸频率加快、精神萎靡需立即就诊
※规范治疗
严格遵医嘱用药,足量足疗程,勿随意停药
※增强免疫力
均衡营养、适度运动、保证睡眠
(通讯员 刘裕)
责任编辑:刘亮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0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