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昆明11月8日电 (记者赵汉斌)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近期在果蔬安全、高效防腐保鲜方面取得系列进展:他们利用向日葵等提取物对抗真菌,使蓝莓等新鲜果蔬得以“续命”。《美国化学会新闻周刊》报道并评述了这一重要进展。
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蚀以及贮藏保鲜技术的限制,从农民采收到水果商的销售链条上,水果损耗率可高达30%,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采后水果防腐保鲜途径至关重要。
灰葡萄孢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可导致植物病害和果蔬质量下降,缩短产品保质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罗晓东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绿色农用化学品的挖掘,近期,该团队的博士研究生赵芸发现,向日葵花盘中的二萜化合物对灰葡萄孢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能通过破坏细胞膜完整性等抑制病原菌生长,显著控制灰霉菌在采后蓝莓上的腐烂面积,可作为绿色天然杀菌剂的候选物,这为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赵芸等研究人员此前已发现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特比奈芬”对灰霉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能维持采后葡萄的贮藏品质,延长商品货架期。他们还发现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能有效抑制意大利青霉菌的生长,对抗其对柑橘类水果的采后侵染。
此外,该团队硕士研究生王晓娜还发现,中药中的异喹啉生物碱对灰葡萄孢菌和意大利青霉菌有抑制作用,通过对抗灰葡萄孢菌侵染葡萄,能显著改善水果的贮藏品质,并可作为低残留的环境友好植物农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