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绿色效益激励低碳行动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04 05: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何七香

随着低碳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碳普惠”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和民众生活。“碳普惠”这一概念是指对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并采用碳积分、碳币兑换等激励方式,使公众获得绿色效益,从而推动个人绿色行动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

不少企业正依托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社区、普惠公益等场景,在社会各领域推广碳普惠实践。

此外,多家银行也依托金融产品开发碳账户体系,推出“低碳家园”“C邮记”“G+低碳达人”等个人碳账户平台,记录用户步行、公交、地铁、绿色寄递等低碳行为。个人碳普惠平台可自动核算减碳量,鼓励积累个人碳积分,为客户提供相应的信贷优惠、消费折扣、支付满减、低碳商城权益兑换等服务。

碳普惠对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碳普惠机制还处在发展初期,仍存在制度法规不健全、平台不统一、受众范围小、碳账户未真正打通、市场化机制尚未形成等不足。下一步应推动各方形成合力,促进我国碳普惠机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是建立完善全国性碳普惠制度,推动构建统一的碳普惠平台。研究出台个人减排核算标准、碳普惠监管规制、交易规则等制度安排,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普惠平台,为公众提供个人碳账户的建立、减排量的核算、签发、兑换、交易、变更等服务。在确保个人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全国统一碳普惠平台的建设和互联互通,为我国碳普惠机制的长效发展提供制度和基础设施保障。

二是丰富碳普惠激励手段,扩展个人减排场景。借鉴在交通、商超等领域取得的碳普惠实践经验,深入探索碳普惠方法学,围绕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循环经济等领域,挖掘更多适用于我国碳普惠实践的领域、场景和激励方式。

三是加强政企银合作,鼓励第三方机构参与平台联通。可通过政企银合作,推动碳账户互联互通,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让广大公众通过低碳行动,获得更多可及的绿色福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4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生态建设者联盟碳普惠平台
...社区、低碳企业、低碳校园的建设,养成低碳习惯。■ 效益分析碳普惠让企业受益。一方面,具有减排场景的企业有机会参与政府主导的碳普惠行动,在带动企业用户践行减排的同时建立企业碳账
2024-03-13 10:22:00
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  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赋能添彩
...元,助力企业在节能、减排、降碳等方面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实际行动积极落实银行间市场绿色可持续债券倍增行动方案。推进绿色融资产品创新。去年,兴业银行重庆分行以林业碳
2024-04-01 04:41:00
...,新网银行的数字普惠金融业务,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在疫情反复扰动情况下,小微企业、个体商户、新市民、三农客户等群体亟需金融纾困。新网银
2023-01-03 15:39:00
...能减排的积极性。过去,企业绿色转型、项目减碳减排的效益很难被准确评估,“绿色”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很多好的绿色发展项目往往要靠政府推荐后银行专业审核,识别对接成本高,风险也不可控
2023-09-14 09:33:00
从零碳校园向全民低碳 !日照奋力谱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标,向新向美、勇毅前行,充分挖掘绿色动能,用“低碳效益”守护绿水青山,厚植城市发展的最美底色。
2024-05-16 07:18:00
“个人碳账户”助推绿色新风尚(财经眼)
...,可以获得奖励。陈 彬摄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光盘行动”,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被“个人碳账户”记录下来,并换取收益。在碳普惠机制激励下,每一个人的点滴努力都能为实现碳
2024-07-22 07:11:00
总资产、存款迈上新台阶 经营效益实现新跨越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高度
...各项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增存款、降不良、调结构、创效益、强内控、促改革”六项核心任务,强化对绿色、制造业、科技型企业、涉农普惠、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全力助推宏观经济恢复
2023-07-28 16:32:00
...种可以交易的资产。对于文先生这样的市民来说,他们的行动不仅为自己带来了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为社会的绿色发展做出了贡献。全国首批2000吨个人碳资产变现8.7万元,向社会传递了
2025-01-06 19:27:00
浦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54%;该集团负债总额8.6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7%。经营效益保持稳健,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8
2024-10-31 15:1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