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中国历史上出将入相的五位全能人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5 05:48:00 来源:戏说三国

出,可以为将征战一方,入,可以为相治理天下,这样才兼文武的大臣在历史上虽不少见,却也并不多见,下面这五位都是既为相又为将的名臣,谁的文韬武略可以做第一人呢?

第一位、伍子胥

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名臣、名将,是吴国强大的第一功臣。

献策辅佐吴王阖闾夺取王位,推荐孙武一起整军经武,打造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规划建造了姑苏城,开挖了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

伍子胥还亲自率军迎击楚国大将公子囊瓦,在豫章大败楚军,夺取了楚国的居巢。又与孙武一起攻打楚国夺取了舒地,五战五胜攻破楚国郢都。

“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揭秘中国历史上出将入相的五位全能人才

第二位、吴起

吴起,战国初期魏、楚两国名相、名将。作为政治家与商鞅并称,作为兵学家与孙武并称。

吴起在魏国因为受到猜忌更多时候只展现了自己的军事能力,在楚国推行变法短时间内就提升了楚国的国力。

吴起在军事上创立了第一支职业化军队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均解。”

吴起在魏则魏强,在楚则楚强。使魏国“辟土四面,拓地千里”,使楚国“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

揭秘中国历史上出将入相的五位全能人才

第三位、商鞅

商鞅,秦国事实上的丞相。

商鞅作为秦国变法的主导者,其治国能力不必多说,他是秦国能改头换面焕然一新走向强大的第一功臣。

商鞅在军事上同样有所建树,他率秦军攻占魏国旧都安邑、固阳等地,又兵不厌诈设计俘虏魏军主帅公子卬趁机击败魏军,收复了被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

第四位、诸葛亮

诸葛亮,三国时蜀汉丞相。

赤壁之战后刘备仅有荆南四郡,诸葛亮就负责治理三郡,刘备平定蜀地后诸葛亮以严刑峻法治理蜀地,一改蜀地散漫怠惰的风气。刘备在前线征战,诸葛亮则坐镇后方统筹随时支援,使刘备无后顾之忧。刘禅继位后诸葛亮全权主持国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在军事上诸葛亮亲自率军南征平定孟获为首的南中叛乱,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六出祁山),并病死于北伐中。

揭秘中国历史上出将入相的五位全能人才

第五位、王猛

王猛,前秦名相,被誉为“功盖诸葛第一人”。

王猛执政期间改革吏治选贤任能,以法治国严惩不法权贵,缓和胡汉矛盾一视同仁,大力推行汉化教育,劝课农桑鼓励生产,使前秦成为五胡十六国时最强大的国家。“外修兵革,内综儒学,劝课农桑,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王)猛之力也。”

有文武才的王猛在军事上同样功绩卓著,他亲自率军击败过东晋,大破前凉,平定前秦内部的五公之乱,灭亡前燕。

揭秘中国历史上出将入相的五位全能人才

五人中诸葛亮的军事过于短板,没有疑问应该是垫底的存在了,伍子胥与另外三位相比也要相形见绌,商鞅的军事能力对比吴起和王猛也不够看的,那么吴起和王猛谁可为第一人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历史最强的五个武将排名
...还有侧重于统兵型,比如白起、卫青,以此为标准,来对中国历史上的武将强弱作一个大致的排名如下:西楚霸王项羽第一名:冷兵器时代最强武将项羽项羽作为冷兵器时代的最强武将是没有异议的
2023-08-27 06:26:00
楚国的灭亡原因:改革不力的影响
...常严重。这导致许多拔尖人才流失,如帮助秦王谋划统一中国的李斯实际上是个地道的楚人。这种人才流失的现象对楚国的长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楚国轻视人才、人才流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
2024-01-30 06:15:00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鸟不古蛋”
前言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战国时期是极为特殊而重要的一个篇章。各诸侯国急速发展,思想百家争鸣,改革变法大行其道。为了在群雄割据的乱世求存,各国纷纷进行体制改革,使国力日益强盛。在
2023-08-29 13:49:00
...法”。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吴起出将入相,是一位十分全能的人才。在吴起变法的加持下,楚国的国力得到了增强。但是,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变法得罪楚国贵族,吴起在楚悼
2024-05-31 18:44:00
他是力压白起的战国名将,死后70家贵族为他陪葬
煌煌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春秋塑造了中国人的文明传承,后世最为主流的儒家、道家皆发源于此;战国磨练了中国人的战争艺术,庙堂之上的法家、游历各国的纵横家以及战场上的兵家都在这个时代大放
2023-06-26 11:03:00
为何吴起被杀之后,楚国就注定没希望了
...家吴起,最终的结局。吴起之死,对于战国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来说,绝对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除了损失了一个天才军事家之外,更重要的是,楚国自此之后,所谓的变法改革便彻底失败了。正
2024-10-23 12:24:00
吴起和白起相比谁的能力强?在战场上相遇谁能赢?说出来别不信
...业性很强的军事家,吴起是政治、军事、改革全面精通的全能型人才,甚至在政治改革方面比军事方面更要强,白起是个偏科生,吴起是个全面生。吴起综合才能强比军事能力的话,两人是差不多的
2023-10-13 17:35:00
李悝变法并不彻底,魏国国君能力一代不如一代
...然就会英明。商鞅在秦国变法2、变法彻底。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变法,也最为彻底,这不仅仅是商鞅本人的努力,还有数代秦国国君的努力,持续不断的变法,让变法深入人心,成为
2023-08-06 17:27:00
...的含义: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吴起的合称。吴起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变法家之一。古代学习兵法的人,必读《孙子兵法》与《吴子兵法》,这就足
2024-05-31 06: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