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河南平顶山:创新之潮奔涌 人才活力迸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25 10:06:00 来源:映象网

河南平顶山:创新之潮奔涌 人才活力迸发

河南广电·映象网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孙聪利

最近,河南平顶山火“出圈”了!

先是平顶山高新区开展“百名博士进高新”活动,成为热议话题。“充分引导人才智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产业资源、科研与生产深度融合。”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高度评价。

紧接着,6月19—20日举办首届中国尼龙产业发展大会,29位院士、专家,众多国家级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龙头企业齐聚一堂,交流经验、洽谈合作、签约项目。连续几天,平顶山、“中国尼龙城”“到2035年,营收达到5000亿元”持续 “霸屏”网络,再次成为央媒、省媒的报道热点;

随后,7月5日,平顶山正式启动“万名学子进千企,百家企业进校园”融合交流活动,全面开启有组织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篇章,再次引起强烈反响。

……

从昔日“中原煤城”,到如今“中国尼龙城”,从面临发展瓶颈的黯然失色到凤凰涅槃后的再次“出圈”,平顶山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在“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的征程上更加自信。这,得益于两个关键词——人才引领、创新驱动。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谁抓住了创新,谁就抓住了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在河南,平顶山不是最富裕的城市,但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全国,平顶山只是一个四线小城,但却“手握”不少“无人区”技术和成果:阿兹夫定成为全球抗艾新药和国内首款新冠口服药,环保型封闭气体绝缘输电线路、5G智慧矿山开采等技术分别填补国际国内空白……

培育创新沃土 劲发产业新枝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摆在“十大战略”之首,提出要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抓不抓创新,带来的不仅是发展速度的分化,更是发展质量的分化,决定着一个地方未来是入局还是出局。我们要强化首位战略意识,发挥比较优势,集中要素资源,以创新竞进之势走好转型发展路!”市委书记陈向平说。

构建平台,下好创新“先手棋”。科技要创新,平台是关键。平顶山紧盯科技创新需求,加快构筑“定位清晰、梯次支撑、衔接有序”的创新平台体系和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建设,以优质平台集聚优秀人才,努力把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平顶山市委、市政府以前瞻30年的眼光,高标准规划建设“白龟湖科创新城”,把最优位置、最好资源用到科创和人才上;全力打造尼龙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原学者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和平顶山智慧岛等创新平台。

目前,全市共有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中原学者工作站、星创天地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85家,实现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全覆盖。高标准建成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组建了河南省尼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现代医药产业研究院2个省级产业研究院,建成255个省级创新平台,以及高性能尼龙纤维、电气装备等高层级中试基地。一个个平台“连点成线”“织线成网”,构成了平顶山创新发展的如虹大道。

优化生态,打造创新“新沃土”。平顶山坚持一手抓服务、一手抓政策,两手并重、携手并进,全力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环境。

平顶山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组建市、县两级首席科技服务员,变在办公室“等企业上门问询”到“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仅去年一年,两级首席科技服务员就化解科技型企业创新需求1000余项,带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覆盖率达56.58%,超出全省平均水平。科技贷、专利质押等科技金融业务累计实现放款6.42亿元。

“11年来,真实生物的每一步发展都坚守着对‘创新’的执著,而每一步创新都离不开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景文治说,2012年9月真实生物成立,2014年平顶山市科技局就开始关注并给予支持。自2015年至2017年,平顶山累计支持真实生物科技经费1600万元。2019年,真实生物遇到资金难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帮助融得3笔贷款共计1.795亿元,解决了设备购置、工程建设、新产品研发等费用以及药品临床试验科研经费等问题。2020年,阿兹夫定片抗新冠肺炎新药立项,平顶山再次拿出200万元科技经费支持其开展临床试验。

为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平顶山通过设立科创型小微企业政府基金和信贷风险补偿资金、设立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对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收等多种方式,把对创新产业和人才的扶持政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并探索实施重点项目“揭榜挂帅”攻关制度,用市场“赛马”和竞争机制,实现创新价值最大化。2022年就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1.43亿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额15.29亿元。

培育主体,增强创新“源动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和源动力。平顶山聚焦育强创新主体,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三项计划,开展科技政策服务行动,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让更多市场主体变创新主体。

近日,省科技厅公布河南省“瞪羚”企业名单,全省350家企业上榜,其中平顶山市有22家,全市“瞪羚”企业实现了从1到22的重大跨越。

平顶山市科技局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全市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达724家,有平煤神马集团1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铁福来装备制造、天晟电气等4家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有平高集团等8家省级制造业头雁企业,且培育了7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

厚植人才优势集聚“第一资源”

河南平顶山:创新之潮奔涌 人才活力迸发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活”,才能推动创新发展“满盘活”。谁拥有了一流人才,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而实现“人才驱动”,首先要“驱动人才”。

平顶山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人才“第一资源”激活创新“第一动力”。

创新机制体制,破除创新“壁垒”。平顶山坚持党管人才,顶格设置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制,设立市人才工作服务中心,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在人才引进机制、管理机制、服务机制上打破常规、破除藩篱,先后出台《平顶山市创新人才价值实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平顶山市柔性引进人才(团队)暂行办法》《全面推进“鹰城英才计划”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十万大学生集聚工程”实施方案》等,组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投入真金白银、真情实感,在住房保障、医疗保健、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全链条”服务,以良好生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让人才创新活力充分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平顶山实施创新人才价值实现工程,深化科研管理“三评”改革,探索“科技成果转让+科学家分成”体制,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赋予科研单位、人员更大自主权,让创新人才更有获得感。

吴秀云作为高层次科技人才被引进到平顶山高新区,创办了神鹰化工公司,主持氯碱工业副产品的转化项目,为农药、医药和聚碳酸酯、聚氨酯产业提供了重要原料,其本人被评为中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受益于平顶山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人才政策,她把家迁到了平顶山。

广泛集聚人才,夯实创新“根基”。平顶山打好“乡情牌”,在全省率先实施在外优秀人才“归根”工程,并实施院士专家智力集聚、创新人才技术合作、鹰才鹰商项目对接、优秀人才就业支持等四个专项,自2021年以来吸引1.2万余人返平就业创业,累计投资568个项目。各类在外的平顶山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开展座谈活动、回乡活动、建言活动230人次。打好“年轻牌”,实施“十万大学生”集聚工程,开展“千企百校”人才合作对接等八大人才招引活动,计划在5年内引进10万优秀大学生,筑牢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塔基”。

引育高端人才,打造创新“旗舰”。登高方能望远,高层次人才举足轻重。平顶山聚焦产业链,布局人才链、配置创新链,坚持高层次人才“刚性引进”“柔性引进”协同并举,吸引、集聚、培育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乃至“大师”。截至目前,共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1个,全职、柔性引进高端人才973名,其中海外顶尖人才1名、两院院士13名、国家级奖励获得者7名、省级奖励获得者52名、博士900名,在全市各类人才40余万人中,院士领衔的各类领军人才2200多人,产生了强大的科技创新力。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我市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分别为49.3、44.8人。

“我是‘鹰城英才计划’的受益者,平顶山爱才惜才,我和我的团队累计获得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我个人获得了平顶山市政府200万元生活补贴,这里的干事创业环境是真的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平高集团副总经理钟建英博士说。

入职平高集团以来,钟建英带领团队勇闯技术“无人区”,攻克世界最高电压等级开关装备七大技术难题,形成了44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研制12项世界最高电压等级国际首台套产品,6种产品列为国家第一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1种产品列入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打破多项国外垄断技术,为推动我国开关领域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式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平煤神马成立集团人才服务办公室,聘任4名两院院士担任集团首席科学家和高级科技专家,引进行业顶级专家3名、高端领军创新团队16支。实现了区熔级多晶硅成功投产,产品三破国外技术垄断、品质国内领先;全钒液流电池具备年产300兆瓦电堆生产能力、运营规模全国第一;碳化硅半导体材料成功量产,1000吨粉体项目顺利开工,一举填补我省第三代电子半导体产业空白;苏州银瑞银浆质量国内领先……形成了“群英荟萃、才聚企兴”的生动局面。

融通产学研 提升创新质效

河南平顶山:创新之潮奔涌 人才活力迸发

产学研协作,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强化协同创新,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

省委书记楼阳生指出,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以及价值链五链耦合,贯通产学研用。

总书记有要求,省委有路径,平顶山见行动。

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平顶山谋划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协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在市科创委第二次会议上进行了审议,聚焦“一主两优四新多支撑”战略布局,高位嫁接传统产业、抢滩占先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双创”平台,打通“产学研用”链条,按下科技成果转化“加速键”,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深化协同创新,加速成果孵化。平顶山进一步深化拓展“高校院所+技术平台+产业基地”和“名企+名校”协同创新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深度融合,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成功转化,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依托尼龙新材料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电气装备制造、煤焦盐化等特色产业优势,发展建设“中国尼龙城”“中原电气城”“新型能源城”。推动推动平煤神马集团、平高集团等行业重点企业与清华大学、中科院、西安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一批原创成果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其中,己二腈生产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打通了全球独一无二的煤基尼龙化工产业链,原煤等低端产品一直延伸到高铁组件、航空轮胎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几十倍。

在河南城建学院设立尼龙产业技术学院,在平顶山学院设立平煤神马学院,定向培养尼龙化工专门人才。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合作,实施国家重点研发、省重大科技专项等重大创新项目46个,开发出世界首批132毫米厚特种临氢铬钼钢。

平顶山市安泰华矿用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与河南理工大学共建“封孔装备研发中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河南真实生物有限公司同常俊标教授团队等专家深度合作研发,阿兹夫定成为全球抗艾新药和国内首款新冠口服药,获中国专利金奖……

为激励更多“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平顶山制定了真金白银的支持政策。对新认定为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市财政给予30万元奖补;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市财政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或重组进入序列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市财政给予200万元奖励;近两年新获批的省级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市财政给予不低于30万元奖励……

优化创新链条,提升创新质效。按照省委“推动‘五链’深度耦合”的工作要求,平顶山立足实际,围绕尼龙新材料、特高压电气装备和人造石墨三大主导产业打造创新链条,高质量建成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标准建设尼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现代医药产业研究院,推动炼焦煤、尼龙、生物医药产业链综合发展。

其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工程,建设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作为“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平顶山经验”在全国推广。

截至目前,平顶山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建成了全球最完整的碳基尼龙新型材料产业链,形成了尼龙66、尼龙6优势互补的“大尼龙”产业格局,是国家尼龙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特宽厚钢板、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研发制造基地。以“中国尼龙城”为龙头的“一主两优四新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正以集群创新引领产业核心价值。

回首过往,平顶山靠着对科技创新、人才引育、产业发展的超常决心和魄力,成功创建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市、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硕果累累、成绩卓然。

审视当下,平顶山创新型产业企业蓬勃发展,高端创新平台加速构建,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一流创新生态加快构建,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机遇满满、优势叠加。

展望未来,平顶山上下一心,以“人一之己百之,人十之己千之”的决心信心,奋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近悦远来的人才之城,兹志所向,一往无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11: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新华区人才进企激荡发展新活力累计入企服务人才40名本报讯 (记者毛玺玺)12月7日,新华区举行“百名人才进百企”活动推进座谈会,高校、
2023-12-15 02:58:00
创新驱动活力涌 优势再造产业兴(改革开放的河南实践之平顶山篇)
...新驱动活力涌 优势再造产业兴(改革开放的河南实践之平顶山篇)魅力舞钢。二郎山景区位于舞钢市尹集镇,交通便利,风景如画。电炉生产往炉内添加铁水。任凯 摄 ①香菇大棚丰收。杨德
2023-11-23 04:26:00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暨“人才强院年”系列活动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创新生态圈建设平顶山专场活动举行徐红星陈向平分别讲话 李明俊黄庚倜等出席本报讯 (记者王民峰
2023-09-18 01:13:00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程永华人才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校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平顶山学院认
2023-10-13 03:34:00
河南平顶山“三五三”政企合作模式 打开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径
...文转自:新华网作为传统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城市,河南平顶山市依煤而立、因煤而兴,是新中国自行勘探设计的第一个特大型煤炭基地。从1957年国务院批准设市以来,全市累计生产原煤15
2023-11-10 08:48:00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80套人才公寓分配到人外地人员有了“家”本报讯 (记者程颖)近日,尼龙新材料开发区管委会举行抽签仪式,80套公共租赁住房(人才公寓)分配到人。据开发区管委会综
2023-01-19 03:28:00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河南城建学院办学四十年暨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大会举行王复明出席 陈向平讲话本报讯 (记者孙鹏飞)11月1日上午,河南城建学院办学40年暨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
2023-11-02 01:33:00
以赛促学强技能 写好育人新答卷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以赛促学强技能 写好育人新答卷——记开拓创新的平顶山技师学院现代服务系现代服务系烹饪实训教师马保华(中)带学生实训,现场点评学生作品。图片由平顶山技师学院提供
2023-08-09 01:09:00
新华区柔性引才为招商引资赋智聚能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百名人才进百企新华区柔性引才为招商引资赋智聚能本报讯 (记者毛玺玺)日前,平顶山学院及河南城建学院多位讲师、教授及新华区区直有关单位高层次人才,走进河南中平瀚
2023-09-13 01:5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