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世民弟弟3岁封王,最后却死于嫡子之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7 00:52: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当我们翻阅中国古代历史,会发现很多悲喜剧般的故事。其中父子相残、兄弟相斗的事件数不胜数,足以让人唏嘘和反思。今天,我们就来重温唐代一则惊世骇俗的悲剧——徐王李元礼死于嫡子李茂的谋害。

李世民弟弟3岁封王,最后却死于嫡子之手

一、兄善弟奸,亲情中生隙

李元礼,字顺节,唐高宗李治的同父异母兄长,生于隋炀帝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初封郑王,后改封徐王。他从小聪慧过人,又勤奋好学,深得祖父唐高祖李渊和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的喜爱。李世民即位后,对李元礼尤为亲睐,多次提拔重用,官至司徒。李元礼一生清正廉明,深得人心。当年,李世民曾对李元礼赞叹道:“兄弟中,才能最出众者,唯顺节(李元礼字)而已。”

然而,李元礼的嫡长子李茂却是一个颇为异类的存在。李茂生性骄纵,从小就令李元礼头痛不已。

李世民弟弟3岁封王,最后却死于嫡子之手

李元礼为人极端严苛,经常以鞭笞和禁闭的方式管教李茂,但收效甚微。李茂虽然表面上对李元礼虚与委蛇,暗地里却早已怀恨在心,只待机会反击。两父子看似亲密,实则早已心生嫌隙。

李元礼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帝王家庭的皇子,受到了极为严格的教育。他深知身为皇族必须时刻约束自己,承担起为国为民的重任,所以自幼就表现出极强的自制力。而李茂作为他的独生子,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觉悟,反而沉溺于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李元礼对儿子的种种行径都极为痛心,只能以严厉的惩罚来管教李茂,希望他早日改过自新。但李茂对父亲的苛责越来越难以忍受,心中对李元礼的怨恨也日益加深。这对原本亲密的父子渐行渐远,最终反目为敌,可谓是一场家庭悲剧。

李世民弟弟3岁封王,最后却死于嫡子之手

二、恶子弑父,家族蒙羞

公元672年冬,54岁的李元礼因病卧床不起,李茂终于等来了报复的良机......

当时,李元礼有一美貌年轻的宠妾赵氏。赵氏姿色妖冶,深得李元礼宠爱,李茂自然也垂涎三尺,早有非分之想。这一天,趁李元礼卧病在床,李茂强占了赵氏,行径极为肆意淫乱。李元礼勃然大怒,当场痛斥李茂背弃人伦、忘恩负义。

李世民弟弟3岁封王,最后却死于嫡子之手

李茂本就与父亲关系紧张,一听这番怒斥,再也按捺不住心头怨气,当即下令赶走所有侍奉李元礼的官奴仆人,并切断了李元礼的药食供给。时值冬天,病重的李元礼被迫参加在冰冷室内忍受饥饿的折磨。李茂更是隔三差五前来痛骂李元礼,诸如“当了徐王五十年,不该死了么,何苦再吃药”之类的恶言相向。

李茂这个恶行令整个李元礼家族都蒙羞。李元礼在朝臣和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一直都是正直仁慈之人,他对李茂的严格管教也只是出于对儿子的关爱之情。谁知李茂不仅忘恩负义,还大逆不道地残害自己的生身父亲。此举既缺德又缺智,简直脱胎换骨,完全不像李元礼的儿子。李元礼一生清白,却遭此恶报,实在使人扼腕叹息。

李世民弟弟3岁封王,最后却死于嫡子之手

三、命丧子手,悲剧落幕

终日受冻受饿,又承受来自亲生儿子的怨言辱骂,没有几天,李元礼的老病就恶化了。当月月底,李元礼在极度的痛苦中咽下最后一口气,生命至此走到尽头。

李元礼的突然死讯震惊了长安城。李元礼在世时深得民心,一时间哀悼之声四起。有的人认为李元礼死得太突然,多有可疑。

李世民弟弟3岁封王,最后却死于嫡子之手

但李茂立即上表朝廷,称李元礼是“平素有疾,遂以疾终”。在李茂的压力下,朝廷不得不就此结案。李茂并顺利袭位为徐王,接管了李元礼的全部财产。

李元礼死于李茂的残害,对一个儒风盛的皇族而言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他生前力主仁政,行为规范,受到民众爱戴。没想到却死在了自己骄纵逆子的毒手下,既痛心又惋惜。李元礼走得毫无尊严,他那些关于教育儿子、助君为国的华丽言论都成了一场笑话。这无疑给李元礼一生的事业画上了一个黑暗的句号,也成为这个家族的一个伤痛。

四、苍天昭雪,恶有恶报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公元676年,也就是李元礼死后4年,有人终于将李茂谋害李元礼的罪行告发到朝廷。当时的唐高宗李治震怒交加,立即下令彻查此案。然而,鉴于此事涉及皇室声誉,朝廷最终仍从轻处理,仅把李茂流放到振州。

李茂被发配振州后,仍我行我素,无悔改之意。最终,在离乡贫病交加的情况下,李茂死在了振州,以极其悲惨的方式结束了不义的一生。

李世民弟弟3岁封王,最后却死于嫡子之手

李元礼死后,其两个幼子尚年幼,徐王爵位延续由其孙李嗣寿继承。

李茂谋害自己亲父,触犯了天地伦理,因此遭到了天谴的惩罚。他最终死在异乡,孤苦贫病,生前行径都成为荒唐笑话。正如《论语》中所说:“祸因欲来,不可不慎思也。”李茂欲望太重,残害父亲和长辈,因而招来灭顶之灾。他的下场警示后人,凡事不能只图一己私欲,要守住人伦道德的底线。

李世民弟弟3岁封王,最后却死于嫡子之手

五、惨剧警示,当惕勿忘

李元礼之死无疑是唐代宫廷斗争的一个悲剧缩影。儿子为争夺权力,能舍弃人伦理,残害自己的亲生父亲;皇室则为维护表面声誉,选择隐瞒这桩罪案。种种迹象都显示,唐朝宫廷内斗日益白热化,已经开始蚕食皇室的道德底线。

李元礼之死,不仅是一个家族的悲剧,也是国家道义沦丧的写照。孔子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作为儿子,我们绝不能忘记敬爱长辈、孝顺父母的天经地义。否则,就可能重演李元礼这般惨剧,害人害己。

结语

李元礼之死的教训太过深刻。它预示着唐朝宫廷争斗的激烈。的黑暗,家族伦理的沦丧。人们看到了权力欲望可以把人心变得多么扭曲和反常。李茂的所作所为犹如野兽般残暴,让人不寒而栗。我们必须引以为戒,警惕欲望的扩张和人性的黑暗面。作为子女,更要牢记孝道,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防微杜渐,不要重蹈覆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唯有秉持道德底线,方能避免悲剧重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7 09: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渊为何将军政大权交给李世民
...渊在已经确定了皇位继承人是李建成的情况下,还要授予李世民相当的军政大权,让兄弟之争不可避免。那么,李渊为何在要在继承人之外,还要扶持李世民?还要授予他诸多权力?其实,李渊在除
2023-06-11 14:02:00
李世民诛杀了弟弟李元吉和他的5个儿子,为什么还敢娶弟媳杨氏?
李世民登基之后,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则全部没入宫中,成为李世民后宫的一部分,其中最著名的女子是齐王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杨氏是李元吉的妃子,年方二九,生得体态柔媚,面如出水芙蓉,腰似
2024-10-11 11:01:00
李世民哪个弟弟留下一绝技, 如今已成非物遗
李世民最疼爱的弟弟,贪财好色却留下一绝技,已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当年他登上皇位可是经过了一场血雨腥风的,为了登上皇,李世民把自己的两个亲兄弟都给杀了。不过李
2024-03-02 21:51:00
李渊53岁以后生了30个子女,李世民要抚养60几个孩子压力大
...个是在他登基称帝之前生的,分别是隐太子李建成、太宗李世民、卫怀王李玄霸、巢刺王李元吉、楚悼王李智云。李渊的女儿,总数是19个。由于古代女性地位低下,李渊的公主们出生年月没有正
2023-02-19 22:15:00
太上皇李渊年过花甲,还给李世民生出几个弟弟妹妹
...起的霸主,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大唐盛世。可惜,儿子李世民比他更厉害,把他的丰功伟绩盖过了。60岁退休的李渊,也彻底看开了,放飞了自己。还是唐国公的时候,他就精力旺盛,早已经妻
2022-12-31 21:39:00
李世民最小的弟弟李元婴贪财好色,却做出了一大贡献
...渊的第22个儿子李元婴。贞观2年,太上皇李渊又为唐太宗李世民添了一个弟弟。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比李元婴还要大两岁,但挡不住李元婴辈分高啊,李治要喊他叔叔。李渊自从被
2023-06-06 12:53:00
李世民为何不敢动自己的嫂子
非朱非墨一日,李世民到弟弟李元吉家赴宴,不合群的李世民一个人溜达到后花园,忽然见一美人在湖边顾影自怜,不由得心生怜爱,从此记住了这位美人脸。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这位美人不久后,真
2023-06-07 20:48:00
...血政变,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着十位心腹将领,在玄武门这个地方提前埋伏好大军,在身为皇太子的大哥李建成、身为齐王的四弟经过时忽然发动,李
2024-05-19 12:36:00
李渊当太上皇后,生下三个皇子,李世民登基后,是如何处理的
...帝王家,兄弟相残,父子离心。”这用来形容李渊父子,李世民兄弟最为恰当不过,他们之间满是爱恨情仇。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先是杀死太子和齐王,紧接着杀死十三名侄子。李世
2024-06-12 13: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