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刘军国
2023年6月15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进入100天倒计时。即日起,人民日报社浙江分社、人民网浙江频道联合推出《我的亚运故事》系列融媒体作品,见人见事,落细落深,以100个人物故事,看“人”与“城”双向奔赴的温暖,展现一个会对一座城的改变。
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1号楼的一间工作室里,调研资料、设计图纸贴满了一面墙,大大小小的样品铺满了长桌,在这里,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昀与同事包天钦、陈赟佳、谷丛带领团队设计出了杭州亚运会火炬“薪火”。
王昀讲述亚运火炬“薪火”背后的故事。人民网 叶宾得摄
“当我们知道亚运火炬设计要进行全球招投标的时候,我们几个老师觉得这是‘家门口’的事,一定要全力以赴去争取这个项目。”王昀回忆道,“别看小小一支火炬,我们团队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画了一百多稿小样、做了二三十个模型、经过无数次测试,才有了最终的‘薪火’。”
在王昀看来,火炬的设计是一个不断做选择的过程。“首先是选取什么样的承载物作为一种象征。”王昀说,“火炬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可以说是一种礼器,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将杭州的形象、特质表达出来,最终我们从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入手来进行设计,玉琮作为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具有‘纹以载道,以器传礼’的特性,这与传递文明和亚运体育精神的火炬不谋而合。”
满满一墙调研资料。
确定了原型,如何将玉琮与火炬的形态进行有机的融合成了团队面临的下一个挑战。在王昀与团队的反复修改论证后,诞生了首次采用“方形桶身”设计的火炬。“‘薪火’上方下圆,方形的炬冠便是以玉琮为灵感。此外,在与炬身的连接处运用了神人兽面纹,炬身绘有良渚螺旋纹演化而来的图案,这些都是良渚文化的体现。”王昀介绍。火炬的设计还有许多小巧思,如炬基以代表浙江八大水系的八组水波纹为装饰,以生命之河的形式象征各国家和地区运动员汇聚杭州共襄盛事;炬身纹样以中国结穗尾结束,寓意亚运大舞台上的团结共融……
王昀与他的团队。
除此之外,火炬功能的实现,以及高度、重量、色彩,也都经过了不断调整。“我们的火炬手有青年人也有老年人,还有少年儿童,这就要考虑到火炬的重量、握着的手感等。加之火炬传递会在不同环境下进行,这就要考虑不同天气、光线下呈现出来的效果。”王昀解释道,为此,他的团队人人都当了回“火炬手”,“我们专门安排不同的人拿着火炬,在走廊里、马路边,让他们坐着、站着、跑起来,看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以及在阳光下是怎么样,阴雨天又如何,模拟不同情景做了一系列的测试。”在色彩的选择上,火炬顶部覆以“丹桂金”,下端过渡为“虹韵紫”,既是结合玉琮的色彩,又能够展现杭州的温润雅致。
过程部件。
9月,火炬传递就将开始,王昀表示,希望每一位火炬手都能喜欢团队设计的这支火炬,都能顺利接棒,也希望杭州亚运会能够圆满举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11: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