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元昊为什么把王朝叫夏?与匈奴人有什么关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4 18:49:00 来源:戏说三国

诗歌涂色: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李元昊为什么把王朝叫夏?与匈奴人有什么关系?

简介: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3.关于西夏,李元昊有最为正确的回答

李元昊为什么把王朝叫夏?与匈奴人有什么关系?

只要日子持续不停,谁催着也没用。有将军、有士兵、有母亲、有孩子……走过去,始终都是难忘的,甚至还可以称作是幸福的。

西夏王陵,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位于宁夏银川市西,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营建年代约自11世纪初至13世纪初。

西夏王陵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族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在中国119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西夏陵是惟一的以单一的帝王陵墓构成的景区。它承接鲜卑拓跋氏从北魏平城到党项西夏的拓跋氏历史。

这个地方被称作东方金字塔,垒着的是中国文化。尽管,今天的学者对它有多种解读,但它忽然是中国文化,就像西夏的文字,加再多的笔画,依然丢不掉中国字的模样。

事实上,对范仲淹的追寻其实就是他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名言,可以盛下所有的山河与人家,甚至一草一木都能参与其中。公元1038年,党项族人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

次年,为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进犯北宋边境,于三川口大败宋兵,集兵于延州城下,准备攻城(今延安)。消息传至京师,不怎么会打仗的宋朝多少有些荒了手脚。大约到了1040年初,宋夏边事仍然吃紧,其时,宋仁宗想到了众望所归的范仲淹,升了他的官,让他挂帅出征西夏。《渔家傲·秋思》大约就是这之后写下的诗句。

李元昊为什么把王朝叫夏?与匈奴人有什么关系?

战争总是让人伤怀的,而今天某些人把李元昊称为西夏开国皇帝这种说法可能多少有些问题,元朝人没有为西夏修专史一条重要的原因在于西夏作为辽宋金的藩属国地位,并不合封建史家的正统观念。

公元1038年,李元昊在今宁夏银川南郊筑坛,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国号称大夏(史称西夏),但他这个皇帝一直得不到宋朝的认可,为此,李元昊向宋朝发动了多次进攻。其中,较大规模的战争主要有三次:即三川口战役(1040年)、好水川之战(1041年)、定川寨之战(1042年)。这三次战役都以李元昊大获全胜告终。之后双方开始和谈,并于1043年成了协议,即李元昊以“夏国主”的名义向宋称臣,但在“大夏”内部可以称作皇帝(帝其国中自若也)。

这就是说宋朝并没有把李元昊当作“皇帝”看待,在宋廷李元昊仍然是臣子,不过享有皇帝的某种特权而已。同样,辽也不把李元昊当什么帝王,1031年,辽圣宗将宗室女兴平公主嫁给李元昊,辽封李元昊为驸马都尉,晋爵夏国公,又封夏国王。

弄错了或者弄对了,谁都报不准接下来的节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使尘埃落定,也可以修改尘埃,因为历史就在尘埃,细节得要花大力气。在这里,李元昊也就是王、公这个级别,距“帝”还差得很远。

蝴蝶拍打翅膀也能打断木头,就像有背景的女人常常能让很多人的命闪烁在刀光中。兴平公主是辽宁国后来的辽兴宗的姐姐,这位大国公主是李元昊的第二个老婆,嫁到西夏后,李元昊对她十分冷淡,两人感情不和,最终因其离世而引发夏辽战争。

1044年,辽兴宗亲率骑兵10万,分三路渡过黄河,直入西夏境400里。李元昊自知不是辽军的对手,率兵退守贺兰山,开始向辽兴宗谢罪请和,有意拖延时日。他一边撤退一边采取坚壁清野的对策,致使辽军危困之境,随后纵兵突袭辽军。老天在这时也帮了他一个大忙,双方交战难解难分之时,忽然狂风骤起,飞沙扬尘,暗无天日,辽军被沙迷目,阵中大乱。李元昊乘机猛攻,辽军大溃。

此役,李元昊军俘获辽驸马都尉萧胡覩和近臣数十人,辽兴宗仅跟从数骑逃出。之后,李元昊立刻遣使同辽讲和,同时又向宋朝献俘。某些史家说从这时起,就意味着宋、辽承认了李元昊的皇帝地位,但这只是个人层面上推断出来的“意味”,讲和与献俘有力地说明了“大夏”与宋、辽之间的关系仍然维持原状。李元昊虽然取得了与宋、与辽战争的胜利,但他仍然是宋朝之臣,辽之“夏国王”,一个“非法皇帝”。

因为这个,西夏只能在《辽史》、《宋史》、《金史》中以《西夏外纪》、《夏国传》、《西夏传》的形式出现。一个地方小政权而已,元人为专不其修史的做法是对的。

李元昊为什么把王朝叫夏?与匈奴人有什么关系?

李谅祚,李元昊的儿子,西夏第二个王,即位时才1岁,由其母没藏氏掌握朝政。在大将漫咩等的支持下诛杀舅父没藏讹庞及其家族,结束了没藏氏专权的局面。他的王后梁氏,一个汉族女人,为他了一男一女。公元1067年,21岁的李谅祚因和北宋作战受伤,伤重而亡。第二年,只有7岁的李秉常继位,梁氏升格为皇太后,代替儿子摄政,成为西夏王朝的执掌人。

梁氏要大干一番“事业”的机会来了,但党项人不可能看着自己的权力被一个汉女完全操持,一些贵族开始站出来反对。对此,梁氏采取的方式是迎合、巴结,把自己和其他汉人一起党项化。下令废除西夏所实行的一切汉化措施,重新废除汉礼,恢复党项蕃礼。如此一来,党项豪族成了真正的“贵族”,开始胡作非为,大肆掠财,弄得民穷财尽,民怨沸腾。梁氏明知弊端何在,为转移民众视线,她竟然借口宋朝不许换回绥州和不许宋夏私市为名,撕毁此前订立的宋夏和约,数次发动对宋朝的战争。

一个女人的利欲熏心暴露无遗,西夏民众再次被抛入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公元1076年,年满16岁的李秉常亲政,但权力仍然被牢牢把控在梁氏的手中。人其实可以刺伤很多人的,但当天真的落下来,心痛里就会有花开,点着的光彩也便实实在在。公元1085年,梁氏死时却留下了这样的临终遗言:“世受朝廷封爵,恩礼备隆。今虽边事未已,属纩之后,急宜奉遗以进,示不忘恭顺之义,虽瞑目无憾。”

意思是,我们(西夏)世代受宋朝封爵,这份尊崇和恩情是很难得的,现在,虽说边境上的事还有点儿摩擦,但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报告宋朝,以示我们的不忘恭顺之义,这样,我就可以闭上眼睛,死而无憾了。这时候,梁氏这个被称为战争狂人的女人倒是想到了自己是个汉人,想到了宋朝,想到了宋朝给予西夏的恩情。

这更有力地说明,西夏作为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宋人就从来没有承认过其“帝位”的合法性,从来也没有过,其建立者李元昊一直是以“夏国主”的名义向宋称臣的,西夏那些所谓的皇帝、皇后甚至太后,都是被后人违背宋人的意愿一个个硬叫出来的。

李元昊为什么把王朝叫夏?与匈奴人有什么关系?

李元昊的割据政权辛苦了范仲淹,让他挥诗成泪、落泪成金,这金光芒四射地生长在史书里,为其提供根系与营养的便是今天的宁夏。

历史是美丽迷人的,是多源多流的。《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过去北方草原民族一脉相承的关系。和匈奴这个民族集团一样,鲜卑的民族成分同样十分庞杂,既有东胡系统东部多源的鲜卑宇文部之裔,也有来自多流的匈奴“余种”。东汉永元元年(89年)至永元十七年(105年),匈奴被汉将耿夔击破,北单于逃走后,鲜卑进据匈奴故地,“有十余万落”未逃走的匈奴人加入了鲜卑。这10余万落匈奴人并未继续以匈奴为号,而是“皆自号鲜卑”了。这中间也有着鲜卑贺赖部的影子。

当匈奴“转化”成鲜卑,李元昊认为自己一定是鲜卑人的后裔。史书中说其是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远祖拓跋思恭,在唐朝时因功再次被赐李姓。正是这个原因,李元昊把自己的割据政权叫“夏”,又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与匈奴人铁弗部族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政权相同,为区别这两个政权,史家把李元昊建立的政权叫“西夏”。

李元昊为什么把王朝叫夏?与匈奴人有什么关系?

一方面,中国古代以“夏”为国号的少数民族政权颇多,李元昊与赫连勃勃都有着“认祖归宗”的意思;另一方面,赫连勃勃称夏王,筑统万城都之,公元431年,北魏灭其国,先改统万城为统万镇,不久即改为夏州,而那里也是西夏政权的发祥地之一。而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与鲜卑人有着说不清的关系。

曾经,党项首领(李元昊的同族)被迫降了宋,宋太宗赐其“赵”姓。李元昊的爷爷李继迁当时没有去宋朝,他不接受宋的赐姓,他觉得宋朝的皇帝没有多少出息,在宁夏拉起人马,与宋朝为敌,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仍以唐朝皇帝赐予的“李”为姓。

李元昊继位后,为了强化民族意识,增强党项族内部的团结,争取贵族上层和广大党项部落人民的支持,首先抛弃了唐、宋王朝赐封给其祖的李姓、赵姓,以祖宗为鲜卑拓跋,为了怀念祖先,保持旧俗,他率先自秃其发,剃光头,并穿耳戴重环饰,以示区别。虽说,建立蕃学培养党项统治人才,甚至创制本民族文字,但始终尊崇着“夏”字。

为此,有人给出过这样的“公式”:九黎=上古传说族群=黎民=百姓=华夏=汉;北方游牧+汉=唐;唐+满蒙回=元清;今日中国各民族平等相处、团结一心=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就是“宁夏”的过程。而宁夏作为一个地名、一个地方,是中华各民族在漫长融合史中的一个缩影,是冲突过后现实的幸福与和平。

李元昊为什么把王朝叫夏?与匈奴人有什么关系?

嘴角露出难得的微笑,黄土其实永远都醒着,季节为它换着不同的衣服,却年年不过如此。1972年6月,原兰州军区的一支部队在宁夏贺兰山脚下发现了一些陶器和方砖,砖上有一些天书般的方块文字。部队首长意识到这里可能有重大发现,遂将此事通知了宁夏博物馆。考古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一个古老的墓室从此重见天日。今人为此留古诗:

银川西望帝王陵,荒冢残堆葬九雄。

先祖凭功迁夏地,后人割据扩州城。

开国元昊足一鼎,朝灭李睍献庆兴。

富甲一方疆域广,至今遗笑败德行。

铺满白纸的道路需要笔,划直或者划画弯,压在坟头的黄土都不会停止呼吸,看着人群和星空,鲜活的都是文字的手写体。谁也不能完整地写下自己,干吗遗笑它?也有范仲淹的眼泪,真笑着的总是文明!

李元昊为什么把王朝叫夏?与匈奴人有什么关系?

链接:

元朝始有宁夏之名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地处中国西北,东邻陕西省,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和与甘肃省相连。简称“宁”,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此设北地郡,派兵屯垦,兴修水利,开创了引黄灌溉的历史。汉朝宁夏属北地郡、安定郡。汉武帝移民数十万大力开发宁夏地区。东汉末年战乱不断,此地落入少数民族政权。

隋统一中国后宁夏属灵武郡,平凉郡,北地郡。唐朝宁夏全境属关内道,设6州:原州、灵州、西会州、安乐州、雄州、警州。北宋年间宁夏地区属秦凤路,后被北部被夏州节度使后代李继迁占领。1038年西夏国建立西夏国,后西北全部落入西夏版图。蒙古汗国于1226年灭西夏,1261年,忽必烈设立西夏中兴等路中书行省,省城仍设于西夏故都中兴府。1288年降中书省为路西夏并入甘肃,改中兴府为“宁夏府路”,宁夏之名由此产生。

明朝甘肃并入陕西省,1393年置宁夏卫。清朝前期,宁夏设巡抚,属陕西布政司,1668年陕西省正式分为陕西、甘肃二省,改宁夏府归属甘肃。1929年国民政府宁夏省成立,辖今宁夏全境及内蒙古西部。1949年9月23日宁夏解放,12月成立宁夏省,1954年并入甘肃省。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至今已走过60多年辉煌历程。

李元昊为什么把王朝叫夏?与匈奴人有什么关系?

结语:

遥远朝代的主人总是来来回回被换,在史书中看了一遍又一遍。除了这里还会爱上哪里呢?只有一句话:宁夏就是华夏民族美丽和谐的期望,今天实现了。多么美好啊,熟悉泥土,还有诗歌相伴,和平悄悄盛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5 06:4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夏皇权斗争:一个短命王朝的兴衰史
...西夏养大之后,就不再能够战斗了? 西夏开国皇帝就是李元昊。事实上,他的原名是拓跋。其祖先拓跋思恭是晚唐党项平夏氏首领,投降唐朝。拓跋思恭帮助唐朝平定了黄巢之乱,唐朝皇帝赐封
2023-10-18 20:57:00
西夏政权的崛起与发展历史
...了蜕变,为后来的立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李继迁之后、李元昊之前的这段时期,被历史称之为“德明时期”。德明时期是夏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它不仅使得党项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
2023-01-24 17:27:00
...,那个曾与宋、辽齐名的辉煌王朝,隐藏着一个名字——李元昊。他,西夏的开国皇帝,一位才华横溢的统治者,文明与残暴在他身上交织。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但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当我
2023-10-28 17:31:00
宋朝,辽国和西夏,因为一次和亲引发的大战
...一零三一年十二月,辽国将兴平公主嫁给了西夏国的皇帝李元昊,这个兴平公主可是辽兴宗的姐姐,所以辽国对于兴平公主的安全自然是十分上心。辽兴宗专门派了一队人马,一路护送公主到了西夏
2024-02-06 17:03:00
太子大婚,太子妃美艳惊人,皇帝宣布:她成你母后,惊天身世曝光
...东西,既能让人飞黄腾达,也能让人身败名裂。西夏皇帝李元昊就是一本鲜活的教材。他无视伦理道德,以欲望为马,醉生梦死,把西夏王朝断送了。所有掌权者都应该从这个惨痛的经历中吸取教训
2024-09-11 14:04:00
...。北宋和西夏,实则是君子和流氓的一场战役,西夏国在李元昊的带领下从来不按套路出牌,一会向宋王朝示好,一会反手就是一巴掌呼到你的脸上。实则蕞尔小国,无耻之国。庆历元年,下旬。负
2024-06-15 15:49:00
李元昊为何老想青史留名?北宋:总扯拓拔鲜卑,他祖上是吐蕃仆从
李元昊:从“温末”仆从到西夏开国皇帝,他到底图啥?提起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他的故事可谓是既传奇又离奇。这位不安分的枭雄,终日琢磨着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然而,北宋朝廷却毫不客
2024-12-14 10:48:00
存在感弱的王朝:皇帝遭割鼻而死,王朝被一群20岁少妇统治百年
...实属罕见。西夏王朝是由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开国皇帝是李元昊。其实他本姓拓跋,祖上拓跋思恭曾是臣服于大唐的党项平夏部的首领,同时又有平复黄巢起义的军功,因此受当朝皇帝重视,封为夏
2023-08-18 11:57:00
李元昊:西夏皇帝的毒辣手段与政治悲剧
据说无毒不丈夫,这在皇帝身上尤为明显——西夏皇帝李元昊就是这样一个人。宋仁宗时,李元昊建立了西夏王国,称帝建号,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要求宋朝和辽国承认。在这种情况下,宋仁宗肯
2023-12-07 16: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梅汝璈后人义务讲解“东京审判”十二载
“当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梅汝璈顶住各方压力,最终不辱使命,将7名日本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为死难同胞讨回了血债
2025-08-18 06:09:00
“小英雄”雕塑背后的故事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雪莉报道:2025年8月,一段两名小学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为“小英雄”雕塑系红领巾的视频引发全网关注
2025-08-18 06:09: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李铁飞,1921年出生,又名涤非。1938年7月参加新四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受苏皖区党委派遣
2025-08-18 07:41:00
光耀太行 | 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
山西武乡,太行腹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一墙斑驳步枪,直面日军山炮。炮口如瞳,无声诘问:“‘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答案
2025-08-17 09:22:00
我们的抗战|捷耀齐鲁:从台儿庄到梁山的不屈壮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冯沛然 王开智 白雪岩 曾现金 刘臣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内,一面布满弹孔的墙体静静矗立
2025-08-17 10:13:00
民间视角书写家国情怀:南阳籍作家秦俊360万字著作《大汉王朝》即将出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16日上午,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友兰中楼至善书院内掌声如潮,全国劳动模范、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秦俊作为特邀嘉宾
2025-08-17 14:57:00
侵华日军罪行又添新的铁证 固安发现侵华日军日记和相册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刘英、刘杰)记者从固安县委办公室获悉,该县近日发现侵华日军士兵井谷惇一郎的日记和上原春信的相册
2025-08-17 15:40:00
缅怀先烈志,薪火永相传——传播宣讲抗战英雄精神
8月15日,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华夏忠魂宣讲”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泰安市徂徕镇抗日英雄纪念基地,组织村民开展走访学习
2025-08-17 17:43:00
光耀太行|山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英雄故事说不完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团一早出发,从山西长治市武乡赶赴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
2025-08-17 17:59:00
光耀太行 | 山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馆藏珍贵地形图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下午,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行走进山西省晋中市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麻田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
2025-08-17 22:37:00
晋韵邂逅文创
2025-08-17 19:48:00
抗馆获捐88年前日机轰炸南京照片是侵华日军首次空袭南京的重要物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昨天,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通过网络展示了部分最新获捐的珍贵抗战文物史料
2025-08-16 09:21:00
我们的抗战|大青山祭:用生命搏突围,以忠魂铸丰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岳致呈 李岩松 郭辰昊 陈晨初夏的费县,清风裹挟着草木的微香。登上686.2米的大青山
2025-08-16 11:03:00
血色丰碑|东北“小鲁迅”金伯阳与吉林的故事
金伯阳1907年出生原名金永绪,化名金赞文,别号“北杨”“白杨”大连旅顺铁山乡金家村人曾在大连中华工学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与组织过1926年的“福纺”大罢工1931年12月金伯阳
2025-08-16 13:06: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浪浪山”上在吉林竟有个“古代亲戚”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看了吗?让小妖们忙活刷洗的那尊鼎,在吉林竟然有个“古代亲戚”,那就是吉林省博物院的西周夔龙纹宝鼎,可比动画里的道具硬核多了
2025-08-16 1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