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东南网9月10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昨日,威狮国际艺术中心(福州)与成都大浦当代艺术馆(成都)、厦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厦门)携手举办“基因·考古·生长系”——2023国际区域年度学术交流项目启动展正式开幕。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成都、福建两地的14位杰出艺术家,呈现了包含架上静态绘画、动态空间声音装置、活动雕塑、软雕塑、新媒体影像、田野考古图像志、民间视觉志等多元艺术创作形态的15组作品。本次展览展期为9月9日至10月15日。
据介绍,本次展览的目标不仅仅是艺术的赏析,更是引发思考和对话的契机。用人类学深描的方式对巴蜀农耕文化与大闽海洋文化的源起与发展进行思考及创作。展览旨在让创作主体得以重新回归在地文化历史资源的深处,让历史经验、文化经验、个体经验彼此共构,让在地文脉、乡土经验和地方性知识融合碰撞,以此修复急剧都市化和过度现代化带来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日益严重地断裂与隔阂,以及人自身的不断异化。
关于这次的展陈设计,威狮团队在展陈规划中有意识的凸显艺术家作品创作思路的"共通性〞,展览通过显性作品与隐性声音构建“精神场域”,在某种程度让观众隐去作品本身,突出观众个体“观看”作品的感受力,回归艺术家个体的创作初衷及状态中,在某一刻展览作品本身以及展览的意义被刻意抹去。
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崔付利先生表示,基因、考古、生长系三个词基本上概括了福建以及成都艺术家们这两年创作的一种内在的脉络“从几件作品里边,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更多的工艺考古,用人类学、考古学的方式去面对一个艺术项目。成长性我觉得更多代表着年轻人的实践精神。”
参展艺术家李晓伟认为,本次展览的当代性、多样性在福州还不多见,展览主题让所有艺术家的创作连成一个整体,指向东方文化和东方文化视野下的思考与观看方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