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航天人的孩子 探班《天宫少年》
小记者给演员科普虫洞
一部由中国科技馆和北京青年报联手打造的航天科幻儿童剧《天宫少年之来自虫洞的你》,将于10月14日、15日登上焕新重张的北京喜剧院舞台。这部讲述发生在2050年故事的作品,蕴藏哪些科学奥秘?一古一今的对话中又聊了哪些话题?昨日,来自航天特色校——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的红领巾通讯社小记者走进排练厅,探秘这部即将登台的科幻大戏。
小记者为演员做科普
由于小记者中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航天人,因此,年仅三四年级的孩子便已掌握非常丰富的航天知识。在观看演员现场呈现的演出片段后,小记者们争相发问,“请问这部从古代穿越到未来的故事想要告诉观众什么呢?”“古代科学家对现代科学了解多少?”“这部戏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哪里?”“导演在挑选演员时看中的是演员哪方面的素质呢?”……
在聊到剧名“虫洞”的科学含义时,小记者给演员们上了一课,“虫洞是黑洞和白洞的结合体……”引得演员连连说“学到了”。
剧中饰演被称作“世界航天第一人”的中国古代奇人万户的演员,在被小记者问道为这个角色都做过哪些准备时,他表示自己查阅大量资料,其中包括万户其人的社会生活和家庭背景等等,之后就是依靠想象的空间。剧中当这个来自于古代的角色身着科技国风质感的航天服出舱时,一瞬间升华全剧的内涵。
在回答小记者关于为什么明知危险或是有去无回,万户依然坚持要尝试飞天时,万户的饰演者表示,“他渴望飞翔和天空,想要知道天空之上究竟是什么,于是就忘却了生死。”
根据首演反馈台词做出调整
据导演谢昱缇介绍,这部戏在六一首演后收集很多观众的感受,对台词音乐做了细节上的调整,目的是让作品更流畅。“创作者不是要给孩子创作什么,更不用刻意低幼化,而要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跟小观众探讨关于梦想和科技的话题。”作为一部科技感和未来感十足的作品,舞台装置也有很多的机关,比如舞台上出现了机械臂,甚至还有一只象征鲲鹏展翅的机器鸟。
舞蹈和音乐受到小记者认可
在参与探班的小记者中,刘奕辰的爸爸便参与过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的交汇对接工作。在她的印象中,做航天工作的爸爸平时会给她讲很多有关航天的知识,比如火箭和导弹的区别以及他们的工作原理等等。“爸爸平时经常加班,听妈妈说,有一次爸爸半夜忽然醒来,说他在梦里想到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赶紧打开电脑记录下来。”虽然仅仅看了一个片段,但刘奕辰表示,“这个戏的穿越故事以及舞蹈和音乐都挺棒的,我边看边做着笔记,比如刚才导演说的‘导演是演员的镜子’,这个戏的灵感来源于月球的万户山等等。”作为一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小女孩,她表示自己未来的愿望是成为一个航天员。
文/本报记者 郭佳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统筹/刘江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1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