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海军航空大学某大队完善培养机制壮大“创客”队伍——
托举“飞鲨”高飞远航
■楚佳星 本报特约通讯员 姜 涛 倪 帅
初秋,某机场雷达飞旋、战机轰鸣。海军航空大学某大队组织一场舰载机起降演练。
演练一开始,某型装置卡口突发故障。紧要关头,中士车耀明快速取出3D打印设备。短短数分钟,一套新卡口便制作完成。
演练结束,车耀明感慨地说:“战场快速反应,得益于此前团队潜心研制的革新成果。”
带着好奇,笔者走进该大队“擎鹰创新工作室”。高压油滤拆装工具包、轨道注油润滑车、损管模拟训练平台……一件件科研革新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军营创客”为何硕果累累?该大队领导坦言:“基层官兵对装备的‘脾气秉性’摸得透、看得清。只有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才能为他们创新创造插上腾飞的‘翅膀’。”
为有效激发基层官兵创新创造活力,该大队成立“擎鹰创新工作室”,积极为“军营创客”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他们加油助力。
“擎鹰创新工作室”成员、某中队副班长许亚东毕业于机电专业。他利用大队提供的电器制作和维修工具,自主革新某型特种装置演示样机,将庞大复杂的实体装备制作成小比例模型,提升了舰员培训质效。
该大队还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抓手,深入战位研需求、聚焦瓶颈抓突破,制订下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通过骨干集训、院校学习、工厂跟训等方式,培养“军营创客”群体;基于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定期邀请技术专家授课辅导,构建多专业融合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技术人才。
培养机制日趋完善,“创客”队伍日益壮大。如今,该大队创新型特装人才在训练保障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一批革新成果成功应用于训练保障一线,托举“飞鲨”高飞远航——
某中队副中队长张洋研制出一款数据提示器,提高了飞行数据校对速度和准确性;
三级军士长强兴伟带领业务骨干,经过近半年的反复试验,数十次修改方案、图纸,有效解决了某型支撑杆应急释放难题;
阻拦索安全观察员王旭对某支撑装置展开研究,提升了保障效率,缩短了装置调整时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7 10:59:4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