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封神演义》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7-04 10:57: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每年年初,各家电影公众号都会盘点一年里值得期待的电影名单。

最近这几年,有一部电影总是出现在榜单上,这就是乌尔善导演的《封神》三部曲。

《封神演义》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连年上榜的原因,自然是连年跳票。

都说十年磨一剑,结果这部《封神》从立项上映,足足等了十一年。

可如今的电影市场,和当年影片立项的时候相比,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换个问法就是:如今的电影市场,还装得下乌尔善的封神野心吗?

超级IP

POSTWAVEFILM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从文学性的角度讲,《封神演义》根本排不上号。

但是从商业开发角度来讲,《封神演义》却又是巨大的宝藏,说它是中国影视创作头号IP都不为过。

近些年,有太多人想要从这个金矿里淘出一桶金来。有人成功有人失败。

追光动画和彩条屋两家动画公司分别在打造属于自己的“封神宇宙”。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刷新中国动画片影史票房记录。

《封神演义》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香港电影大佬向华强为了捧儿子,怒砸五亿重金打造的《封神传奇》,结果票房扑街,只有两亿出头。

《封神演义》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为什么大家这么热爱《封神演义》?因为这部小说打造了一个绝妙的框架,而框架里却没有填充进去精美的内容。于是这一张白纸便好做最美的图画。

《封神演义》的故事粗疏,和作者的水平以及作品的创作初衷有关。甚至可以说,创作《封神演义》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讲好一个故事,而是为了构建推广一个体系——道教神话谱系。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因其中国本土文化所不具备的系统性和思辨性,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极大挑战。

佛教用系统性挑战了一盘散沙的道教文化,用思辨性挑战了缺乏逻辑的儒家文化。

《封神演义》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为了与佛教争夺受众,中国本土文化就必须自我革新。宋明理学就是儒家思想在思辨性上的一次升级改造。这也是为什么朱熹被尊为圣人的原因,因为他有重塑儒家文化之功。

而道教则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和神话人物,形成一个道教神话谱系。《封神演义》便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一个产物,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故事向民间传播这套神话谱系。

老百姓们看了封神榜的故事,发现原来我们家乡信奉的神仙都大有来头,而且各地的神仙彼此都有关联,这不就增强了本土宗教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了吗?

所以《封神演义》的创作初衷,具有极强的宗教目的,从一开始谱系的构建要高于内容的表达。而这反倒为后来者提供了再创作的空间。

《封神演义》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明清神魔小说研究者李天飞在谈到《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区别时讲:

“《西游记》是取经故事的集大成,整个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后来人想再创作,只能从内部去生发,这是一个终点。”

“但是《封神演义》是一个起点,《封神演义》直接构造了阐教、截教的体系,搭建出一个框架,后来人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地扩展。虽然作者驾驭这个故事的力度不够,但是他的构思留给后来人极大的想象空间。”

导演的野心

POSTWAVEFILM

从一开始,乌尔善的《封神》系列,对标的就是《指环王》,他反复强调自己拍摄的不是什么奇幻片,而是中国神话史诗。

《封神演义》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如今大片拍摄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先拍一部试水,效果好了再拍续集,像《阿凡达》《侏罗纪世界》都是这种类型。还有一种就是一次性拍完,典型代表就是《指环王》。

后面一种拍摄方式显然风险更高,但是成本会控制得更好。比如一次性与演员签订合约,就可以避免演员的薪酬随着票房水涨船高。

当然这样做会带来另一个结果,那就是很难请到当红明星。毕竟这种超长的制作周期会让当红演员失去很多别的机会。

乌尔善就选择了《指环王》的拍摄方案。这也符合他慢工出细活的风格。

《封神演义》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乌尔善很反感一些所谓大制作的操作模式——大题材、大明星、大制作、大营销。在乌尔善看来,如果没有一个真正打动人的故事,那么这些所谓的“大”都是空中楼阁。

他舍弃了大明星和大营销,把所有的钱都砸在了大题材和大制作上面。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乌尔善甚至拿出很长的周期去做演员的海选和培训。乌尔善认为只有新人才能够配合剧组完成这些训练。

《封神演义》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除了表演之外,演员们还要学习古代君子的诗、书、礼、乐,要精通骑马、射箭、兵器格斗,甚至要学会驾驭马车。

而且在影片拍摄期间,演员不允许跨戏,不允许经纪人因为安排商务活动向剧组请假。

《封神演义》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当然,如果明星能接受这些条件乌尔善也不会拒绝。但看如今的阵容,除了身兼制片人的黄渤,显然没有太多大明星加盟这部影片。

乌尔善训练演员的方式很容易让人想起83版《红楼梦》,曾经花费一年时间培训演员。

这让乌尔善的创作方式颇有些古典主义复兴的意味。

然而在电影拍摄周期越来越快的当下,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创作模式承担了很大的风险。

故事决定成败

POSTWAVEFILM

梳理时间表,《封神》三部曲在2020年就已经拍摄完成,2021年,乌尔善在新浪潮论坛中国视效大片进击之路中高调宣布第一部在2021年暑期档上映。

结果直到2023年暑期档,我们才将看到这部电影。

《封神演义》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影片上映一拖再拖,恐怕和疫情脱不开关系。因为疫情的缘故,中国电影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迷。如果在这个期间推向市场,这部投资30亿的大片注定无法收回成本。

根据电影的成本收益核算,《封神》要想盈利,三部电影加起来的票房要超过90亿才行。而在这两年的电影市场,票房超过30亿的影片一只手就数得过来。投资方不敢冒险。

《封神演义》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然而一拖再拖的结果,就是市场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市场。观众的口味在变,娱乐的潮流在变。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在院线上看到所谓的中国古装大片了。而即使是像漫威那样拥有雄厚观众基础的系列电影,如今在中国院线也是发一部扑一部。

所以观众为什么要观看一部拖了这么久还没上映、题材也不算新鲜、还由一群年轻演员挑大梁的电影呢?

要想打动观众,导演就必须在精美的包装里面,放置一个能够打动人的故事。而打动人的关键,这在于拥有一个能够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精神内核。

《封神演义》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很多票房黑马就赢在了这一点上。作家梁宁曾经总结说:电影《战狼》和《李焕英》之所以获得超高票房,就因为一个是讲忠,一个是讲孝,调动了最广大的集体情绪。

在这一点上,好莱坞早已驾轻就熟,几乎每一部好莱坞电影的精神内核,都是美国那几个主流价值观的排列组合:寻找自我、英雄主义、亲情与友情的和解。

你会发现,很多好莱坞很多超英奇幻电影说白了就是家庭片。让漫威缓过气来的《银河护卫队3》以及让DC触底反弹的《闪电侠》,它们能够赢得观众的原因就在于电影里的亲情浓度够高。

《封神演义》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还有那位被影迷嘲笑为“家人侠”的文·迪塞尔,不管别人怎么揶揄,但他就是紧紧抓住家庭这个精神内核,咬定青山不放松。

而中国的商业电影,还处于摸索期。用作家贾行家的话说:“我们今天有价值原则,但是这些大原则还没有经过商业叙事的打磨,成为成熟的故事套路。”

没有成熟套路的结果,就是观众观影像是开盲盒,不确定能看到什么。或许像《哪吒之魔童降世》那样,用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赢得难以置信的票房。或许像《新神榜·杨戬》那样,画面美轮美奂,故事一塌糊涂。

《封神演义》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而乌尔善的这版《封神》能带给我们什么,目前只能从预告片里寻找端倪。

然而这部预告片,却让我看了个寂寞。我既没有从中看到导演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核,也没有看到让我感到震撼的视听效果。

刘德华曾经说过,再烂的电影都有一个好看的预告片。如果这个观点成立,《封神》的市场前景令人担忧。

《封神演义》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不过乌尔善显然对自己的电影很有信心,他选择了竞争激烈的暑期档,打算与沈腾和汤姆·克鲁斯正面硬刚。

很难讲《封神》会不会在这样的市场中分走30亿,但乌尔善已经别无选择:“对暑期档除了抱有希望,也不能抱有别的什么了,我已经坚持9年了,我这个真的没有退路了,必须胜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4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成功逆袭!《封神第一部》为何这样“改”?
...封神”题材并非易事,毕竟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围绕《封神演义》改编的影视作品数不胜数,各种经典版本的作品,从真人剧集到动画剧集,不亚于另一个经典IP《西游记》。“封神榜”的故事
2023-07-25 23:19:00
《封神》别输啊!我想看后面2部
...它的观众。【1】为神话史诗证明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封神演义》一直充满了神秘色彩。它够上古,神话味道浓,叙事足够宏大,既有可以发挥想象力的人妖仙,又有商周之变真实历史的恢弘质感
2023-08-01 09:32:00
乌尔善与“纣王”费翔畅谈《封神》诞生记
...注封神故事,着迷于这个所有人耳熟能详的国民神话。《封神演义》庞大的故事体量,为其电影化改编带来了极大挑战,选择以“三部曲”这一经典叙事形式进行改编,是在分析了原著的框架结构和
2023-06-11 00:26:00
乌尔善坦然面对票房走势:《封神》还没有走出“ICU”
...个时间点。第一个时间点是小学。那时候的乌尔善看了《封神演义》的小人书,印象深刻,“对封神世界有了具象的想象,知道有能飞的人、懂法术的人,有宫廷斗争,有壮阔的战争场面,给我留下
2023-07-27 16:36:00
评分7.7,《封神第一部》到底好看吗?
...,也源自他孩童时代对想象力的追求。他打小就喜欢看《封神演义》的小人书,对神话里面的各种怪兽着迷。“我喜欢里面的墨麒麟,还有一些好玩的东西,例如葫芦里飞出的神鹰(封神演义中崇黑
2023-07-27 15:12:00
...了三千年的封神故事所做的事情。影片改编自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与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导演乌尔善和编剧团队进行了近五年的研究和创作,最后决定用三部曲结构——用三部电影讲述一
2023-06-16 18:40:00
专访 | 乌尔善:《封神演义》永不过时,中华文化也一直有生命力
从儿时的小人书,到明代的《封神演义》,再到各类影视改编,“封神”是每个中国人的童年记忆。乌尔善耗费九年多,带领8000余人团队,拍出了《封神三部曲》,2023年7月20日,《封神
2023-08-05 07:33:00
...在回想起来,我认为,电影最难的还是剧本,尤其是像《封神演义》这样的神话。《封神演义》里面就有中国人的价值观,我在中间找到家庭和亲情这两个重点。创作剧本时,家庭的故事是整个电影
2023-09-27 06:10:00
封神主创亮相新西兰中文电影周 深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享誉世界的神话史诗,这深深的震撼了乌尔善,萌生将《封神演义》改编成属于中国自己神话史诗电影的想法。2016年《封神三部曲》筹备阶段,导演乌尔善携剧组主创进行新西兰考察,走访维
2023-11-30 10:09: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青年导演“追风”6年,《游弋在风暴之中》带观众“亲临”风暴中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谭思静)9月19日,国内首部风暴主题长篇纪录片《游弋在风暴之中》放映会在北京举行
2025-09-21 19:04:00
《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播出,品读语文课本里大宋词人“天团” 人生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近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海报。节目组供图《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选取范仲淹
2025-09-21 16:02:00
吸引3万乐迷,2025唐山首届凤凰音乐节圆满落幕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9月20日,为期两天的唐山首届凤凰音乐节在米粒王国西侧落下帷幕
2025-09-21 18:59:00
《北上》再“启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近日,话剧《北上》作为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高校展演月”特邀剧目,第三次来到北京
2025-09-21 19:04:00
日前,闽江大道金山生活区东门站的“帆船”造型公交站正式投用。
2025-09-21 15:43:00
摄制|郭宝强 靳庆军十年匠谷,逐光奋进!9月21日19时,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十周年庆典暨2025迎新晚会,将在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启幕
2025-09-21 13:37:00
蔡国强、始祖鸟分别就喜马拉雅烟花秀道歉
21日,ARC'TERYX始祖鸟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全文如下:蔡国强在抖音发布致歉信,全文如下:
2025-09-21 09:59:00
夜幕乐章:街头音乐会奏响幸福旋律
9月19日晚,微风轻拂,蓝天公园华灯初上、人流如织。一场属于百姓的长春文旅街头音乐会,正在这里热烈开唱!旋律飞扬,掌声雷动
2025-09-21 07:05:00
用娃小宗代替娃哈哈!宗馥莉放的这招,是步险棋啊
真是没想到,宗馥莉真的要放大招了近日,媒体曝光一则最新通知。为保障“娃哈哈”品牌使用合规,公司决定自2026年新销售年度伊始
2025-09-20 13:48:00
《731》官微沦陷,片中出现搞怪情节,网友直言历史不该被调侃
备受瞩目的电影《731》终于上映了,哪怕是工作日,票房成绩也超出预期。也超高的热度,导致有些人直播盗摄,电影官微立马发声明呼吁停止这种行为
2025-09-20 18:02:00
直播间翻车被拘留,嘎子哥验证了“潘长江经典预言”
原标题:网络水太深,嘎子哥终究没把握住作者 | 腾宇 L 曹吉利编辑 | 桃子酱“嘎子哥”翻车了。这一次,不是因为兜售假酒
2025-09-20 18:02:00
“吉”刻出发,跟着电影游吉林!
1905电影网专稿 当长白山的晨雾漫过天池、净月潭的秋叶染红山峦、延吉的灯光点亮网红弹幕墙,吉林这片辽阔的黑土地以它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
2025-09-21 04:4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近日,“举世无双·2025稀有剧种盛典”在邯郸市武安举办,雁北耍孩儿、赣南采茶戏、武安平调落子等全国30多个稀有剧种集中亮相
2025-09-20 08:10:00
厦门爱歌室内合唱团:草根唱将“组局”十年 全国出圈
厦门爱歌室内合唱团在湖里区文化馆排练室排练。合唱团指挥高劼。 指挥提出段落要点时,团员们在乐谱上做标记。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这间坐满60人的排练室稍显局促
2025-09-20 09:18:00
六十余载铸经典,河北梆子《宝莲灯》绽放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
2025年9月5日至25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在杭州盛大启幕
2025-09-20 20: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