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周卫民家庭:农村小院变“幸福院”,用大爱筑起幸福港湾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10 10: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保定日报

曾被光温暖过的周卫民夫妻,如今也成为了一束照亮和温暖别人的光

周卫民家庭:农村小院变“幸福院”,用大爱筑起幸福港湾

□保定日报记者 刘 赛

买菜、做饭、洗碗、洗衣、理发……在白沟新城义合庄村,有这样一位村民,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顾一群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残障人士,他就是周卫民,他把自家小院变成了“天颐幸福院”,用初心和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无私与大爱。

今年54岁的周卫民,从2010年起,自费收留近百个无人照顾的孤寡残障老人士,他们有的来自周边县市,有的来自外省,最大的81岁,最小的14岁。2020年11月,周卫民家庭被授予“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时间回到1990年,周卫民与妻子张秋池结婚。婚后不久,张秋池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因子像一簇簇冰箭“攻击”她的免疫系统,为了治病,两口子花光了积蓄。

家庭的困境没有击倒这位勤劳的汉子,周卫民担起照顾家、照顾孩子的责任。此时,依靠白沟的箱包产业,义合庄人渐渐富裕起来。争先恐后地奔跑在勤劳致富的路上,大伙儿并没丢掉义合庄村老祖宗留下的“义”与“合”,眼看周卫民两口子遭受生活的重压,人们纷纷伸出热情援手。

在亲戚朋友、乡亲们的帮助下,张秋池的病情慢慢好转,家里的光景也慢慢好起来,周卫民开始琢磨回报大家,“原先帮过我们的人,生活得都挺好,我们没什么帮得上的,在看到流浪人员生活困难后,我就想传递这份爱心”,周卫民回忆道,“2009年,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把这些孤寡残障老人士都集中养在一起,方便照顾。”

听了丈夫说的话,张秋池心下思忖着:丈夫不善言辞,却是个有主意的人,高大魁梧的他,有着一颗淳朴、悲悯之心。人要懂得感恩,当年,若没有大家伙儿的扶助,若没有丈夫的坚持,以自己那种状态,说不定这个家就散了。

“我支持你,咱尽全力,能帮一个算一个。”张秋池攥住了丈夫的手。

一颗仁爱的种子,在夫妻俩心中扎下根、萌了芽,开始舒展枝叶,茁壮成长。

经过埋头苦干,到了2010年3月,稍有余力的周卫民,义无反顾地拿出家里十几年的积蓄,又东挪西凑30万元,盖起了前后两个大院。他的“幸福院”梦想,进入实施阶段。

免费接收、照顾孤寡残障人士,天大的好事、善举!可是,受惠的人在哪儿?

周卫民采取了笨办法——请亲朋好友们帮着打听,广泛传播消息;自己骑了摩托载着妻子四下找寻。那些日子,只要有空闲,两口子就“突突突”地走街串巷,像在探宝。

功夫不负有心人。接下来的日子,夫妻俩今天收留一位残障,明天领进一位孤寡……周家的院子里,人越来越多,最多时,几个房间都住满了。

这些人的生活费、医疗费等费用全部由周卫民夫妇负担,没有钱请护工,他和妻子、儿子就是免费护工,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一家三口的脸上却总带有满足的笑容。“我把他们当成自家人,该怎么照顾自家人我就怎么照顾他们,所以也没有觉得有多苦有多累。”周卫民认为,既然把他们安顿到了“幸福院”,这里就是他们的家。

曾被光温暖过的周卫民夫妻,如今也成为了一束照亮和温暖别人的光。如今,周卫民开起了榨油厂,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周卫民的“幸福院”也办得红红火火,“不少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政府还每年给慰问金,幸福院我会一直办下去,帮助更多的人”,畅想着“幸福院”的未来,周卫民眼里闪着坚定的光。

在“幸福院”的感召下,白沟新城广大党员群众,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是善的接力手,个个是爱的传递员,更多的“周卫民”不断涌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0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爸逼着我妈离婚娶了小三,婚姻幸福,直到我出现在他的办公室里
...给母亲安排相亲,而那个时候的母亲已经快三十岁了。张卫民是我生物学上的父亲,他出生在农村,家境贫寒,但是他的学习成绩异常优秀,高考成绩在省内名列前茅,但是他没有选择更好的大学,
2024-05-24 11:57:00
...重度残疾人的托养照护需求,充分整合乡镇卫生院、农村幸福院等现有资源,打造了融合生活照料、康复训练、心理辅导为一体的综合品牌——“渭馨港湾”。目前,依托“渭馨港湾”品牌,我市各
2023-12-08 11:06:00
《父母爱情》都捧不红的女演员:13岁考上戏,现在却因整容无戏拍
...了偏见,这无疑给了她巨大的挑战。不仅是江亚菲,在江卫民这一角色中,观众看到了一个普通农村人的生活与奋斗。 江卫民勤劳朴实,但生活并不如意,他的遭遇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与深思。这
2024-03-25 13:40:00
...板泉镇,绿色不仅存在于山水之间,更融入于每一户农家小院。板泉镇妇联以“绿”为庭院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引导妇女了解植物养护知识,推动绿色植物的种植,让庭院成为心灵的港湾。创意设
2023-12-21 16:57:00
巴南区石龙镇:“红色管家”解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幸福密码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王欣悦走进巴南区石龙镇合路村白鹤小院,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纵横全村,笔直地延伸到田野间,传统高尚美德展示牌屹立在门口,红色灯笼与田间的绿色蔬菜装点着村庄,闲暇
2023-11-30 16:53:00
《父母爱情》同样是“告密”,卫民和亚宁的待遇为何差别那么大?
...找到自己的看点。在剧中,在江家的五个孩子里,老四江卫民是个不怎么讨喜的角色,尤其是小时候的他,夹在兄弟姐妹中间,存在感比较低,而他自己性格软弱,脑回路又比较长,常常做一些受人
2023-01-14 15:43:00
...好社会关爱,以实际行动诠释“金融为民”的初心。(张卫民)
2025-05-12 10:14:00
...备课室、健身器材等,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教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2024-05-14 08:43:00
党建引领“医路卫民” 谱写双闸“杏林华章”
...了解,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医心向党 医路卫民”党建品牌,通过组织支部学习、书记讲党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大力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通过服
2023-06-06 00:0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在面团中捏出时代的面孔
郎佳子彧粪车操作工退伍老兵 国旗护卫队队员项羽在北京城,“面人郎”这门手艺已经传承了近百年。“面人”是指用面团塑造人物的技艺
2025-11-06 15:13:00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表妹新租了一个房子,但门口经常被邻居堆满厨余垃圾,自己只是善意提醒了一句,没想到竟招来邻居全家殴打
2025-11-06 13:48:00
河南一学校给班级学生发50万元奖学金 校方回应:本学期共发放359万元 每个学生都会分到
大皖新闻讯 近日,河南开封市求实外国语学校在其官方视频号内发布了一条给班级学生发放50万元奖学金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11月6日
2025-11-06 13:44:00
从“1”到“10万+”,反诈“网课”开讲啦!
大河网讯 “总是要等受骗以后,才后悔当初为何不听劝……”11月5日,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的舞台上,永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高思雨一段熟悉又带着俏皮改编的《童年》旋律
2025-11-06 13:39:00
河北银行秉承“金融为民”理念,今年以来,从顶层设计、信贷供给、精准服务、夯实基础等多维度发力,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质效,努力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2025-11-06 11:17:00
六安高效处置一起柴油泄露污染事故
大皖新闻讯 11月5日上午,G312国道六安某宇混凝土搅拌站道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货车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不慎碰撞
2025-11-06 12:33:00
滕州市级索镇:匠心润校园 非遗焕新彩
鲁网11月5日讯非遗进校园,文脉永流传。11月5日,滕州市第十一中学热闹非凡,“匠心传承,感知非遗——与古老技艺的时空对话”级索镇2025年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此拉开帷幕
2025-11-06 09:17:00
为心灵“充充电” 菏泽博爱医院举办“拥抱自然的力量”职工心理关怀活动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洪常良)为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关爱职工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11月5日下午,菏泽博爱医院在门诊楼前白求恩广场
2025-11-06 08:43:00
吕梁山的褶皱深处,汾河水的碧波上游,娄烦县宛如一颗被时光温柔雕琢的明珠,静卧在晋西北的天地间。如今,一股看不见的“数字浪潮”正席卷这片土地
2025-11-06 07:10:00
“我今年65岁了,有气管炎,每年冬天都要到南方去过冬,所以不用暖气。但我们小区供暖管道改造后依然是串联管道,无法办理停热
2025-11-06 07:18:00
第二十届群星奖获奖作品11月4日公布,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各10个。其中,山西民歌广场舞《桃花红杏花白》
2025-11-06 07:41: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滁萱)近年来,滁州市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产业一体化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2025-11-06 07:47:00
省工信厅、省科技厅主办的晋善晋美·央地国民企合创未来·四季交流会——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专场对接活动近期在太原市展开
2025-11-06 07:11:00
近日,不少家长反映,来自英国的亲子游泳品牌“沃特宝贝”(WaterBa-bies)在西安的三家门店毫无征兆地突然闭店,相关联系电话均无人接听
2025-11-06 07:18:00
烟台高新区:绿色科技绘就低碳蓝图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魏萱)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今天,绿色低碳已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在烟台高新区,以烟台阳光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阳光新材料”)为代表的企业
2025-11-05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