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上回解读了宝黛钗三人的姻缘曲子名叫[终身误],正应了“一见误终身”。三人的情缘纠葛,就是互相“误”了对方,终以悲剧收场。
说完[终身误]之名,回头再讲曲子内容,就会发现是以贾宝玉的角度讲述他与黛玉之情,与宝钗之姻的始末。
[终身误]无疑又是钗黛合一,概括出贾宝玉今生最重要的两段情缘,也是两个妻子的故事。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五回)[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曲[终身误]采用的是北曲风格。与后文薛宝钗提到的《点绛唇·鲁智深醉闹五台山》一样。
明代胡侍《真珠船·北曲》记载:北曲音调,大都舒雅宏壮,真能令人手舞足蹈,一唱三叹。若南曲则凄婉妩媚,令人不欢,直顾长康所谓老婢声耳。故今奏之朝廷郊庙者,纯用北曲,不用南曲。
[终身误]便采用了北曲风格,大开大合,平铺直叙。
一,“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这是贾宝玉的心里话!当初“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贾宝玉就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金玉良姻,就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良姻”既注定姻缘是好的,也注定必然成婚姻。
木石前盟,就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缘。“盟约”未必可成,注定二人有缘无姻,不得结果。
关键还要着落在“都道是”,说明金玉良姻的呼声越来越高。“俺只念”,说明贾宝玉对林黛玉之情越来越坚。
只可惜事与愿违,终究贾宝玉失去了林黛玉,迎娶了薛宝钗。
二,“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这句是写贾宝玉娶薛宝钗后,婚姻初期的心理。
根据钗黛判词等伏笔可知,八十回后贾母做主给贾宝玉和林黛玉定了亲(香菱与冯渊三日婚约,贾母安排晴雯给贾宝玉为妾)。
只可惜贾宝玉遭遇了《一捧雪》中莫怀古的故事,被小人贾雨村坑害(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致使林黛玉和贾探春应了潇湘妃子二女同嫁故事,如芙蓉花签引用的“昭君出塞”故事一样,远嫁异国为王妃并很快客死他乡。
林黛玉和贾探春远嫁后,贾母寝食难安(南安太妃看姑娘),不久病入膏肓。为让老太太生前看到贾宝玉成家立业,便以冲喜为名安排迎娶薛宝钗。
贾宝玉为了人伦大节同意以续弦之礼娶薛宝钗为妻(杏子阴假凤泣虚凰的三官故事伏笔)。
不想成亲当晚贾母病逝,到底以死反对宝钗为孙媳妇。贾母一死,贾宝玉守孝一年不得圆房,与薛宝钗只有夫妻之名没有夫妻之实(刘姥姥雪下抽柴故事伏笔)。
金玉良姻经过八年终于成功。
但贾宝玉娶薛宝钗初期,哪怕宝钗之品德如山中高士一般剔透无瑕,仍旧无法取代林黛玉在他心中神仙一般的地位。
“寂寞林”更点出贾宝玉理解林黛玉的孤独无助处境的知己之情。
这段描写说明当时贾宝玉虽娶了薛宝钗,也只是被人伦大节的礼法规矩束缚,不得不从之。
那么,薛宝钗能否让他改变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三,“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所谓[终身误]便源于此。
先说“齐眉举案”,典出《后汉书·梁鸿传》:
同县孟氏有女(孟光),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娉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孟光极贤,嫁给梁鸿后却被嫌弃丑陋不肯接纳。后孟光展现贤德,梁鸿被折服后夫妻和合。
日后梁鸿归隐山林,每当回家时,孟光总是托着放有饭菜的盘子,举得跟眉毛齐平,恭敬地送到梁鸿面前,以示对丈夫的尊敬。梁鸿也礼貌恭敬双手去接。
“齐眉举案”的典故,表达的是古代夫妻相互敬爱的佳话,宣扬的是古人的夫妻之爱。
曹雪芹借“齐眉举案”典故,影射薛宝钗在婚后也像孟光一样“融化”了丈夫心中的坚冰。就是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政对蘅芜苑的态度转变:
“这所房子无味的很……有趣,只是不大认得”。
贾宝玉“认得”薛宝钗的好,开始真心接纳妻子,却因夫妻幸福产生“美中不足”的叹息。
“美中不足”不是贬义,恰恰是贾宝玉因与宝钗的婚姻美好而生出遗憾:如果能与林黛玉过这样美好的夫妻生活才真是死无遗憾。也正是贾政评价潇湘馆的话:
“若能月下在此窗下读书,不枉虚此一生”。
到底“意难平”,是贾宝玉对人间遗憾事的“质问”,何以不能够遂人心愿的圆满呢!
就像苏轼在写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时的心境,尽管他也认可续弦王润之,到底不能替代原配王弗的心中地位!
[终身误]到此结束,讲述了贾宝玉对两任“妻子”的感情,以及婚后对宝钗黛玉的感情变化。
其中既有对宝钗的转变,也有一点对黛玉的歉意。
曲子内容尽管没完,[终身误]三个字却给出结局。
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幸福没有持续多久,守孝还没结束,贾家就被抄家。
日后也像甄士隐一样投奔妻子娘家,却遭到薛姨妈母子无情苛待。贾宝玉重演甄士隐故事,抛下妻子顿悟出家而去,留下薛宝钗苦守余生。
贾宝玉出家后,应了第二十三回对林黛玉的承诺,出海寻到已身为“一品夫人(帝王妃)”死去的林黛玉坟前,为其守墓余生。
此后整理并写出了一段回忆故事,就是石头日后刻在身上的“石头记”,真正名字则是“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完]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3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