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廖医生,回乡啦!”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01 10: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

“廖医生,回乡啦!”

今年春节,回到家乡的廖正银(右一)坐在门口为老乡看CT片。

“廖医生,回乡啦!”

1月30日早上,廖正银在医院查房。

“廖医生,回乡啦!”

去年国庆廖正银在老家为村民看诊。

对于廖正银医生而言,他根本不在意是在明亮干净的办公室,还是在故乡的路边和门前看诊。

他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的教授,已经从医32年,但在故乡自贡市荣县双古镇,他是廖家争气的四儿子。从他读大学开始,乡亲们就会在他回家时上门咨询。他毕业留院、攻读博士,再到博士后、成为教授……30多年了,回乡免费看诊的习惯一直未变。

将故乡和梦想串起来的,是医者父母心的初心。当被公众熟知后,学术范畴之外的荣誉和掌声涌到眼前时,他更在意的,依旧是能否接住那些患者压在他身上的期盼。

答案藏在时间里。如同这个春节,当乡邻们听到门外总有车停时,那一定是——

看诊了!

1月21日,青山之间,大年三十的团年饭刚端上桌。

“廖医生,廖医生。”有人在喊,廖正银放下刚端起的碗,走出门,熟练接过来访者手上的CT片,对着亮处举高。人越来越多,于是,他把大家都请进屋,耐心讲解。

作为主人家的弟弟廖老五端来椅子,让大家坐下慢慢交流。

廖正银看CT片的速度很快,他觉得这得益于本科阶段在解剖课上的严格训练。每次被问及看片到底是看什么时,他会随手将眼前的杯子轻轻挪动一下,“就比如你对整个房间的布置都非常了解,所以能一眼看出杯子的一点点移动。看CT片也是这样,人体的一点点病灶,都能精准发现。”

这样的精准,让他比别的人多了那么一点自信和从容。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他固定在每周三下午到门诊坐诊,一般情况下,除了挂出去的40个专家号,加上疑难病号和一些没挂到号找上门的患者,一个下午他的接诊量在60个左右。

回到家乡,面对找上门来的病人,他一天需要为近30位患者提出治疗建议。

他所钻研的是介入治疗,是介入放射学的分支。更为常规的理解,就是利用现在的医疗影像设备做导向,精准定位到病变区域,完成诊断或治疗。

如果说人体是一棵分支复杂的大树,那么,这个手段正随着技术更新而不断深入到大树的各个细小根须和枝叶。在华西医院官网的介绍上,廖正银所主导的介入治疗,已经可以应用到全身各部位的肿瘤治疗、骨关节系统、血管畸形等等。

“我们不是传统方法。”站在乡间路旁,这是廖正银对小健(化名)全家强调的话。20多岁的小健整个腹腔肠道内血管畸形,在完成肠道手术后出血严重。当全家找到廖正银家门外时,小健已经虚弱至极。廖正银给出的建议,就是直接从肠道上进行微波消融,通过热能将肿块消除。

“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治疗手段。”廖正银的声音里难掩兴奋,“在国际上还没有完全推开,现在也是国家提倡的重点之一,比如治疗肿瘤,未来的方向就是微创加生物靶向治疗。”

廖正银说话从不绕弯,“比如说穿刺,三毫米的肺结节我都能穿到,然后直接降温处理掉,就不用开刀了。”

小镇做题家的梦

在公开资料上,廖正银的履历符合人们对于天之骄子的一切想象。

他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完成了本科到博士阶段的学习后,又在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继续介入治疗博士后的研究。他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霍普金斯大学交流学习过,是国内较早开始进入介入疗法研究的专家。

多年后,偶然听见“小镇做题家”这个名词的意思时,廖正银恍然,“我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到成都读大学之前,他的小学到高中都是在县城完成的。在清贫之家,直到高考前,他依然要背着大大的背篓上学,放学后要先干完农活再学习。于是,少年时期的回忆里有割草、喂猪、犁地,也有县城里3分钱一碗的面条,那是重大日子才能体验的“奢侈”。

在家里,他排行老四,还有3个哥哥和1个弟弟。他没有见过三哥,那个父母口中读书也很厉害的哥哥,在他出生前就因为败血症去世了。

“在那个年代,败血症是致死率很高的病,特别是在农村。”廖正银总觉得自己成为医生是有种宿命在。从小,学习于他都不是难事,特别是数学,他几乎凭借本能,一路领先直到高考。

“爸爸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医务兵,退伍后在乡里做医生。”廖老五还记得四哥最初想像父亲那样参军入伍。那时,现在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还是四川省医学院,廖正银入学那年,整个自贡市只有3个人考上。

“其他同学的家庭条件比我好很多,在大学里一下就感受到差距。”廖正银现在都还记得自己磕磕巴巴读英语时内心的窘迫,但他总觉得,困难就如同少时在故乡看见的山,慢慢爬,总会过去。

大学时,廖正银和朋友攀爬峨眉山。在雷洞坪,一个小女孩高烧开始惊厥,交通不便,没法下山,在儿科轮过岗的他,教孩子父母用酒精擦拭小女孩身体物理降温,一阵忙碌后,孩子的体温降下来,情况慢慢好转。

彼时,医学院的少年就立志要做临床医学研究。于是,他在深造时给自己选择了介入治疗,他有一个很热血的念头:技术肯定会不断更新进步,他要和时代同步,一点点在原有基础上,用更安全、更低价、创伤更小的疗法治疗恶疾。

医者,父母心

如今,廖正银的母亲已经96岁了,跟随最小的儿子廖老五住在家乡双古镇。那里距离成都一个半小时车程,廖正银最大的休息就是利用假期回乡探母。弟弟廖老五早就习惯被乡邻们问起四哥的行程,他说自己读书没天分,每次就默默搬凳子、泡茶、端出水果和糖。

其实,关于回乡看诊这件事,廖正银聊得并不多。但谈及介入治疗,这位已近耳顺之年的专家,眼里依旧是少年的光。

外人很难理解他的兴奋。

2011年,蒋宗谊被诊断为小细胞肺癌,那是肺癌中恶性程度较高的一型,生长迅速、转移早,存活期大多不超过1年。当年“五一”假期,他带着CT片找到廖正银老家门前时,介入治疗被公众认知还不多。廖正银问他:“你相信我吗?”

“我肯定是相信的。”12年过去了,如今蒋宗谊已经71岁了,每年复查,医生都要感叹他恢复良好,“我就会说,是华西的廖医生治好的。我就是他的活广告,哪怕他不需要。”

后来,蒋宗谊在网上看见有人拍下廖正银回乡免费问诊的视频。留言中,很多患者都在讲述自己曾去求医的故事。廖正银会让家庭困难的患者回到医保地拍片,因为可以走报销;会为患者算好一个月108块钱的药,这样不会对家庭有太大负担;他宽慰惊惶胆怯的病人,“这么巧,我最会治你这种病”,也气愤有患者之前被误诊,“简直就是乱来!”

蒋宗谊常常回忆自己看病的过程,总会被廖正银的这些瞬间打动,“他很真诚,为病人着想,活得很纯粹。”

纯粹的人,会更理智作出选择。

廖正银的父亲在2021年的一个周三下午去世,那天正是廖正银的门诊时间。“我憋着眼泪在看诊”,他选择等到门诊结束后,夜晚才驱车回家。“这件事这几年一直是我心里的遗憾,但再来一次,我还是会这么做。”

在回乡时看诊的30多年间,他也感受着基层医疗的进步,“现在县一级医院,医疗设备都是充足的,我们缺少的不是设备,而是能够熟练掌握使用的人。”

山峰依旧

这些在基层医疗中感受到的“缺少”里,藏着廖正银心中的山峰。

“我们培养一个优秀的医生太不容易,从本科到博士,从实习到坐上诊台,热爱、努力和吃苦,缺一不可。”廖正银相信,随着技术进步,有的手术不会需要高级的医生,“机器人做得比我们好,因为它的手更准。”

事实上,一个被自己内心的热爱所牵引的人,是无法忍受任何倦怠和停滞的。在他的倡导和牵头组织下,川大华西医院专门开通了疑难疾病多学科联合门诊。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联合华西不同学科的专家力量,希望能够帮到更多基层医院解决不了、大医院单独科室单个医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廖正银说。

今年,他的大女儿将继承父亲的衣钵,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廖正银希望女儿在德国最好的大学掌握最前沿的医学技术,再回到祖国服务。他甚至期待着女儿能学习当年的裘法祖院士,成为中德医学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心怀乾坤大,也惜草木青。

今年春节放假前,有位患者家属在医院大楼前拦住了廖正银,她的丈夫刚刚病逝,她来向丈夫曾经的主治医生表示感谢,“他多活了两年,也就是两个春节,我们很满足了。”

即使从医多年,见多生死,廖正银依然会轻易被这样的瞬间打动。

新年后开工第一天,刚刚走进医院,就有熟悉的同事跟他打趣,“廖医生,今年回乡又火啦。”

“这些只是举手之劳啦。”换上白大褂,属于廖医生的一天开始了。

这天成都天气特别好,他内心的山峰,一直都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摄影 雷远东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11: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顺利完成开院第一刀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总部外派专家主刀顺利完成开院第一刀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胸部疾病中心、神经精神疾病中心、麻醉手术中心紧密配合,完成建院首批手术,提升该院医疗服务能
2024-02-07 08:01:00
2023“最美医生”梁宗安:倾心付出 救人无数 育人有成
...最美医生”先进事迹。今天(9月5日),我们来认识的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梁宗安,从医近40年,抗击非典、禽流感、新冠疫情,他多次冲锋在紧急救治一线,他说
2023-09-05 15:45:00
“2023人民好医生血液健康科普大赛”决赛在京举行
...赛,总共有30人进入本次决赛。会上,赵维莅、郭树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主任牛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徐才刚、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内科主任高广勋、中国医学科学
2023-12-23 11:06:00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由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立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党支部组织实施的“四川省基层医院微创胸外科能力提升项目”持续开展中,至今已经走过第一个年头。这段时间里,
2022-12-26 15:20:00
沿着“一带一路”来到中国
...“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的30名中青年肝胆外科医生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聚焦肝脏微创技术进行集中学习培训。一场又一场高难度手术荧光腹腔镜活体供肝S3段切取/活体肝移植手术、腹腔
2023-05-10 07:08:00
...民日报客户端“爷爷婆婆,现在好些没?”12月23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科,101岁的秦爷爷和同为101岁的老伴儿住进了同一个病房。12月22日,老两口因咳嗽、乏力1周
2022-12-23 17:18:00
专家精准追“凶”
...2厘米鱼刺游走主动脉专家精准追“凶”记者日前获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功治愈一例特殊鱼刺卡喉患者。在患者首次开胸手术时,当地医生仅仅看到主动脉被鱼刺刺穿的破口,却不见“真凶”。
2024-01-08 01:47:00
...日,躺在病床上的黄健提到在大方县人民医院就能享受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竖起大拇指。“我的腰椎有问题,需要做手术,本来打算去外面的大医院治疗,在大方县人民医院做检查
2023-07-15 05:46:00
川琼医护联手为66岁患者解“心”疾
...亚日报本报讯(记者 卢智子)近日,三亚市人民医院丨四川大学华西三亚医院(以下简称: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外科方智教授团队的带领下,为66岁患者李先生成功实
2024-04-10 02:5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