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曹玲娟
2024上海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即将开启。5月20日至5月26日的一周时间内,约2000场集合了趣味性、艺术性及教育意义的活动,将在上海全市三级文化馆中连番登场,围绕“文化馆: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主题,让更多市民走进文化馆,爱上文化馆。
文化馆是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培训、赛事活动的场所。自1956年上海市创建第一家文化馆——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以来,上海已经建立了包括市区街镇居委在内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将文化艺术的“触角”伸入千家万户。
夜幕降临,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拎着包走进各级文化馆以及公共文化空间,开启了他们的“夜生活”。吉他琴弦的动人旋律、非洲鼓的铿锵鼓点、单口喜剧的阵阵欢笑……这是近年来火爆出圈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它以延时开放、公益收费为特色,解决了原有文化馆开放时间、活动内容等与中青年需求不相吻合的矛盾。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
上海市群艺馆馆长吴鹏宏介绍:“我们已经通过打造各种不同形式的美育活动,形成全时段、全年龄、连贯性的社会美育服务,让文化馆成为市民的终身美育课堂。”他描述文化馆一周的日常:周一到周五白天老年朋友来老年艺术大学学习;老人们下午14:30下课,空出来的文化馆不久又热闹起来,开始迎接来参加“课外兴趣班”——330美育课堂的孩子们;到了晚上,又迎来下了班匆匆赶来上夜校的中青年在职人员。周末,家长们带着孩子们来参加多姿多彩的周末美育课堂;每周一或周五中午,还为附近办公楼的白领或周边市民提供以艺术导赏或普及为主的“午间一小时”……
2013年,上海开启了首届永不落幕的市民文化节,它是人民的节日,同时也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机制。上海各级文化馆成为主办市民文化节的主阵地,满载运营。202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舞蹈大赛、“梦想读书会”第二季、家庭才艺大展、长三角阿卡贝拉音乐大赛、市民艺术大展、市民数字艺术大展、市民文学创作大赛、市民红色故事讲演大赛八大市级赛事正在火热进行中。
恐龙立体书展览现场
4个艺术门类163个群文原创作品同台竞演,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举行的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成为一年一度群文创作“大阅兵”。文化馆承担着群众文艺创作的指导、实施和队伍培育的职责。群文创作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创作机制的建设和不断完善,除了新人新作这个最重要的机制之外,还有围绕这个机制建设的创作过程中建立的文本点评会、创作工作坊等培育机制,还按类别建设了群文创作孵化基地和活动示范点等孵化机制、各级别的巡演展演等。一路护送、层层递进,形成作品创作和打磨的良性循环。
在上海,以“居民点菜、政府买单”形式配送公共文化已经多年。今年,上海公共文化内容配送这项惠民实事工程迎来第二十个年头,它是面向社区、基层开展的一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2023年市区两级配送文艺演出、特色活动、展览展示、艺术导赏等活动超10万场,文艺指导超过7万课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