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美术馆门口,熟悉的长龙又一次排到了步行街上;展厅里,放下又举起的手机、相机此起彼伏……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年四川美术学院“开放的六月”艺术游如约而至。
四川美院美术馆里人头攒动
对于无数重庆市民、尤其是艺术爱好者来说,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气息中迎来又一个盛夏。但相比以往,这场令整个山城都为之侧目的艺术盛宴在今年又明显有了些特别的味道——不经意间,它已经陪伴了重庆市民走过了20年光阴。
从最初抱着尝试的心态打开校门,让市民前来对着专业艺术品头论足;到如今打卡人群大排长龙,不少作品还走进了闹市街头……回望过去20年来,与其说是“开放的六月”这金字招牌被擦得越来越亮的过程,倒不如说这更像是一群又一群未来的艺术家通过作品,接力完成了艺术和一座城市的“双向奔赴”。
近段时间“文化中国行”正在进行中,“开放的六月”也成为重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
从数字到二维码的感慨
今年的“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是5月27日开幕的。截至今日,刚好半个月过去,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25万人次的观众走进多个展览现场,沉浸式体验艺术之美。
拂去喧嚣,火爆人气背后的点滴变化更令人感慨。时间回到5月27日展览开幕的当晚,刚上任的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最初同学们作品旁边的展签上留着的是一长串电话号码,现在变成了印在作品旁骄傲自信的二维码。”
展览现场
这既是时代之变的具体体现,但又何尝不是未来艺术家们心态、理念转变的一种折射。
“2005年之前,我们的毕业生作品展就是校内师生之间的互评,更像是一场内部业务交流会。”焦兴涛说,打开校门之后不光学校的办展心态有了变化,更重要的是让“开放的六月”成了学生们尽情展示、亮出自我的舞台。
上游新闻记者也发现,走进今年的展览现场,一个接一个二维码背后链接的是学生们的微信、“小红书”等等社交媒体账号。走进每一方小世界,满满都是学子们卖力为自己吆喝的诚意。
这场双向奔赴,每个人都是受益者
“在2005年之前,哪怕是重庆本地市民其实很多都不知道我们川美在干嘛。”四川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开放的六月”毕业生作品展的发起人之一张杰坦言。
在他看来,过去20年间,“开放的六月”在不断迭代升级中,已经悄然完成了同重庆整座城市的双向奔赴。越来越多的互动、让更多的市民、乃至游客主动参与这场盛大的聚会中来,此前也一直是每逢6月临近,张杰想得最多的要素。
于是,大家便看到了2020年“开放的六月”与上游新闻合作,首次在代表学生最高成就的“学院奖”中设立了由观众投票的人气奖。与此同时,不少学生作品还走出美术馆展厅,进驻到了多个商场。
即便是在专业领域,画廊、民营美术馆等艺术机构的主理人、策展人每逢6月就会将“开放的六月”写进行程,更是早已成为常态。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了发现未来艺术家的起点。
至此,张杰最初提到的“川美到底在干嘛?”,答案已经全民共享——当下最流行的艺术教育方法、最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以及最新潮的艺术创作、设计理念等等都已经展现到了公众面前。
展览现场
“来了我怕看不懂。”面对很多普通市民这样的担忧,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总喜欢回复说,“看不懂不要紧,只要大家来到美术馆,站到作品面前,想要去了解、思考它想表达什么,就已经可以了。”在他看来,艺术对观众、乃至一座城市的浸润、影响,就是在双向奔赴中完成的。
这也是“开放的六月”从单纯的毕业生作品展已经慢慢延伸成为“艺术游”的初衷。
它长出的无数个“触角”,早已深入到了重庆的城市空间、商业空间,美术馆之夜、公共美育周、城市艺术细胞培育计划等衍生品层出不穷。而在这些人头攒动的艺术现场,我们已经看到带着孩子前来打卡的父母一波接一波。
浸润、滋养、改变……艺术的双向奔赴正在重庆发生,生生不息。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摄影 张锦旗 实习生 张莎
编辑:夏洪玲责编:蒋艳,廖异 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2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