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
当前,我省冬小麦进入灌浆期。这一阶段,促进小麦灌浆、提高粒重极为关键。5月中旬,我省以晴热天气为主,麦区无降水,中南部部分地区小麦可能面临“干热风”灾害风险。“干热风”灾害会导致麦区气温升高、雨水减少、失墒加快。小麦如何防范“干热风”?
1.一喷三防争主动。
“干热风”是小麦后期常发的气象灾害,一旦发生会降低叶片光合、加速叶片衰老,导致粒重降低、质量下降。轻度“干热风”会使小麦千粒重下降1—3克,重度“干热风”会使小麦千粒重下降4—5克或更多,造成千粒重、容重双下降。在小麦灌浆初期和中期,各喷一次磷酸二氢钾溶液,可增强小麦抗御“干热风”能力。对穗蚜偏重发生的麦田,实施“一喷三防”时综合防治蚜虫,可达到防病治虫、防“干热风”和防早衰,利于促进籽粒灌浆和干物质转移,稳定提高千粒重。
2.科学浇水早预防。
对土壤墒情差的麦田,在小麦灌浆初期浇水,满足小麦灌溉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同时增加土壤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预防“干热风”危害。浇水应选择无风天气,避免大水漫灌,防范倒伏。“干热风”来临前,利用喷灌或微喷灌设施适量喷水,增加田间湿度,降低冠层温度,可起到预防和降低“干热风”危害的作用。
3.适时收获保归仓。
蜡熟末期是小麦收获的最佳时期。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尽量避开连阴雨,防止穗发芽和“烂麦雨”,及早做好收割机、烘干装备、农机用油、仓贮准备,加强机收培训,提高作业质量,千方百计减少机收损失。如发生异常天气,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加密机具余缺动态信息调度,采取信息引导、市县联动、对口支援等措施调集抢收机具,努力实现“机等田”。
本报记者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09: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