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国时期孙权为什么定都武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5 06:51: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这里的武昌不是今天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而是今天湖北省的鄂州市,鄂州与武昌离得很近,只有77公里,但却是两个地方,之后没多久,孙权又把都城从武昌(鄂州)迁到了建业,建业就是今天江苏省会南京市。

孙权称帝比曹丕晚9年,比刘备晚8年,之所以晚这么多年,是孙权这个人过于谨慎,刘备称帝后发动了针对孙权的夷陵之战,等到刘备被孙权打败之后,曹丕又开始三征孙权,曹丕226年去世之后,孙权直到石亭之战大败曹休之后,才感到外部战略安全,于是才称帝建立政权,这就是孙权的谨慎。

既然孙权定都了武昌(鄂州),为什么后来又迁到了建业(南京)呢?

三国时期孙权为什么定都武昌?

孙权

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士族胁迫

江东政权的基础是孙策打下来的,20岁的孙策带领父亲孙坚的旧部以及招募的将士,用了六年时间,打下了江东六郡,孙策当年的手下以淮南和江东人为主,到后来孙权建立政权时,组成东吴政权的核心力量是江东士族。

所谓的江东士族是指居住在江东的地方豪强、世家大族,东汉末年地方上的大家族势力相当强大,以刘表为例,当年刘表单骑入荆州,能够统一荆州,不是刘表有多能力,而是他寻求了蒯家、蔡家等几个大家族的支持,然后这些大家族帮助刘表打天下,然后刘表许以政治利益给这些大家族,刘表各方面的政策多少受到这些大家族的左右。

三国时期孙权为什么定都武昌?

陆逊出身江东大世族

孙权也是如此,孙权建立江东政权之后,政权内部的主要力量就来自江东士族,比较有名的有吴郡四大姓,分别是吴郡的陆氏、顾氏、朱氏、张氏四大家族,陆氏代表人物有陆逊、陆抗、陆绩、陆凯,顾氏代表人物有顾雍、顾谭、顾荣,朱氏代表人物有朱桓、朱据、朱异,张氏代表人物有张温。

除了吴郡之外,还有阳羡周氏,代表人物有周鲂,周鲂有一个超级厉害的孙子叫周玘,是东晋时期江东最强大的士族,还有吴兴沈氏、钱塘全氏,代表人物有全琮,朝廷上,这些士族有很多族人在孙权手下作官,地方上,这些士族隐藏人口,控制地方经济,势力非常大,没有这些人的支持,孙权的皇帝位就坐不稳。

同时可以看到,这些士族全部出身江浙一带,比如吴郡,是浙江北部到江苏南部,还包括今天的上海市,阳羡是今天的江苏省无锡市,吴兴是今天的浙江省湖州市,钱塘是今天浙江杭州,可以看到这些地方都在江浙一带,并且远离武昌(鄂州),这些孙权政权内部的官员和支持者们,不愿意在远离江浙的武昌(鄂州)生活,必然会影响孙权的决策,胁迫或者要求孙权搬到建业(南京),建业离江浙一带显然更近。

三国时期孙权为什么定都武昌?

三国地形图

这是孙权定都建业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包括孙权本人,他的家乡也在吴郡富春县,也就是今天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从心底来说,孙权也更愿意定都建业,而不是武昌,武昌离得太远。

二、地理位置相比建业优于武昌

众所周知,孙权对抗北方曹魏政权最大的武器就是水军,最好的防御就是长江,长江是曹魏难以逾越的天险,却是孙权用以保卫国土的重要武器,孙权宁愿背叛盟友,也要偷袭荆州,全据长江,就能看出长江对孙权的重要性。

从地图上看,孙权的实际控制线基本上在长江以北一百余里之内,为什么孙权能控制长江以北,而曹操不能控制呢?原因还是水军,孙权的水军强大,能够打败曹魏的水军,所以有制水权,能够在长江自由航行,并且能通过长江把战船开到长江附近的湖泊,比如巢湖、洞庭湖、太湖等等,可以这么说,真是有水的地方,东吴军队就越强。

三国时期孙权为什么定都武昌?

三国鼎立图

然后看看武昌与建业两地的地形,武昌和建业都在长江以南,但是武昌北边是大别山脉,没有什么太大的湖泊和河流,而巢湖、太湖在建业的左右两边,像两个前出的拳头一样护卫着建业,并且巢湖和太湖通过人工开凿河道与长江相连。

如果曹魏全力攻武昌,孙权只能靠长江,且没有缓冲区,如果曹魏攻打建业,孙权可以派出水军进入巢湖和太湖,一连攻打曹魏,一边运输物资,都非常方便,所以说建业与武昌比地理位置的话,还是建业要好一点。

东吴政权全部的土地包括扬州(江浙及江西、安徽南部)、荆州(湖北、湖南一带)、交州(广东、广西、福建一带),从全局来看,建业控制全局的形势比武昌好,建业离长江出海口近,从建业南下交州,只要沿着东南沿海走,很快就能到达两广地区,这是最便捷的方式,相对来说,武昌就没有这个效果好。

三国时期孙权为什么定都武昌?

东吴水军强大、战船先进

从这一点来说,选择建业做都城比武昌做都城要好得多,况且东吴的主要经济区都在江浙一带,而不在武昌,选择建业做首都能更好地保护东吴的经济重心,也就是第三个原因。

三、建业是东吴的经济重心

1、屯田区

东吴主要屯田区在江浙一带,比如今浙江境内的海昌、上虞、新安等屯田区,除此之外,还有毗陵(今江苏常州)、湖熟(南京江宁区)、溧阳(常州溧阳)、江乘(今南京栖霞区)、于湖(安徽当涂)、赭圻(安徽繁昌)等等屯田区,离建业都比较近。

当然武昌附近也有屯田区,但是产量及规模都不如江浙地区,粮食是政权生存的重要战略物资,建业离屯田区近可以就近调粮,比武昌方便,所以会在建业建都。

三国时期孙权为什么定都武昌?

东吴屯田区主要在江浙

2、手工业区

东吴的青瓷器产地在今浙江宁波、绍兴、温州及金华等地区,青铜产地在武昌(湖北鄂州)和会稽(浙江绍兴),相对来说,这些地区离建业比武昌近,武昌只有鄂州铜绿山是制造兵器的地方,所以通过长江顺江而下运输,相对来说还是建业方便,所以会在建业建都。

3、纺织业

东吴的纺织业主要在吴地,尤其是丝绸产业,全国一半的丝绸产量就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太湖流域,这里后来也成为中国最大的丝绸产地,主要集中在苏州、杭州、湖州、绍兴、南京、嘉兴,镇江和常州等,这些基本上属于吴郡,这里是东吴的纺织业中心,离建业比较近,离武昌很远,所以会在建业定都。

三国时期孙权为什么定都武昌?

孙权称帝

4、造船业:福州

东吴的造船中心是在今天的福建省福州市,在这里造好船之后,然后沿着东南海岸线经长江再输送到沿岸各地,因为建业在下游,所以一定会经过建业,虽然武昌也有造船业,但是规模还没有发展起来,相对来说,建业更方便一些。

正是因为东吴的经济重心在江浙一带,所以建业的战略位置比起武昌来说,要重要得多,定都建业可以更方便地经营经济中心,同时再加上地理位置建业占优势和东吴政权内部官吏大多数都是江浙人,所以孙权才会定都建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5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时期的孙权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地盘的?他为什么要迁都到南京?
...变迁。东吴的创建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由孙坚、孙策、孙权所主导,孙坚是孙策和孙权的父亲,孙策是孙权的哥哥。孙坚是打基础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不能叫国都,只能叫治所。孙坚是杭州富阳
2023-01-02 14:27:00
孙权在武昌称帝后,为何要迁都南京?
三国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建立是在孙权229年称帝才开始算起的。曹丕与刘备都早过于孙权多年就称帝,孙权的实力并不弱于刘备,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孙权没有称帝呢?曹丕在上北方称帝,刘备在西边称
2023-03-02 21:53:00
三国时期,孙权的七个儿子都是何结局?
孙权是三国时期,孙吴的开国君主,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于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葬于蒋陵。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孙权在位时间很长
2022-12-20 21:49:00
古武昌海上丝绸之路之研究(上)
...拥有船舰5000余艘,最大楼船上下5层,可载3000名士兵,而孙权乘坐的“飞云”“盖海”等大船则更加雄伟壮观。与此同时,孙权还是一位具有强烈海洋意识的帝王,他所统率的舰队在江
2024-03-13 10:48:00
...束。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在汉末三国时期,因为频繁的战争,促使该时期的武将被人们所熟知。比如蜀汉五虎
2024-06-04 11:00:00
聊聊三国时期官员——士壹
...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士燮遣送儿子士廞去作人质,孙权任命士廞为武昌太守,士燮、士壹在南方的儿子们,都被任为中郎将。士燮又诱引益州的豪族雍闿等人率领郡中百姓,处遥远之地
2023-06-11 14:21:00
聊聊三国时期东吴的6位荆州牧
...分。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东吴的6位荆州牧。一、孙权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派吕蒙袭取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增。曹丕称帝后,孙权便遣使请求成为魏的藩属,并将降将于禁等送回北方
2024-03-08 16:18:00
吕岱:三国时期的长寿将领与他的传奇人生
...(200),年仅二十六岁的“小霸王”孙策因病去世,其弟孙权继位。刚刚掌权的孙权广招贤才,四十岁的吕岱正是这时投入其帐下,并被封为了吴县的县丞。某天,孙权亲自召见了各县官员,并
2023-12-01 05:48:00
曹丕为何要先对孙权下手
...起义后的历史都归于三国,但实际上“三国割据”要等到孙权称帝,三帝并立才真正开始。▲三国人物塑像孙权作为当时三名称帝君主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为何要在最后称帝?他之前又为何要向曹
2023-05-31 11: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智运金条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的家乡圪垯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让我们穿过时光的迷雾,回到1944年的夏天,走进太原市晋源区的圪垯村
2025-08-15 07:58:00
放怀楼:百年老字号宋韵中秋文化礼,低糖健康中秋新选择
桂花飘香,老字号的宋韵雅礼桂花香渐浓,中秋的脚步近了。对于许多老杭州、老浙江人来说,中秋的记忆里,总少不了那份带着江南韵味的甜蜜
2025-08-14 13:38:00
212青峰九兄:青峰(注:柴德庚,字青峰。),你能知道吗?正在八月十日晚上九点半钟的时候,好消息来到了,由梦中惊醒过来才知道自己还没有死
2025-08-14 17:20:00
209母亲:十八年了,我计算您的年龄快七十了。如您还健康,相信在一二年以内一定能看到您最喜欢的一个最幼的儿子,而且使您很满意
2025-08-14 17:20: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莱芜区于2025年6月至9月举办“红动莱芜”济南市莱芜区红色故事讲解大赛活动
2025-08-14 17:42:00
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一起回顾老照片里的“胜利时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在抗战胜利这一天,全国各地人民以不同方式庆祝
2025-08-15 00:14:00
王丰庆:英勇杀敌的抗日英雄
1906年,王丰庆出生于弋阳县樟树墩乡大港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他在家乡投身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参加方志敏、邵式平
2025-08-15 04:29:00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