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第一任特务头子杨宪,为什么还是下场悲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9 15:4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朝第一任特务头子杨宪,为什么还是下场悲惨

01

我叫杨宪,是一名光荣的保安,负责保卫我国权力最大的鞋拔子脸。

可是,明太祖自从登基后,日夜心神不宁,睡不好,吃不香的,总是一个人仰望天空。

自己作为圣上贴身侍卫,时常可以听见圣上说:唉,这感觉如芒在背,如刺在喉。

开国功臣太多了也不是个好事儿。

果然,不久之后,实在忍受不了的圣上,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对宰相胡惟庸,下手了。

理由是,宰相府中私藏刀兵,胆大妄为,意欲谋反。在处理胡惟庸的同时,还顺手将一公爵二十一侯爵一起处理了。前前后后死了三万人左右。

目睹一切的我,心中只有呵呵。

府中一共只有两名杀鸡宰羊的厨子,

胡惟庸死的当晚,明显能看出来圣上爽了,吃饭居然还加了个蛋。

可是,明显爽的不够。因为,在晚饭后,圣上又对着天空说:还是感觉如芒在背,如刺在喉啊,功臣还是太多了。

听见这句话的我,差点吓尿了,我是不是知道的太多了?

在我陷入被害妄想的时候,可能是面部表情太过精彩,引起了圣上的注意。

于是,他笑着问我,小杨,你有没有理想?

有,臣想活着,

圣上明显被我的回答震惊了,笑了笑,走了。

第二天,圣上就设立了锦衣卫指挥使司。

杨宪清楚的记得,锦衣卫成立的那天,朱元璋对自己说:小杨啊,你的主要工作就是,将那些让我不爽的人,抓起来,然后想尽一切办法,让我爽。你懂了吗?

我小鸡啄米般点了点头。

圣上拍了拍我的脑袋说:尤其是……

说话的同时指了指自己的后背,

我:懂懂懂,如芒在背,如刺在喉。

明朝第一任特务头子杨宪,为什么还是下场悲惨

02

正阳门前,

我叫杨宪,我晋升了,如今我是一名光荣的特务,权力直效圣上,可以说,我如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敢大声和……

太子:前面的,滚开,别挡道!

我:好嘞,太子爷……

咳咳,如今,大权在握的我,需要为圣上分忧了。

召集齐我的小伙伴,发布最新的命令,

给我时刻紧盯着其余的开国功臣,尤其是大将军,就算他小便淹死蚂蚁,也要立即上报,然后以虐杀动物抓捕。

待众小弟散会后,我望向大将军府的方向,

紧张刺激的狩猎开始了!

我一定要在三个月内,替圣上把刺拔掉!作为锦衣卫的开门红。

时间在流逝,手底下的人也在不停地收集关于蓝玉大将军的罪证。

什么嚣张跋扈,目中无人,蔑视法律。

什么私养庄奴,霸占良田。

什么横行霸道,怒骂御史。

什么御前失仪,藐视圣上。

罪证越来越多,可是,因为蓝玉的女儿嫁给了圣上的第十一子为妻。再加上,和太子关系不错,圣上爱屋及乌,一直没有明确表态。

我也就只好存着这些罪证。

马上就到年底了,我可不能只盯着蓝玉,我还是需要一些业绩的。

看了看手头其他的收集而来的情报,

既然大鱼吃不到,那么,对不起了各位大人,有道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为了我能更好的活着,只能请你们死去了。

明朝第一任特务头子杨宪,为什么还是下场悲惨

03

转眼十来年过去了,蓝玉大将军的罪证,已经快要把我的书房塞满了,我准备过两年,把它订印成书,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十万个罪证,用来祭奠我死去的功劳。

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太子朱标驾薨了。

圣上密旨,让我到御书房叙职,要听我这些年的成就,我知道,我的机会来了。

紧急整理了关于蓝玉的罪证,进宫面圣。

当我掏出来堪比盾牌厚的罪证书时,

圣上说:其他的不需要讲,只要关于蓝玉的。

我:启禀圣上,关于蓝玉将军的罪证,因为罪证太多,微臣将其整理,圣上手中的厚本,就是整理之后的目录。

圣上:……疯求了哇,随便几个重罪就行,我哪儿有时间看你的“十万个蓝玉罪证”。

我:是,启禀圣上,蓝玉将军所犯大罪有三。

一,目无圣上;二,罔顾法律;三,……

圣上:说!

我:蓝玉将军府私藏倭刀上万把,企图造反!

圣上:此等逆贼还不马上捉拿?留着等过年呢?

直到蓝玉被下狱时,我才回过神来,心心念念了十来年的大鱼,就这么简单被我吃了?

早知道是这样,我早把太子弄死了!哪还要等这么多年。

明朝第一任特务头子杨宪,为什么还是下场悲惨

04

大狱中,看着面前狼狈不堪的蓝玉将军,我突然想到前不久学到的一句话,我就站在你面前,你看我几分像从前。

我不住的放声大笑,我的笑声,将蓝玉将军惹怒了,张嘴就骂:我%@&&@#¥你,

我扭头对记录的小弟说:蓝玉招认,意欲谋反。

小弟:……

蓝玉:……

蓝玉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大将军,直到我要诬陷他后,立刻又是一组口吐芬芳。

我对小弟说:经蓝玉招认,同谋者还有定远侯,鹤寿侯,景川侯等人。

小弟:……

蓝玉:……

最终,在我不懈努力下,成功将秘密谋反的团伙的人名全部获悉。

圣上拿到名单后,表示,你懂我!

继胡惟庸一案后,蓝玉案又带走了一公爵,十三侯爵,两伯爵。此时,朝堂之上,经历过开国时期的老人寥寥无几。

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位公侯,也在我夜以继日的阴谋陷害中,相继落马。

当最后一位侯爵也没落后,我知道,该我了。毕竟,我知道的太多了。

果不其然,锦衣卫权力被大削,几乎相当于被灭。我也被秘密传唤到御书房。

御书房内,圣上赐的酒就是好喝,只不过,喝完有点昏,就想睡觉。也好,我忙碌了这么多年,好好睡一觉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00: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的权力之争,导致英勇忠臣的悲惨结局
...社会,权谋与权力之争常常导致了英勇忠臣的悲惨结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统治,尽管将国力推向顶峰,却也被一连串的权谋所阴影,其中的屠杀和悲剧在历史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朱元璋的生平
2023-09-17 00:04:00
明朝厂卫制度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对明朝有怎样的负面影响?
...最大的特务情报机构,在历朝历代中没有一个王朝可以跟明朝的厂卫制度相比。那这个厂卫制度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厂卫顾名思义就是厂和卫,也就是耳熟能详的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厂
2023-01-30 16:39:00
杨宪与李善长的权力斗争:明朝初年的政治风云
...官员不放心,手底下就得有特务盯着大臣们,这个职务在明朝中后期叫做锦衣卫、西厂和东厂,在朱元璋时期则叫做检校组织。杨宪便是检校组织的一员,而且还是其中的领导人物。杨宪这人算是刘
2024-01-05 12:58:00
明朝哪位与东厂西厂锦衣卫不和,创建内行厂权力凌驾两厂一卫之上
说起明朝,我们会想起热衷于屠杀的两位皇帝:朱元璋与朱棣。朱元璋最为出名的屠杀案就是“蓝玉案”,他不仅诛杀了战功卓著的大将军蓝玉,还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但是相较而言,他的儿子朱棣
2024-06-19 21:37:00
“和尚皇帝”朱元璋创下七个之最,你知道是什么吗?
...措施都是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是为明朝前期的繁荣安定局面打了基础的,是应该肯定的。”朱元璋是个充满传奇的皇帝。在他的71岁寿元和31年皇位生涯中创下了许多第
2023-01-28 18:15:00
明朝覆灭背后的残酷真相:特务、太监与廷杖
明朝是我国朝代中最有骨气的王朝,是唯一一个不称臣不纳贡的朝代,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伟大的朝代,也避免不了要灭亡的结局,清军入关以后就开创了清朝,清朝皇帝一上任,便总结明朝为什么灭亡,
2024-03-19 06:13:00
明朝开国功臣蓝玉,为何会被朱元璋诛杀?看看他作死到什么程度?
...自审问,再由刑部锻炼成狱,全部杀死。凉国公蓝玉,是明朝著名的武将,也是开国功臣,但为人性情刚烈,桀骜不驯。蓝玉与太子朱标是间接的亲戚,两人往来甚密。蓝玉在北征时看到燕王朱棣的
2024-12-13 09:58:00
特务组织锦衣卫和血滴子织形式是否一样?它们有哪些区别?
...一些不同名目的特务组织。在近些年所上映的影视剧中,明朝锦衣卫与清朝血滴子,大概是古代特务机构中最著名的特务部门了。明清时期的这两个特务机构,经过民间小说的艺术加工后,成为了最
2023-02-24 18:08:00
朱元璋残暴多疑,制造的冤案令人心惊肉跳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十分避讳自己参加韩宋红巾军的历史,并且明朝官方也把韩宋、红巾军说成乱臣贼子。而朱元璋则表示:元朝后期,元顺帝治国无能,导致天下大乱。考虑到元顺帝不具备收拾残局
2023-07-25 14: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