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但儿女的家却不一定是父母的家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7-23 21:35: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养儿防老,是很多人心中的观念。

为了抚育儿女,父母用尽自己的力气,等儿女成家,父母心里松一口气,总算可以安享晚年了。

但父母年纪大了,该不该住到儿子家?

这个问题成为很多老人的疑问,单位的前辈刘阿姨跟我们讲了心里话,全款给儿子买房,是我为爱犯的错。

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但儿女的家却不一定是父母的家

01

刘阿姨62岁,只有一个儿子。

她和老伴儿住在单位分的家属院,房子只有60多平,儿子长大后,住在一起是不方便的。

为了儿子有个好前途,她和老伴工作努力,退休后又来到我们单位,只为能多一份收入。

儿子结婚时,她拿出全部积蓄,并且借了12万外债,准备帮儿子全款买房。

身边朋友都劝她,付个首付就可以了,让儿子也有个压力,能知道生活不容易。

刘阿姨有自己的考虑,她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首付贷款要30多万,按照30年来还贷,连本带利加起来差不多60万,多出来那么多利息,打工得好多年呢。

再说自己也有积蓄,虽然借亲戚的,但至少不要利息,自己努力几年,钱也能还完,何必让孩子再承担压力呢?

我们当时都非常羡慕刘阿姨的儿子,觉得刘阿姨有格局,也有魄力,身为她的儿子真是太幸福了。

儿子也表示:“妈,等你年纪大了,我不会让你吃苦的,一定好好孝顺你。”

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但儿女的家却不一定是父母的家

结婚第二年,刘阿姨犯愁了,她准备提出辞职,原因是儿媳怀孕了,她这个当婆婆的不能不去照顾。

而单位生意正好,刘阿姨的技术岗位还真离不开人,老板给她出了个主意,给儿媳找保姆,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刘阿姨觉得办法不错,特意托人从老家,找了一个知根知底的保姆,工资由她负责。

不仅如此,她让老伴儿每天去买菜,给儿媳送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并且每个月另外给儿媳1000元零花钱。

儿媳也愿意,跟婆婆关系很好,刘阿姨周末去看孙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刘阿姨逢人就说,自己儿媳懂事,要不然她没机会上班,还债都是压力,这样她最起码有自由时间,除了给儿媳花掉的钱,自己还能剩一些。

02

本来刘阿姨想工作到65岁,她身体不错,但老伴儿查出了骨癌,一下子击垮了她。

刘阿姨考虑到夫妻几十年,老伴儿任劳任怨为家里付出,她不能让老伴儿晚年过得不好,于是辞职回家专心照顾老伴儿,陪他看病和散步,一日三餐做好吃的饭菜。

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但儿女的家却不一定是父母的家

自从老伴儿生病,她就告诉儿子儿媳:“你们照顾好自己就行,没事少回家,家里由我照顾,你们放心好了。”

之所以不让孩子们回来,她有自己的考虑,担心老伴儿化疗用的药,对小孩身体不好,得知她的想法,我不由感慨,父母对儿女的付出都是全心全意,稍微有一点担忧,都要护儿女周全。

虽然她给老伴儿用了进口药,但还是没能挽回,2年多后,老伴儿离世,刘阿姨一度精神不振,她觉得屋里到处都是老伴儿的影子,一个人吃啥都不香。

我们看她身体消瘦很多,担心刘阿姨健康,就劝她想开一些,多去看看孙子,心情也许会开朗起来。

也许是思念过度,刘阿姨血压偏高,下楼时摔倒了,幸亏不严重,但倒地时手腕撑了一下地面,手腕肿起来很高。

医生建议她静养,过段时间就会恢复的,刘阿姨觉得自己一个人生活不方便,就准备去儿子家过段时间。

她收拾几身衣服,打电话给儿子,儿子当时没说什么,让母亲别急,他下班后去接她。

一直等到天黑,儿子也没来,他回过来电话:“妈,家里地方小,你过去住不方便,我给你点外卖吧。”

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但儿女的家却不一定是父母的家

刘阿姨心痛,她知道是什么原因,但也不好意思说,只是叹气。

03

生活中,像刘阿姨这样情况的老人不是个例。

老伴儿离世,自己独自在老房子住不方便,想跟儿女住又被拒绝。

忙碌大半生,钱都花在儿女身上,虽然有2000多一点退休金,除掉买药和买菜,也剩不下什么。

其实人到晚年,没钱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孤单,一个人在老房子里转,看着那些老物件,情绪很容易消极。

刘阿姨后悔了,她觉得养儿防老靠不住,如果当初不把钱全部拿出来买房,最起码她可以有钱去养老院。

她知道,儿子肯定是愿意接她去住的,但儿媳可能不大愿意,刘阿姨就不明白,自己为儿子付出一辈子,难道去儿子家住有问题吗?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也不能简单来定义儿子儿媳不孝,他们也有自己的考量,比如担心两代人生活习惯不同,造成矛盾,或者担心她过多干涉小两口的生活。

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但儿女的家却不一定是父母的家

我们建议她先不要太消极,与其给儿子打电话,不如跟儿媳商量。

因为婆媳关系平和,原来相处还不错,婆婆不妨尊重儿媳,毕竟她是小家庭的女主人,告诉她自己的情况,说明白只是短期去住段时间,等手腕恢复了,还会回老房子居住。

果然,接到刘阿姨的电话,儿媳了解原委后,当时就答应了,一个问题解决,也给我们提醒,老人在跟儿媳相处时,要多沟通,有时儿子不善于传话,反而会造成矛盾。

另外,老人还要有自己养老的计划,儿女孝顺,也不要全部依赖对方,自己保留好下面这三样东西,更有助于晚年的幸福。

第一样是健康,健康的身体是基础,你身体好,去儿女家生活也不会有难度,如果身体失去了健康,儿女再孝顺,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父母要多锻炼身体,你的好身体,就是儿女的福分。

第二样是积蓄,老人不要把钱都给儿女,一定要留一些在身边,自己手里有钱,需要的时候用起来方便,看病也舍得买贵一点的药,如果用钱时再伸手要,就很被动。

第三样是房子,自己的老房子要留着,哪怕小一点也没事,最起码遇到事情有个退路,自己住在老房子也习惯,做事情也不受拘束,

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但儿女的家却不一定是父母的家

总的来说,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但儿女的家却不一定是父母的家。

老年人可以全身心为儿女付出,也要记得爱自己,给自己留条后路,晚年生活更安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4 0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懂得换位思考,让老人手里有点钱,这样他们心里才有安全感
...边跟我唠闲嗑,我也慢慢了解她的情况。阿姨是60后,跟老伴儿也住在小区,每个月两人加起来有4500退休工资,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各自有自己的房子,都是按揭买的。她刚退休时,对晚
2023-07-14 20:45:00
真正的善意,不是无底线付出,而是做事有分寸,懂得换位思考
...惯了在单位食堂吃饭,对于做饭很生疏,家里的事情都是老伴儿负责。她跟儿媳商量,保姆的费用全包,另外给儿媳一万零花钱,让她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孙女的衣服和奶粉钱也都由赵阿姨负责
2023-07-15 06:49:00
“老漂族”漂出快乐生活
...,吃不惯天津的饭菜,特别怀念老家。”赵阿姨说,她和老伴儿几十年来从来没有离开过老家,那段时间经常萌生回去的念头,但看到儿子儿媳每天早出晚归,再看看“爷爷奶奶”叫个不停的孙子,
2023-01-14 03:47:00
退休金6千存款80万,我花钱雇女儿照顾老伴工资日结,还有奖金
...72岁,他是从煤矿上退休的,退休金6000来块钱。李大爷的老伴儿一直在村里住,他和老伴有四个子女,一个儿子三个女儿。李大爷退休后,就回到了农村,和老伴过起了相濡以沫的、舒适的
2023-05-11 12:39:00
啃老啃出新高度,儿媳:55岁有什么资格躺平!婆婆:我有退休金
...去打个杂,为将来孙子攒点儿银子,怎么样?"张阿姨和老伴儿闻言差点儿没把刚喝的水喷出来。他们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满心盼着退休后能过过自己的小日子,不想到头来还得听孩子摆布,真是
2024-03-24 06:44:00
70岁阿姨哭诉:我没有守住老本和老窝,晚年苦不堪言,后悔莫及
...每年都涨一点,现在都涨到4000多块钱了。儿子结婚后,老伴儿又做了一些年的生意,我们攒下了一些养老钱。老伴年纪越来越大了,不能再做生意了,但是靠着我这些退休金,还有我们手里的
2023-05-11 13:13:00
大妈去儿子家住一周,7天吃咸菜,孙子:等你离开了吃煎牛排
...女,更要照顾好自己的老伴。很不幸!72岁的刘大妈没了老伴儿,一个人孤独寂寞,去儿子家住了一周,儿媳天天煮面条,吃咸菜,她都快吃吐了。我心里一惊,防盗门“咣当”一声响起,意味着
2024-03-15 08:35:00
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女儿在该过程中受到不公平对待
...不已,她这才得到了意外之喜。只不过,这时的张阿姨和老伴儿已经退休了,加上老伴儿身体不适,她自己也偶有疾病,已经无法再为孩子付出。这时她想到女儿已经毕业,可以为家里赚钱,儿子买
2023-02-20 12:47:00
年纪大了,手里有钱才有底气,要不然遇到事情就被动了
...,一路上欢声笑语。她每次出游,时间都在一个月左右,老伴儿意见很大,说她:“你心里还有家吗?我上班回来还要做饭,你能不能体谅一下我?”老伴儿还没有退休,刘阿姨刚开始旅游,他也是
2023-07-14 20:23: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
东湖评论:别让“老漂族”的爱,漂在孤独里
桂香起,又重阳。这个承载着敬老与思念的节日,再次将“老漂族”的身影带到我们面前。他们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
2025-10-29 15:52:00
护理“小白”到养老“专家” 爱心女孩践诺“归巢反哺”
近日,2025 年第三次 “中国好人榜” 发布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举办,我省王志刚、李少全、张伟建、赵丹丹、赵君芳
2025-10-29 17:02:00
孩子满口“包的”?家长别慌! 老师支招:无需刻意禁止
大皖新闻讯 “包的”“因为我善”“我勒个豆”……中小学生张口就来的网络热梗,成了家长们的“理解难题”。有家长因听不懂而焦虑
2025-10-29 19:37:00
十五载相守 为爱续航
鲁网10月28日讯十五年前,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魏家洪沟村的村民周仁华突发重病,医生给出的“植物状态”诊断,如晴天霹雳劈碎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安宁
2025-10-28 1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