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私人的追忆 共同的“呼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4 00:1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私人的追忆 共同的“呼愁”

赵佩蓉 /文

伊斯坦布尔,处于连接黑海与爱琴海的战略水道上,是一座曾经辉煌的城市,拥有三个振聋发聩的名字。最初叫拜占庭,是赫赫有名的古希腊城市。被称为君士但丁堡时,它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规模宏大豪华壮丽的都城,是世界的商贸枢纽。壮阔的建筑,活跃的贸易,无疑酝酿并凝聚了城市文化。这座城市的财富和战略地位,使它不可避免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1453年,君士但丁堡在奥斯曼帝国的围攻下沦陷,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往日的荣光一去不复返。一战以后,奥斯曼帝国解体,人为造成的凋败惨不忍睹。伊斯坦布尔在两千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如此“贫穷、破败、孤立”:一栋栋别墅如同浇了水的岩盐溶化于大火中。大片的城区夷为废墟。成千上万的居民无家可归。在土耳其共和国不遗余力的现代化过程中,大量的清真寺、宫殿、教堂、府邸遭到遗弃,并一一倾颓。这座东方城市终于堕落成不伦不类的西化城市。

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这本自传回忆录中,土耳其作家费利特·雷尔罕·帕慕克从儿童和少年的视角,描写了个人所见的伊斯坦布尔。1952年6月,帕慕克出生在伊斯坦布尔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是奥斯曼帝国的贵族后裔。这个尴尬身份,使帕慕克用独特的眼光去审视这座废墟之城。在历史和现实中寻找伊斯坦布尔,帕慕克舍弃宏大场面,从细处落笔,借用大量名词性短语堆叠,不厌其烦地展示日常生活情境:太阳早早下山的傍晚,圆顶将要塌的清真寺,停泊在废弃港口的老渡船,挤满失业者的茶馆,挤满乘客的公共汽车,在清真寺中庭贩卖宗教读物的老人,擦洗甲板的老船员,等待顾客上门的老书商,抱怨没有生意可做的理发师,在广场找寻主顾的皮条客。帕慕克排山倒海般组合的意象,企图穷举那个城市的萧条灰暗和民众的贫穷粗俗麻木。作品中呈现的不仅是帕慕克个人的追忆,也是伊斯坦布尔人对共处时代的印象。跟随帕慕克的繁复笔触,穿行在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每一个读者都相信:这还是专属于帕慕克的城市。就像张爱玲的老上海弥漫着女人日薄西山的酸楚和痛失,白先勇的台北笼罩着物是人非的怀旧情调,伊斯坦布尔有独属于帕慕克个人的颓丧气息。

尘封的历史和忘却的记忆,是一个城市最隐形的资产。在书中,帕慕克使用大量的黑白照片,记录和纪念船只往来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塔克西姆广场、梅林的版画、少年不谙世事的笑容,拼贴出整个伊斯坦布尔的世俗生活长卷。昨日之日不可追,更激发了帕慕克对往昔繁华的种种想象,并且激发缅怀的情绪。书中照片刚好承担这个功能。照片中洋溢着淡淡的写意味道和情味,与文字产生互为呼应的吻合。

书中始终贯穿忧郁感伤的情调。“呼愁”是帕慕克笔下挥散不去的心灵悸动,是帕慕克对伊斯坦布尔全部情感体验的基础。在土耳其语境中,“呼愁”是指失落及伴随而来的心痛和悲伤,与“忧伤”意思相近。《伊斯坦布尔:一生城市的记忆》在忧伤的叙述语调下展开。书中有两章来专门谈论“呼愁”,多处直接出现“忧伤的喜悦”“甜美的忧伤”“忧伤至极”等词语。辉煌与瑰丽已经消逝,衰落与破败历历在目。惨淡的现状,是历史沉默的见证者,无声地诉说着城市的哀怨。从这个角度说,《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恰是帕慕克对故园乡土的追忆,是对强盛过去的回眸。

城市的忧伤,终究落实到子民身上。伊斯坦布尔人民的呼愁,源自灵魂的无归属感。奥斯曼帝国衰落以后,外来势力入侵。外族携带异域文化,强制性地楔进原先的秩序。随处可见的文明遗迹以及断壁残垣不断地刺痛伊斯坦布尔人。他们被抛入动荡和焦虑的漩涡中。土耳其的西化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了重大变革。伊斯坦布尔的民族特色不断被扼杀。何去何从,是伊斯坦布尔人必须面对又无法解决的问题。是弃绝传统投靠西方文化,还是守护传统保持东方文明,在瞬间万变的浪潮中,他们无力继承复兴昔日的辉光,被裹挟在不同文化和文明的冲突中,很难确立生存的价值和信念。原有的生活方式已经被推翻,邪恶的习俗日益习以为常,在缄默中,他们失去了生活方向。呼愁,是数百万人共同的阴暗情绪,是伊斯坦布尔人民生存焦虑、文化焦虑的表征。这种无法摆脱的迷惘和疼痛,成为刻在伊斯坦布尔城市文化中一道永恒的创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4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称霸欧亚的土耳其,如今为何多灾多难,不复往日荣光
...此,拜占廷帝国灭亡。穆罕默德二世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穆罕默德二世,源自网络穆罕默德的曾孙苏莱曼一世继续先祖的伟业,在与哈布斯堡王朝的雄主查理五世的交锋中稳居上峰
2023-02-10 16:15:00
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景点
...。土耳其的安卡拉羊世界著名,人们用烤全羊招待宾客。伊斯坦布尔是世界上唯一跨亚欧两洲的城市。这里曾是古代三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也因此,它的名字几经
2023-04-25 15:22:00
工业时代的欧洲,为何没有夺回君士坦丁堡?
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也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缤纷魅力之都,它还是扼守黑海出海口的三大洲十字路口。现在的这座城市,绝对是土耳其人心中骄傲无比的存在,然而,它却一度成为欧
2023-09-11 10:42:00
土耳其的千年古迹,再也看不到了
...河文明古遗迹和开心果闻名的土耳其第六大城,虽然不如伊斯坦布尔、卡帕多奇亚和棉花堡般被游客所熟知,但它见证过无数个帝国的兴盛衰败,无数人的悲欢离合,拥有极厚重的历史底蕴。 在一
2023-02-21 20:22:00
跨越千年的土耳其你去过呢么
...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语:Istanbul)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跨亚欧两洲的城市。这里曾是古代三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
2023-12-18 14:59:00
探访土耳其耶尔德兹宫
这是7月23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拍摄的耶尔德兹宫一景。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耶尔德兹宫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中心,属于传统奥斯曼建筑,是奥斯曼帝国最后一个行政宫殿。经过多年修复工作
2024-07-25 14:06:00
奥斯曼帝国为什么没有加入协约国?
...,因为他们以“第三罗马”自诩,终极目标是已经改名为伊斯坦布尔的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帝国衰弱不堪,根本没有力量直接与俄国抗衡,它只能利用欧洲大国之间的矛盾,在夹缝中寻求生存。当欧
2023-08-27 14:25:00
奥斯曼帝国如何沦落到人尽可欺
...国阵营早就商量好的。协约国本打算是一分到底,只保留伊斯坦布尔及周边一小块区域。如果不是凯末尔发动土耳其独立战争,奥斯曼帝国险些如当初波兰一般被瓜分殆尽。有一个统计数据,在昔日
2024-04-15 22:50:00
余华的文学公开课:从帕慕克《瘟疫之夜》讲起
...要看那些不经意的细节。” 现场听众。余华在2014年去了伊斯坦布尔。“对于中国来说,欧洲是那么地遥远,但是在土耳其,在伊斯坦布尔,欧洲和亚洲就隔了一个博斯普鲁斯海峡。我们在
2023-12-15 17: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