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被人民日报“叫停”,3亿用户已“上当”?看看中招的有你吗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1-31 11:00:00 来源:韩仔聊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生活习惯。在流量数据时代,各大运营商应运而生,掘地而起,以“买套餐、送流量”为由,诱导消费者去购买,从而谋取人们的利益。

从流量时代开始一直到现在,能用到流量的应用越来越多,而流量的费用也是水涨船高。看似实惠的流量套餐背后,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和诱导,是对自己套餐的虚假宣传。而这种行为,已经导致了3亿用户的“上当”,对此,人民日报也进行了指责并“叫停”。

被人民日报“叫停”,3亿用户已“上当”?看看中招的有你吗

一、运营商的套路

目前,我国的三大运营商分别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其中覆盖面最广,用户量最多的当属于中国移动。中国移动也是2022北京冬奥会官方持权转播商,是中国冰雪的官方合作伙伴。

不仅如此,自从在5G业务开通以后,中国移动套餐客户数达到了4亿多。且有线宽带的业务也增长到了2.4亿用户。而在冬奥会开幕式之后,中国移动其市值也得到了上涨,达到了1.195万亿港元。

被人民日报“叫停”,3亿用户已“上当”?看看中招的有你吗

但早在前几年,中国移动就被曝出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月底流量清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业务等。其中月底流量清零这个问题更是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和舆论,也曾被女星韩雪控诉,而后打赢了官司。从2015年开始,移动便推出了当月流量不清零的举措。

当然,中国移动只是众多运营商的一个映射。在网速越来越快的同时,各大运营商趁着这个档口,以“免费升级”的理由去诱导消费者,告诉他们能够以更少的费用去换取更多的流量。看似实惠的套餐后其实就是一些流量“陷阱”。

被人民日报“叫停”,3亿用户已“上当”?看看中招的有你吗

比如大部分的套餐都有一个共同的套路。在客服打电话给用户的时候,都会跟他们说一些听起来非常优惠的流量套餐,但是这种流量套餐的优惠都是有一个时间期限的。比如只在流量开通的第一个月,或者第一年会有比较优惠的价格,之后便会提价。

但客服往往会将这件事情说得非常隐晦。因为当顾客一旦发现了这种套餐的套路之后,就不会再选择购买了。看似升级的流量套餐,其实只能短暂的优惠用户,到最后受益的只能是运营商。

被人民日报“叫停”,3亿用户已“上当”?看看中招的有你吗

除此之外,还有运营商所推出的流量卡、大王卡等这种手机卡。这类手机卡打着流量无限的名号,去诱导消费者购买。但其实它远没有运营商所说的那么完美和便利,相反他的问题也不少。

比如许多的流量卡都存在着流量虚假的问题。也许用户购买了10g的流量套餐,但也许用户真正使用的流量只有7g左右。只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精确的计算,往往忽略了这点。又如许多流量卡的网速在使用了一定的时间之后会受到限制,变得越来越慢。这些都是运营商的套路罢了。

被人民日报“叫停”,3亿用户已“上当”?看看中招的有你吗

二、被“套路”的用户群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5G时代的到来,日常生活中对流量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很多人会选择购买无线宽带。无线宽带极大程度地满足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上网的需求。但她也具有局限性,比如无线宽带具有地域限制。它不能满足我们随时随地都能上网的需求。

虽然在有了无线宽带之后,人们对流量的需求逐渐降低。但移动网络终究是被人们需要的,在无线宽带还没有被完全覆盖的时候,消费者仍然需要购买流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被套路的这3亿人中,基本上是学生、老人以及经常在各地出差的人。

被人民日报“叫停”,3亿用户已“上当”?看看中招的有你吗

对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都住校。虽然部分学校规定上课期间不允许使用手机,但是在课余期间是可以借助手机查阅资料的。不过校内并没有完全覆盖无线宽带,而日常所需的查资料、电子书等需求都要靠流量来满足。

而很多老人在运营商拨打电话咨询的时候,由于听不懂客服所描述的专业术语,所以非常容易被诱导消费。以及在各地出差的人,由于他们在出差的途中没有无线宽带,所以只能使用流量。但基础的流量套餐对他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他们被“套路”的原因。

被人民日报“叫停”,3亿用户已“上当”?看看中招的有你吗

三、人民日报“叫停”

正是由于运营商的这种欺骗消费者、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购买的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与当初惠及人民,方便人民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人民日报也对这种行为作了批评与指责。人民日报指出,这些名义上的“免流套餐”打着免费的噱头,实际上仍然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并且用户时不时就能接到来自运营商的营销电话,在电话中对于套餐服务采取避重就轻的手段去诱导消费者消费,从而导致许多消费者被误导购买套餐,造成了许多的麻烦。对于这种行为,人民网更是采取了严厉批评的态度,并呼吁这种做法应该被叫停。

被人民日报“叫停”,3亿用户已“上当”?看看中招的有你吗

四、套餐乱象应被整治

虽然人民网已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评,但运营商的行为并没有就此沉寂。为了能够获取利润,他们无所不用其极。流量也变得异常的昂贵。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现象不应该再被得到整治,而不再频频发生。

恶意扣费、乱开套餐这些行为都是在侵犯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了通信套餐、流量套餐等,完全可以拨打举报电话去进行举报。相关部门也应该在接到举报之后,针对这种行为进行查明以及整治,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被人民日报“叫停”,3亿用户已“上当”?看看中招的有你吗

而消费者们也应该擦亮自己的双眼,在运营商推荐购买套餐的时候,不盲目消费。根据自己的需求理性购买流量,当接收到运营商的频频来电时,可以选择挂断或者拉黑处理。不给他们随意升级套餐的机会。

总结: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今天,我们对手机依赖的程度变得越来越高。抖音、小红书等应用占据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耗费的流量巨大暂且搁置一边,这些手机软件消耗了我们非常多的时间,仿佛精神鸦片一般让我们上瘾。

被人民日报“叫停”,3亿用户已“上当”?看看中招的有你吗

我们也要进行一些反思,在大数据时代,手机、手机软件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是更充实的精神世界,还是让我们的灵魂变得更加贫瘠和匮乏。当我们在这些软件中沉浸、乐此不疲的时候,虽然我们并不能从中获得价值,但却能给运营商带来利益。所以在擦亮双眼的同时,我们也要克制自己玩手机的欲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15: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民日报已“叫停”,3亿用户“上当”,你中招了没?
...是往往被忽略,而运营商也凭借着5G赚取了更多的利润。人民日报已叫停之前人民日报就对运营商的做法进行了批判,表示运营商再进行推销的时候往往避重就轻,使得不少人上当,这样的做法应
2023-01-27 16:00:00
大学生一个月手机费达8700元!谁为天价流量费买单
...否有义务在用户欠费时进行提醒或停机呢?对此,《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盈科(石家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强律师表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三条的
2025-02-27 08:14:00
...识,吸纳消费者协会的建议,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据人民日报
2024-05-07 05:19:00
本文转自:驻马店日报本报讯(记者 吴勇峰 通讯员吴柳豫)为进一步提升用户服务体验感知,扎实推进高品质服务,近日,驻马店联通全面启动市、县两级“总经理装机”系列活动,用户有机会体验
2024-05-29 00:15: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省通信管理局现场督办群众反映问题——让“爱心助残包”真正惠及残疾人□ 本报记者 陈珺璐针对5月28日省《政风热线》直播中群众反映的问题,省通信管理局督办组5月2
2024-05-30 06:16:00
...月9日,“5G开关被取消”的话题持续挂在热搜榜上,诸多用户反映手机系统更新后,设置中的4G和5G切换开关被取消。这一变化可能是运营商的要求,旨在提高用户的5G使用率。北京商报
2023-11-10 00:41:00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5G开关难寻 4G套餐难觅5G推广还需多在应用上发力本报记者 夏骅手机厂商取消5G开关、广东移动回应下架4G套餐……近期,关于5G的话题频频被热议。5G商用四年
2023-12-05 05:05:00
消费曝光台| 流量扣费欺诈、携号转网设障……电信服务消费侵权乱象多
...光猫和更改手机套餐才能解决。(图片来自“人民投诉”用户)“人民投诉”梳理发现,平台涉及电信服务消费维权内容主要聚焦在:● 套餐资费、流量收费不透明,套餐易开难退、升档易降档难
2024-08-23 10:26:00
改善网络、上门服务,让用户省心、放心
本文转自:泰安日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泰安分公司主要负责同志接听泰安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改善网络、上门服务,让用户省心、放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泰安分公司主要负责同志现
2023-09-14 08:4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