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大湾区吸引着无数怀揣梦想的创业者,也包括浙江大学的毕业生们。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豪情,在此书写属于自己的创新创业传奇。
近日,“创新创业看浙大”主题调研行大湾区线活动上,记者采访了多名浙大校友,深入感受他们扎根大湾区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
《熊出没》总导演是浙大“理工男”
小时候爱看《熊出没》的观众们,如今差不多开始高考、读大学了。
“最近我的社交媒体账号涌入许多《熊出没》粉丝,他们兴奋地留言‘就是他,就是他’。为什么突然来了这么多人呢?因为小朋友们长大了,有手机了。”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1990届校友,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丁亮,与记者讲述了这个充满青春活力的故事。
在网上,他被喜爱《熊出没》的观众们称为“创世神”——2010年,丁亮带领团队创建方特动漫公司,并在2012年身兼总导演开发系列动画《熊出没》,目前已经开发电视剧集数百集,大电影11部。
丁亮与《熊出没》角色人偶在主题乐园
“熊大熊二的家乡在东北狗熊岭,创作源泉在浙江大学。”丁亮说。丁亮是个不折不扣的“理工男”,在浙大求学期间,他读的是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
“我小时候很喜欢画画”,丁亮回忆,自己在选择大学的时候,曾想过学美术,但由于长辈们的建议和优异的数理成绩,最终还是选择来到浙大,成为一名颇具文艺气质的电气人。“我作为一名文艺青年进入浙大,脑子被理工科‘洗礼’,但是这之后,就是凤凰涅槃。”
理工科的学习,让他对行业和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浙大不仅教会了我专业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还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系统化思维,以及执行力。”
后来,丁亮参与策划设计的方特主题乐园,用现代高新科技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涉及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图形图像、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多方面技术应用。如今,方特主题乐园在全国布局40余座。
“无论你学什么专业,不要放弃兴趣爱好,当别人半途而废的时候,因为爱好你会坚持下去。有多少伟大的成就,都来自兴趣爱好。”丁亮感慨。
浙大学科交叉的浓厚氛围,为他提供了个性化成长的土壤。“除了专业课外,我还上过很多跨界的选修课,美术课、音乐课、文学课、影视课、企业管理课,为我后来在大湾区的工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如果你的专业是理工科,也别放弃你的艺术爱好。如果你的专业是文化艺术,更不要排斥学技术,因为现在是技术时代。”回顾这么多年的创业之路,丁亮总结道。
从一篇学术论文到全产业链工业体系
著名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曾经有句名言,他说:“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都与魔法无异。”这句话如果用在刘若鹏研究的“超材料”上面,会显得无比贴切,捣鼓超材料的科学家们就像一群“超材料魔法师”。
“‘超材料’(Metamaterial)是21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类新材料,指的是一些具有人工设计的结构并呈现出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复合材料。”刘若鹏介绍。刘若鹏本科阶段就读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混合班,专业为电子信息工程。
大二那年,刘若鹏便投身到当时仅诞生三年的超材料研究领域。彼时的“超材料”,尚处于萌芽阶段,连正式的学科名称都还未确立。本科毕业后,刘若鹏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刘若鹏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超材料的研究文章,这一成果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截至目前,该论文的SCI及EI他引次数累计达1788次。《自然》杂志评价称:“这篇论文对于材料学领域而言,具有如同从黑夜迈向白昼般的颠覆性意义。”
“当我在国外完成超材料基础理论研究时,心中所想的,是如何让我们国家在未来掌握话语权。”怀揣科技报国的梦想,刘若鹏2010年毅然归国。
回国后,他以明朝科学家“徐光启”之名创办了“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立志为中华科技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随着超材料技术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成功孵化出一家上市公司——光启技术。光启技术凭借不懈努力,将超材料技术从一篇学术论文,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涵盖设计、研发、制造、测试等环节的完整全产业链工业体系,将超材料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端装备领域。
“科技工作者的坐标系永远要与国家命运同频。只有将个人的智慧融入‘强国梦’,才能释放最大价值。”刘若鹏希望学弟学妹们把科研方向锚定在战略性新兴领域,让智慧成为国家竞争力的硬核支撑。
在大湾区,记者还聆听了浙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003届校友黄卜夫讲述他如何将求学期间积累的扎实功底转化为机器视觉领域研究与创业的坚实基础;电气工程学院2007届校友王洋现场展示低空智能调度技术,展现浙大学术智慧、科研力量如何与产业需求、企业发展对接融合;在深圳建科院,记者实地感受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以及建筑工程学院1993届校友叶青的“点绿成金”之路;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1987届校友周正宇分享他在“求是创新”精神指引下的创新创业经历,以及炬芯科技从纯多媒体芯片公司转型成为无线通讯及物联网芯片公司的发展历程……
据深圳市浙江大学校友会介绍,每年学校有千余名毕业生来到大湾区,目前已有数万名浙大校友建功大湾区。他们奋斗在各行各业,其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新企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浙江大学积极响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在人才培养、科技合作、校友创业、创新载体等各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