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
眼下,已是牡丹花凋谢期。5月7日,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科科长林鸾芳,早早就来到寿宁县清源镇童洋村的牡丹种质资源圃,为牡丹植株施花后肥、喷药和剪除谢花,及时补充植株养分,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牡丹是“国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甘肃等省份,在南方地区鲜有种植。“希望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不断突破牡丹南移栽培的关键技术,让牡丹花绽放闽东大地。”林鸾芳说。
与牡丹花结缘是在2015年,林鸾芳以优异的成绩从四川农业大学土壤学硕士专业毕业,来到了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当时,该研究所牡丹花相关研究已有一定基础。林鸾芳虚心向前辈求教,系统学习花卉栽培知识,不断充实提升自己,为开展牡丹花相关科研打下了扎实基础。
2017年,林鸾芳参与省级项目《观赏牡丹优良品种引种试验及繁育技术研究》,并承担观赏牡丹引种观测、繁育栽培技术试验、项目示范推广等工作。“驻地期间,每天观察植株都有新发现。”她长期驻地开展工作,除草、施肥、喷药、修剪,事事亲力亲为,有时在基地一待就是半个多月。
经过3年的研究,该项目通过验收和评审。其中,该项目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筛选出适宜宁德中高海拔山区栽培的牡丹品种25个,建立牡丹引种试验与示范基地约16亩,推广种植50亩,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领先水平。
为促使牡丹花在春节期间反季节开花,2018年,林鸾芳参与《福建培育牡丹春节催花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四年间,项目团队不断摸索前进,从新品种引进试种,到培植用于催花的牡丹苗木,再到开展催花技术试验,研发出了一套适合福建地理气候条件的牡丹春节催花栽培技术,筛选出适栽、适催花、观赏性好的优良品种6个,建立牡丹春节催花栽培示范基地约20亩。
2019年,为进一步保护霞浦县水门畲族乡古牡丹种群,《水门古牡丹种群扩繁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立项实施。林鸾芳与项目团队实地开展水门古牡丹生物学特征特性观测、种群扩繁技术研究、就地保护等工作,总结了古牡丹的繁殖与栽培技术,并通过嫁接、分株繁殖等方式扩繁古牡丹种苗10000株。
“农业科研是一个周期漫长的工作,要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对此,林鸾芳在开展项目研究中深有感促。
怀揣热爱、孜孜以求。林鸾芳与牡丹花为伴,收获了一个又一个果实。多年来,她主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宁德市科技项目1项,参与省、市、所级科技项目1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编制《牡丹繁殖技术规程》等2项企业标准,获神农福建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第十届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奖1项、福建省农科院区域科技创新奖1项。
“牡丹鲜切花是花卉产业新的消费增长点。”林鸾芳表示,目前正在开展《西施等5个牡丹鲜切花优良品种栽培示范推广项目》,希望牡丹鲜切花能够走进千家万户,进一步助力牡丹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陈莉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