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多尔衮害死侄子霸占侄妻为后世不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2 15:56: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朝入关前的1643年8月,皇太极猝死盛京清宁宫。因其没有留下让谁继位遗嘱,进而引发了剑拔弩张的皇位之争。

争位双方,分别是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和皇太极的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

最终为了满清的家国大业,双方接受了折中方案,推举皇太极第九子6岁的福临当皇帝。

但也由此,多尔衮与侄子豪格之间结下了冤仇。

多尔衮害死侄子霸占侄妻为后世不齿

如果从稍微近一点的根源上说,是豪格的父亲皇太极先逼迫多尔衮的生母----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殉葬而死。令当时十几岁的多尔衮三兄弟不敢怒也不敢言,但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如今皇太极死了,多尔衮摄政且势如中天。小皇帝顺治不在话下,军功赫赫的豪格是他必须除掉的障碍。

顺治五年,清朝入主中原大局初定,与李自成齐名的大西王张献忠也被豪格剿灭射杀。豪格班师回朝,却迅即被多尔衮编造罪名下狱,没几个月就冤死狱中。

害死豪格还不算,隔了一段时间,多尔衮明目张胆地把豪格的侧福晋纳为己有,收入自己府上享用。

好多史料披露,豪格这位福晋与多尔衮的大福晋还是亲姐妹俩。

多尔衮害死侄子霸占侄妻为后世不齿

她两人都出身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家族,其父亲是蒙古科尔沁部赫礼台吉吉桑阿尔寨。

这样论起来,不仅豪格与多尔衮是叔侄,豪格的媳妇也具有----多尔衮的小姨子和侄媳妇双重身份。

亲叔害死了侄子,又霸占了侄媳妇,在我们今天看来绝对是乱伦之举。

而且这期间,还有多尔衮与寡嫂孝庄文皇后的绯闻,甚至传说多尔衮与其秘密结了婚。

多尔衮就是再英雄盖世,这霸占侄媳妇又娶寡嫂的行径也太无耻了!

还有野史说,多尔衮暗地里与豪格的侧福晋早就勾搭多年,多尔衮娶她时她已经怀孕在身等等。

可无论怎么说,按汉民族的文化传统礼仪,多尔衮作为长辈和平辈都不该干这缺德事。

不可忽视的事实,满清是女真族的后代,游牧民族早期的婚配习俗是与中原的汉族习俗有所区别的。

最典型的区别,就是后金曾经流行过的“收继婚”习俗。曾有“婚嫁不择族类,父死而子妻其母”以及“童养媳”等惯例。

在中原汉族地区,“收继婚”早在先秦时期便遭到世人指责,以后各封建王朝都用法律规定作了废止。

在历史词典里,“收继婚”制又称为转房婚。是指女性在丈夫死后嫁给其兄弟及男性长辈、晚辈的行为,

但这里面的“父死子妻其母”,“其母”不是指儿子的亲生母亲,而多为年纪要比自己小的后母。

民间的确废止了“收继婚”,统治阶层对美色的贪图则难以禁止。

历史上,隋炀帝在其父隋文帝死的当天,便收继了其庶母——姿貌无双的宣华夫人;

唐太宗也收继了弟弟李元吉的妃子杨氏;

风流皇帝唐高宗,则收继了父亲唐太宗的才人武则天,封为昭仪。···

“收继婚”习俗,在努尔哈赤当朝时期应当说还比较盛行。

多尔衮害死侄子霸占侄妻为后世不齿

曾有“胡俗妇丧其夫,其家男子即收为妻妾,父子兄弟不论也。他道,则人笑其不能赡其妇”的说法。

当时,在后金满族高层的传统伦理中,认为如果不能把自己家族的寡妇“收养”,就会被外人家取笑。

而他们所谓的“收养”就是是婚娶。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是“收继婚”的亲身实践者。

努尔哈赤第二任大妃富察氏,便是他原先的堂嫂。还有额亦都去世后,他的福晋穆库什(努尔哈赤第四女)便嫁给了额亦都第八子图尔格。

史料记载中,努尔哈赤晚年忧虑自己的身后事时曾说,他本人死后,想把小儿子们和大福晋托付给“大阿哥优厚收养”。其心里根本不顾虑由此改变了“辈分”。

皇太极的皇后哲哲美丽端庄,是当时蒙古草原上的第一美女。但皇太极不仅娶了哲哲,又先后娶了哲哲的两个亲侄女,这里就有他最宠爱的海兰珠。

如果从哲哲那里算来,她俩应该管皇太极叫一声姑父。

多尔衮害死侄子霸占侄妻为后世不齿

皇太极的后宫也没因为有了这三个女人而停止迎新。征战蒙古部落取胜过后,皇太极还曾收取了两个寡妇,封为贵妃和淑妃。

那位郑亲王济尔哈朗的继福晋叶赫那拉氏病逝后,皇太极还命将林丹汗的苏泰大福晋改嫁给济尔哈朗。而苏泰大福晋,正是济尔哈朗继福晋叶赫那拉氏的亲妹妹。

可见,后金贵族对于这种婚姻不仅不以为耻,反而认为是一件正大光明的美事,堂而皇之地进行。

后来,皇太极在天聪五年(1631年)颁布谕旨,对“收继婚”习俗进行禁止,因为他这期间已经受到中原汉族文化中封建伦理观念的深刻影响,也意识到了“收继婚”的危害。

多尔衮不可能不知道先辈这些传统和规定。但他在放肆地收纳侄媳妇的时候,正在当着皇叔父摄政王,权势熏天,无所顾忌。

按照满清贵族传统上娶兄弟寡妻、亲母以外的长辈、晚辈遗孀等习俗。多尔衮一定认为自己收娶了小姨子兼侄媳妇,是相当正常不过的事。

多尔衮害死侄子霸占侄妻为后世不齿

同时,他的举动也说明,在清初时宗室还保留着后金的陋习。

但“多行不义必自毙”,多尔衮果然自毙于塞外狩猎途中。

在多尔衮死后仅两个月,亲政的顺治帝就愤怒地剥夺了多尔衮的所有皇家荣誉。

对他掘墓鞭尸,并对其党羽进行诛杀,与当年多尔衮残害豪格的场景几乎一样。

顺治帝也算是替长兄豪格报了冤仇。

浏览这段历史上,总觉得多尔衮飞扬跋扈真可憎,豪格大功在身却遭残害太不该。

其实,多尔衮与豪格,都是清代历史中的悲剧人物。

只是豪格更可伶一些,他不仅没能保护住自己,连老婆也被叔叔霸占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3 06: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多尔衮为什么将侄子的福晋纳为王妃
大家都知道,多尔衮是清朝屈指可数的枭雄式人物,当年他率领大清八旗铁骑入关,一举击溃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定鼎北京,从而为大清在全国的统治奠定了强有力的根基。乾隆曾对多尔衮作出评
2023-07-27 16:09:00
为何六岁的小娃娃福临最终笑到了最后
...格更具个人魅力,这就是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比豪格这个侄子还要小三岁)。这位后来被乾隆赞誉为“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的青年王爷,除了军功卓著,更是曾担
2023-03-07 21:05:00
多尔衮为了上位而机关算尽,结果被对手笑到最后
...到最后?首先,最出名的例子,当然是清朝的开国摄政王多尔衮。在其兄皇太极死后,利用自己掌控的正白旗,与弟弟多铎的镶白旗,图谋皇位,遭到皇太极长子豪格,与皇太极生前“天子亲军”正
2023-02-23 16:16:00
清朝秘辛:孝庄太后是否下嫁多尔衮?
...、最为神秘的是孝庄以太后的身份下嫁给了自己的小叔子多尔衮,那么这事是不是事实呢?支持“太后下嫁”的人大致有三个依据。其一是与孝庄、多尔衮同时代的南明大臣张煌言,在他的《建夷宫
2023-02-20 20:41:00
...时期皇室之中剑拔弩张的氛围以及顺治幼年在叔叔摄政王多尔衮的阴影之下成长有关系。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皇室贵族权力十分大,当时努尔哈赤就是采用王公贵族联合商议军国大事制度,而努
2024-06-30 22:35:00
顺治与多尔衮:叔侄之间的权力斗争与皇位之争
顺治帝福临是睿亲王多尔衮的侄子,两人是叔侄关系,也是权臣和傀儡的关系。两人的关系表面上是互相尊重,实际上,多尔衮并不尊重福临,而福临也更憎恶多尔衮。崇德八年八月,六岁的福临因为白
2023-12-22 22:43:00
多尔衮为什么甘愿扶持顺治?没有子嗣是其中一个原因
...,皇长子豪格,应当继承皇位,可是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实力最强,他也想争夺这个皇位。除此之外,想这个皇位的还有代善等人。由于豪格和多尔衮互不相让,正蓝旗旗主济尔哈朗提议,
2022-12-22 21:01:00
皇太极猝死后,八旗势力是如何分布的
...极的大儿子也就是豪格登上皇位,另外一部分支持的则是多尔衮登上皇位,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在祖宗留下的制度中,这两个人谁当皇帝也都没有问题,一个是长子,一个是弟弟,他们继位也都
2024-03-19 20:42:00
多尔衮:大清的实际奠基人
...立年仅6岁的侄子福临继承皇位,史称顺治皇帝,他就是多尔衮。在扶持顺治皇帝期间,多尔衮率军入关,定都北京;革除积弊,修律改制;内除异己,外平大顺。为了大清毕其一生,可以说他是大
2023-11-14 14: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