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平阴县东阿镇衙前村——
建起香菇基地,引得能人回归
苏树盛在查看菌棒的出菇情况。4月22日,随着一场春雨光临,气温陡降,人们不得不重新穿上了冬装。而在平阴县东阿镇衙前村党支部领办的香菇种植基地,一个个高标准大棚内却暖意融融,上万棒香菇正生机勃勃,努力生长。
“乡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这几年,我们村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人,都不愿在村里待着。我们就想,怎么才能把年轻人吸引回来,让村庄焕发活力。”衙前村党支部书记苏本清介绍,去年,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香菇种植基地,并公开招标,吸引能人来经营。有知识、有能力的本村年轻人,优先考虑。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大棚建成后,吸引了32岁的苏树盛回村来创业。
“我是土生土长的衙前村人,之前一直在外面帮一家企业跑销售。”苏树盛说,“在外漂泊时间久了,也想回村来发展。去年听说村里发展香菇产业,虽然之前没种过香菇,但还是想回来试一试。”
让苏树盛更有信心的是,合作社与全国菌棒生产知名企业——淄博七河生物签订了合作协议,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香菇种植订单农业。
“七河生物不但教技术,而且还负责保底回收,我们只需要扑下身子好好干就行。”苏树盛告诉记者,自去年接手种植基地的经营管理后,村里多次组织他和一些有种植意向的村民到淄博七河生物参观学习。如今,一般的种植问题都难不倒他。而且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他还有了一套自己的经营理念,有了让香菇产业发展壮大的长远规划。
“5个大棚,每个棚占地1.2亩,种的都是‘七彩香菇’,基本上是一月一茬。”苏树盛说,“不过,一样的品种要想卖出好价钱,还是得动些脑子。首先,香菇采摘要适时。菌类开伞速度很快,同样的香菇,晚摘半个小时,开伞和不开伞,营养价值会不同,价格上也有差别,1斤能差一块钱。再就是,香菇带腿、不带腿,整朵和切片,价格也不一样。切腿后1斤能多卖一块钱,切片后价格更高。要想获得高效益,种好的同时,还得在后续加工上做文章。”
今年开春,基地买回了“香菇去腿机器”。最近,苏树盛又将目光投向了预制菜制作,他准备大干一场。
“年轻人干劲儿就是足,这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咱村香菇生产已步入正轨,年产值可达40多万元。光村集体这块儿,一年就能收入10万元左右。更重要的是,在树盛的带动下,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起了回乡创业的活心思。有了年轻人的加入,村庄就有了活力,咱这乡村振兴也就更充满了希望。” 苏本清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1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