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夏商王位继承兄终弟及,周朝后为何以嫡长子继承为正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6 09:59:00 来源:戏说三国

西周以后的历朝历代王位相传,一般都是父亡子继,且至清以前都秉承着嫡长子继位的传统礼制,清朝有点特殊,因为他还保持着渔猎部落联盟的习俗,唯贤是举,八旗共同推戴,所以清朝帝王基本没有把嫡长子看得很重(唯康熙除外),而是在诸子当中挑选一名威望足以震慑诸部王公大臣,能力足以兼控满汉的天下贤主。

为何嫡长子继位会在西周至明朝延绵两千年之久呢?当然,并不是说当中历代不存在其他继位方式,而是历代帝王和朝臣们率先考虑的,必定是西周所开创的嫡庶有别,长幼有序,每次打破这样的陈规老皇历,必定会引起腥风血雨,朝局动荡,甚至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像秦始皇幼子胡亥杀兄篡位,汉武帝时戾太子的巫蛊之乱,隋文帝废太子杨勇,唐高祖次子秦王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变等等。

夏商王位继承兄终弟及,周朝后为何以嫡长子继承为正统?

那西周为何会开创嫡长子继位的礼制呢?这个制度对王位相传起到了一个怎样的作用呢?话说西周以前的历代,商朝的王位继承制是“兄终弟及”与“父亡子继”相结合下来的,也就是说哥哥死后,弟弟继位,等兄弟之列完事了,王位又传承给大侄子开始在下一辈相传。这个传法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商汤开国之后,他的长子太丁还在储君任上就早逝了,太丁之子太甲年纪还小,商汤并没有像朱元璋那样直接将王位传给了太孙,而是将王位交给了次子外丙,外丙死后又由三弟仲壬继位,仲壬之后才轮到故太子太丁之子太甲重拾王位,复归嫡系正统。

从这段历史实践来看,这个制度似乎挺不错的,像北宋开国的时候,赵家班为了不使皇权旁落到异姓手中,就采取了殷商的传位之法,太祖传于弟太宗,太宗再传于弟魏王赵廷美,廷美继位后当再传于太祖长子赵德昭。当然,历史并没有按这个完美次序发展下去,或许这个次序本身就是“烛光斧影”下的一个天大谎言。

夏商王位继承兄终弟及,周朝后为何以嫡长子继承为正统?

太宗之后的合法继承人廷美、德昭都相继暴毙,连太宗赵光义自己的长子赵元佐都在悬案之中疯魔成狂了。而皇统回归太祖一脉,竟是九世之后的高宗赵构无子无奈之下,才把王位交还给了太祖子孙孝宗赵眘,着实辛苦万分啊!

那么我们再回到商周时期,商朝开国之时,由于原定储君发生变故,不得已兄终弟及,弟再传侄,只要一家子讲亲情有良知,就不怕皇位乱了套,但问题就来了!商朝开国时完美的兄弟相传、叔侄相授,真源自于亲情与道德的力量吗?看官们,如果你们真的相信如此,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在商汤到太甲期间,我们熟知商朝历史的人,可千万不要忘掉了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商朝的守护神——开国元勋伊尹。

伊尹是连狂傲无比的夏桀都三番五次屈身请教,和万分敬重的奇人,他为商朝夺取夏朝天下,可谓功盖寰宇,无人可及,商朝上至开国天王成汤,下至庶民百姓,没有一个不对这个“糟老头”又敬又怕的。所以商汤死后,伊尹按照先王的遗诏,为嗣君进行摄政和监国,不管是老二外丙,还是老三仲壬,更别提乳臭未干的太甲,哪有不畏惧他的道理。

夏商王位继承兄终弟及,周朝后为何以嫡长子继承为正统?

伊尹身体也是相当的健壮,相传足足活了一百岁,辅佐了四代君王,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作为三朝的托孤大臣,他可谓尽心尽力,太孙太甲即位的时候,可能由于从小失去了父亲,再加上前面两个叔叔的放任,养成了骄奢淫逸的恶习,也是伊尹严厉地管束和劝诫才使这个纨绔子弟走上了正途。后世也有说伊尹废太甲自立为王,后被太甲逐杀,这种说法实不可信,因为伊尹之子伊陟还做过太甲之孙太戊的辅臣首相呢!

正因为有了神人伊尹的加持,商朝的“兄终弟及”和“叔侄相授”才得以潇洒走一回。可后来在没有伊尹的情况下,商朝竟酿成了著名“九世之乱”,哥哥把王位传给弟弟,按理来讲弟弟应该把王位还给大侄子,可弟弟的儿子到老爸交班的时候就不干了,堂兄弟间大打出手,拼得你死我亡,一连九代王位都沾满了脑浆和鲜血,很显然这种传位方式是非常不明智的,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并没有考虑将皇位传给次子或燕王朱棣等人,而是直接就传给了太孙朱允炆,虽然最终也没有替孙子保住皇权帝位,但明成祖朱棣却为夺嫡篡位倍受后世诟病。

夏商王位继承兄终弟及,周朝后为何以嫡长子继承为正统?

而西周之所以将嫡传作为正统,也并不是天然已有的,而是汲取了殷商的惨烈教训之后,做出对当时来讲合乎时宜的正确选择,避免了无数的宫廷激变,稳定了龙椅上的王权和天下的安宁。像周朝的携王并立,王子颓、子带、子朝之乱等等,一系列挑战嫡长之位的宫变兵乱,最终无不被嫡传正统破灭摧毁。嫡传之法在周朝以及后世诸朝确确实实起到了相当大的积极正面作用。

事实上商朝的兄终弟及在夏朝时早已有之,史书上记载,夏王泄恨太子孔甲无能,于是传位于弟夏王扃,夏王扃又传子廑,夏王廑才还位给夏王泄之子孔甲。当然这个史实也很有可能是,弟弟姒扃谋夺了哥哥姒泄的王位,然后名正言顺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姒廑,可隐忍已久的堂哥,也就是姒泄的儿子姒孔甲将懦弱的堂弟姒廑杀死,从而恢复了本该早从他父亲姒泄手中传承的夏王之位。商周之事尚多需考证,因而夏史更为飘忽,不足为论。

夏商王位继承兄终弟及,周朝后为何以嫡长子继承为正统?

至于夏之前三皇五帝的举贤禅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有人说五帝在史记中各自在位时间太长,恐每一帝实际上都是一个所谓朝代或部落联盟的称号,并非指一人耳。也有人说五帝相传,名为禅让,实际上都没越出五服之内,禅让之名徒有虚名罢了。

而周朝在“殷鉴不远”之后,真正实行嫡传之法,也应该在西周建立前的文王时代,文王的父亲季历就是太王的幼子,而非嫡长子。文王姬昌像他父亲一样被殷商朝廷长期拘禁,所幸的是他吸取了他父亲桀骜被杀的惨痛教训,成为一个比后世隐忍教父越王勾践还要厉害的狠人,不但向残暴无比的商纣王低头认罪,还主动将自己的嫡长子姬伯邑考奉送给商朝作为祭祀的肉饼,同时又把大片周国土地献给纣王,才得以在七年之后获释回国,从而开创了八百年的宗周天下。

历史上还能找到第二家数代兄弟间,让位如此上瘾的帝王世家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6 11: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商朝采取“兄终弟及”的方式传承王位,却导致“九世之乱”
...,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自中丁帝以来,废除嫡长子继位制而拥立诸弟兄及诸弟兄的儿子,这些人有时为取得王位而互相争斗,造成了连续九代的混乱,因此,诸侯没有人再来朝见。比起
2023-01-15 21:10:00
...12年,于公元前1588年去世,庙号太祖。但他去世时,他的嫡长子太丁已经老死,王位由次子外丙继承,伊尹摄政。但外丙在位仅仅3年,于公元前1585年去世,其弟仲壬继位,伊尹继续
2024-02-17 20:03:00
聊聊朝鲜太宗李芳远
...人选。朝鲜王朝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在继承方面也更偏向嫡长子继承制,但李成桂却舍长立幼,所立的世子李芳硕并非嫡长,引起了朝野极大的争议,李芳远也坚决反对。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2023-02-25 14:57:00
明朝九大塞王各自的命运与荣耀
...一年(1398年),朱棡在太原府病逝,终年41岁,王位由其嫡长子朱济熺继承。晋王爵位共传14位。3、燕王朱棣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洪武三年
2023-10-28 05:42:00
赵襄子:颠覆传统,以贤明定国策
...,几乎变成了当时的社会主流,随着后续的社会发展,“嫡长子继承制度”逐渐变成了后续王位继承的主要形式。但从具体的表现来看,子孙成群的君王大都会在位置的继承上犯难,没有人愿意自己
2024-02-26 18:31:00
立嫡以长不以贤:中国古代王位继承的独特原则
...说都会发现古代的中国人一向奉行的是立嫡立长,即使是嫡长子不贤能他们也有很大的可能性会立。这就让人比较奇怪了,为什么不以贤能为标准来决定谁继承家族呢?这些其实是有原因的,正是因
2023-10-16 09:04:00
商朝九世之乱是怎么回事?又为什么会被视为国家灭亡根源?
...君主也是以父死子继为主线。商汤在位时本来立了自己的嫡长子太丁为太子,但太丁却在商汤之前就死去了,所以商汤就传位给了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卜丙。而卜丙死后,把王位还给了太丁家,传位
2024-08-20 14:32:00
纣王本来是帝乙的小儿子,为何最小的纣王继承了王位
...,朝代繁荣兴盛的基础。在我国古代,大多数朝代都采取嫡长子继承制,这也是与古代的婚姻制度相关联的。许多人以为我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制”,其实是不正确的,准确的说法是“一夫一妻多妾
2024-04-10 20:59:00
他是西周最特殊的天子,继承侄子王位却不贪权,死后传位给侄孙
西周统治时期,为了维系王朝的长治久安,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确定继承人。从周太王到周懿王,都是子承父位。然而在周懿王死后,继承王位并不是太子燮,而是王叔辟方!原来,周孝王辟方是周
2023-07-14 16: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