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助力非遗传播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06 01:31:00 来源:阿宅社会

围绕非遗旅游融合、非遗新媒体传播、非遗电商销售等实践进行主题分享,介绍近年来非遗在助力乡村振兴、传统工艺振兴方面的最新实践,围绕新趋势、新创意、新传播主题开展对话交流……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于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期间在山东济南举办“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交流分享活动。非遗传承人、行业协会、专家学者、文旅单位、电商平台等共聚一堂,交流分享近年来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效,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时代光彩。年轻人助力非遗传承活动现场,土布纺织技艺、羌绣、佛山木版年画等非遗项目的年轻传承人讲述了他们从事非遗工作的经历和感受。“我从小就对民族文化充满热爱,立志长大后在家乡做一件有意义的事。”23岁大学毕业后,羌族刺绣项目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居悦便回到家乡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开设了囍悦藏羌绣专业合作社非遗工坊。“10年来,我不断探索如何弘扬传统非遗技艺,我们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做了很多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生活的案例,希望通过创新设计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张居悦说,工坊每年都会为当地妇女提供技艺提升培训,已培训上千名妇女,带动23人固定就业,300余名藏羌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为了能让羌绣走出大山,走入大都市,我们还持续开展羌绣进校园活动,希望在家乡培养更多像我一样传承羌绣技艺的孩子。”张居悦期盼道。来自河北的省级非遗项目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仇莎生动诠释了“90后”一代对传统技艺的珍视与深情。仇莎原本在北京上班,有一次她回家探亲,母亲带她去土布非遗工坊看了看。“一推门,我就被震惊了,满院都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仇莎回忆道,“当时一位老人拉着我的手说,‘你是做销售的吧,你看我织的布好不好,你给原村多卖点布吧,卖到全世界’。这位老奶奶的话朴实又有魄力,触动了我。于是我便毅然决然走上了技艺传承之路。”“我们依托原村土布合作社,推出纯手工土布生活用品,让2500余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仇莎说,合作社还打造了集现代生态观光、文化传播、健康养老、非遗体验和研学实践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每年有5万多人次前来参观体验,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新路。新技术增强非遗体验交流分享活动中,来自科技公司、文化企业负责人、科普达人等通过不同案例,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他们的探索实践。艺云科技带来了和非遗紧密联系的多项成功实践案例,《感知苏州》和《锦绣纹明》沉浸式体验空间,利用数字技术展示了苏州灯彩、核雕、古琴、宋锦等众多非遗内容,并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帮助用户个性化定制非遗文创产品。“各行各业的故事都值得用数字化方式再讲一遍。”在谈到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助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时,京东方科技集团执行副总裁、艺云科技董事长姚项军认为,一要坚持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二要坚持文旅商产融合发展,三要坚持打造数字化、沉浸式、强交互的用户体验。非遗的创新不仅需要传承人的努力,更需要传播者的助力。传统文化传播达人国晓飞曾经主持过7年的文化节目,凭着对传统技艺的情怀和传统媒体人的经验,她在新媒体平台上收获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如果以氧化钴为颜料,在素坯上绘画,图案被透明釉罩在下面,晶莹剔透,就是大家熟知的釉下彩青花瓷。”国晓飞制作的一条“30秒带你了解中国陶瓷”的短视频,以金龙盘旋为特效,层层解析釉下彩青花瓷、釉上彩粉彩瓷、玲珑瓷、颜色釉,让人在短时间内既获得了视觉享受,又收获了陶瓷方面的知识。国晓飞说:“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因此非遗传播也要符合这个时代接收信息的方式和审美。我要利用碎片化时间让大家学到知识,有收获感。”新平台促进非遗发展随着“非遗+”深入创新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更多机会接触非遗、认识非遗、爱上非遗。作为非遗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力量,数字电商平台以其独特的社区氛围和强大的用户基础,已成为非遗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为了让非遗融入当下生活,抖音平台通过开展四季“非遗正当时”促消费促体验主题营销活动,促进非遗产品、非遗线路、非遗演出等新场景、新产品的供需对接。抖音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总经理杨洁说:“抖音通过线上促消费活动,能够拓宽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帮助传统工艺类非遗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除了非遗产品,非遗体验也正在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反向旅游成为一种新风潮。”小红书公益部负责人毕奇介绍,2023年,CityWalk相关话题在小红书上的浏览量超过21亿次,有1156万篇笔记记录了非遗相关体验,年轻人纷纷“打卡”确山打铁花、泉州簪花、宁海耍牙等热门传统手工艺,隐秘在乡村中的非遗项目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还有无数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悠长历史文脉的‘宝藏乡村’,同样值得被感受、被看见。”毕奇说,小红书主张“大家都用到,才是真帮到”,通过“为老手艺找新朋友,带美好的传统去未来”,链接多方力量,以设计赋能非遗发展,探索非遗的新场景、新用途、新价值,助力非遗走入日常、成为潮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传统老土布“织”出幸福新生活
...开发特色旅游,成功转变了经济发展模式,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在乡村旅游项目中融入当地文化元素,既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又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河北省的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
2024-04-14 15:19:00
土布软 舒席凉 飒飒清风药膳香(辽阔的大地 多彩的非遗)
...同品类、不同式样的产品。“非遗要见人见物,更要走进生活。”陈爱国说,为了更好推广这项技艺,夫妻俩把土布元素融入服装设计、家居装饰等领域,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前两年我们研发了
2024-07-23 06:24:00
手工土布“织就”多彩乡村
...冬织棉布。一年四季,春种秋收、机杼相闻。“如今村里生活好了,发展路子多得很,以前可不是这样。”当地村民回忆,曾经,一条永卿路把东开张村分为南北两块,南边是盐碱地,冬春白茫茫,
2022-12-24 00:09:00
近年来,榕江县高度重视农村土布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并通过对接市场需求,采取“非遗工坊+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推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该县塔石乡同流村村民陆朝娇在传承传统土布手艺制作
2023-12-26 06:13:00
时尚与传统,设计者的那点小心思
...莲》,塞尚的《儒尔当的乡间小屋》,在艺术点滴中品味生活。上海牌手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设计到产品功能和外观上,“复兴丹青”(左)用苏绣技艺展现《千里江山图》,“复兴九曲映月”(
2023-10-06 15:56:00
2023年三林镇家庭文化节开幕
...承了几百年。分联盟成员、最美志愿者刘佩玉守护着传统技艺走过了40多个春秋,同时带出了一批年轻的传承者。当天开幕式现场的三林标布非遗集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土布的“古、雅、潮”
2023-10-22 13:18:00
【深圳文博会】非遗有新人 国潮出圈唤醒传统文化
...出,突出了当代思想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从技艺、创作到传播不断创新,从品牌、行业到文化内涵跨界突破,以非遗见证时代工匠精神,以非遗见证新时代的大国文化,非遗创新、包容、凝聚、延续
2023-06-06 13:47:00
税收相随 “原村土布”走出多彩路
...条多彩之路上,也有税务部门的陪伴。“原村土布”纺织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崔雪琴告诉记者,“原村土布”的纺织技艺有弹棉花、纺线、织布、缩水、裁剪等72道工序,柔软舒适、色彩丰富。 2
2023-01-02 20:38:00
杨成兰:侗族女孩的“侗布”
...工作坊”就在这连绵不绝的大山里,沿袭着保存了千年的生活习俗——古法织造侗布。侗布是侗族人的关于着装的“仪式感”。在侗乡每户人家每年都会染织侗布,传统的织造过程贯穿春夏秋三季。
2022-12-23 13:5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