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吕太后驾崩之后,吕氏被族诛,这中间谁最让能让你有恻隐之心?
我觉得应该是少帝刘弘,以及他的几位兄弟,毕竟他们真的是无辜的,作为高祖嫡脉,竟然就此断绝,怎能不令人心酸?
而那个亲手将小皇帝从皇位上拉下来的人,他当时又是如何的心情呢?
想当初,刘邦数次将自己的儿女踹下马车,都是夏侯婴救了他们,如今夏侯婴如此对待刘盈的儿子,他死后又如何面对九泉之下的刘盈呢?赶车的夏侯婴
以前常听人说,曹操的父亲曹嵩在被曹腾收养之前,原本是夏侯氏之子,所以曹操本是夏侯氏血脉,这才有夏侯渊、夏侯惇他们兄弟从开始就跟随曹操。
可是,史书上并没有这种记载,而且与当时社会收养养子的主流方式并不一致,按照当时社会情况来看,一般收养养子,首选本族中与自己血缘关系最近的侄子之类。
比如诸葛亮早期因为无子,而将哥哥诸葛瑾的次子作为养子,这才是第一选择,按曹操有那么多堂兄弟来看,曹腾这一支曹氏,也算人丁兴旺,以他的身份,收养养子必然有很多同族愿意将自己的子嗣过继给他。
扯远了,曹操是不是夏侯氏就不说了,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夏侯氏的祖宗、西汉开国功臣、汝阴侯夏侯婴。
夏侯婴跟刘邦是老乡,也算出自泗水郡沛县,算是跟随刘邦最早的一批兄弟,是嫡系中的嫡系。
夏侯婴能被封为汝阴侯,不仅仅是因为从龙最早,还有他本身也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将他与樊哙、郦商、灌婴三人一同列传,就是这个原因。
然而,夏侯婴与这三人还有一点不同,在刘邦起兵之前,他就与刘邦关系非常好,经常去泗水亭找刘邦聊天。汝阴侯夏侯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每送使客还,过沛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所以在刘邦征战天下之时,专门让他负责掌管马车,并亲自为自己驾车。
一则是因为二人关系好,刘邦最信任他,另外则是因为这也是他的老本行,在加入刘邦麾下之前,他本就是沛县里负责掌管养马和驾车的一个小吏。太仆夏侯婴
刘邦攻占沛县,自称沛公之后,夏侯婴便被刘邦封为太仆一职,从此之后,历经高祖刘邦、惠帝刘盈、吕后、文帝刘恒四朝,夏侯婴都牢牢把持着太仆这一重要的职位,稳如泰山。
公元前205年,刘邦彭城战败,连老父亲和妻子儿女都顾不上,只带着几个护卫乘着马车逃亡。
后来,刘老太公和吕后都成了项羽的俘虏,而他的嫡子、嫡女,也就是刘盈和鲁元公主运气好一些,在半路上遇到了刘邦的马车。
二人险死还生,本以为总算逃过一劫,没想到,刚上马车不久,车上的刘邦突然从后面一脚将二人踹了下去。
二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只是一个劲儿地嚎啕大哭,赶马车的夏侯婴于心不忍,便停下马车,将二人又扶了上来。
刘邦对夏侯婴怒目而视,夏侯婴却不管不顾,依旧赶着马车。
没过多久,又听到“砰”、“砰”地两声,有之前的例子在,夏侯婴不用回头,便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他连忙停下马车,再次将二人拉上了马车。
如是再三,每次刘邦将二人踢下马车,都被夏侯婴救了上来。
刘邦气急败坏,拔出腰间的长剑,作势要砍了这个不听话的马车夫,夏侯婴却丝毫不惧,对刘邦说:“哪怕再急,也不能丢下这两个孩子啊!”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馀,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幸亏刘邦也只是做做样子,不说别的,他还要靠夏侯婴赶马车,让自己从楚军中突围呢!
刘兴居想要立功
东西两汉各有两位少帝,西汉的两位少帝分别是前少帝刘恭,以及后少帝刘弘,而这二人都是刘盈之子,也是吕后执政时期的两位皇帝。
公元前180年,吕后驾崩,刘邦的庶长孙、齐王刘襄起兵,以讨伐诸吕的名义进军长安,得到消息的周勃与陈平,趁着吕禄将大军派出去抵御齐王之时发动政变,诛除了以吕禄、吕产为首的吕氏族人。
为了防止皇帝刘弘秋后算账,二人便与齐王刘襄的弟弟刘章商议,决定以“非刘盈亲子”的名义,废除少帝刘弘。
刘弘被废,符合所有参与诛灭诸吕的功臣和宗室的共同利益,但是之后立谁为新的皇帝,功臣集团与宗室却有了矛盾。
因为参与诛吕的宗室主要以齐王、朱虚侯刘章为首,他们自然是希望齐王能以高祖庶长孙的名义登上皇位。
可是功臣集团却并不这么看,他们想要扶持一个势力弱小的皇帝,以免遭到清算,毕竟哪个皇帝会对废除上任皇帝的大臣有好感呢?
最终,因为周勃、陈平掌握着京城的兵权,在争夺皇位一事上,二人成为最后的决策者,于是他们扶持了当时实力弱小,近乎透明的代王刘恒为新帝。
刘恒继位之前,为了安抚刘襄、刘章兄弟,便许诺二人,将吕后曾经从齐国夺去的城阳、琅琊、济南三郡归还给齐国,另外将刘章封为赵王。
这时候,有一人通过刘章求到代王身上,他眼热刘章要封王,也想分一杯羹,于是主动请求立下一大功,代表宗室,将皇位上的刘弘赶下皇位,逐出皇宫。
这个人就是刘襄与刘章的弟弟、东牟侯刘兴居。
刘兴居因为在之前诛除诸吕一事上没有立功,只能在这最后关头来紧急抱佛脚,因为有刘章的关系在,刘恒便答应了刘兴居的请求,并承诺,只要刘兴居亲自将少帝赶下来,以后便封他为梁王。请帝出宫
刘兴居做出决定之后,想了想,他又拉上一人与他同行,这个人就是夏侯婴。济北王兴居初以东牟倨与大臣共立文帝于代邸,曰:“诛吕氏,臣无功,请与太仆滕公俱入清宫。”——《汉书·高五王传》
刘兴居就这样带着夏侯婴一起来到皇宫,指着还坐在皇位上不知所措的少年天子说道:“你不是刘氏的后代,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
说罢,见少帝不肯从皇位上下来,二人又亲自将皇帝从皇位上拉了下来,直接塞入了一辆马车,这也是太仆的职责,不仅仅皇帝的马车,宫中所有马车都属太仆管辖。
上了车,少帝心中忐忑地问道:“你们要载我去哪儿?”
夏侯婴回答:“出去找个该你住的地方住着!”
出宫之后,夏侯婴将少帝带到少府,软禁起来,然后又亲自驾着天子的车驾来到代王府,将代王迎入皇宫。
刘恒入宫之后,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当天晚上便将少帝,以及刘盈的另外三个儿子梁王、淮阳王、常山王全部处死。
而夏侯婴因为最后关头迎立有功,便依旧以太仆之职侍奉汉文帝。作为对刘盈有救命之恩的大臣,深受刘盈、吕后信任的夏侯婴,为何会亲自将他的儿子从皇位上拉下来?
从个人感情上来说,夏侯婴对刘盈有救命之恩,他与刘盈的关系也一定是最好的,不是刘恒所比的。
这也是为什么吕后打压了很多开国功臣,但是却依旧让夏侯婴掌管着重要的太仆一职,要知道这个官职可是最容易接近她本人的,也是最容易对她造成生命威胁的。
说明他深得吕后信任,为何最后会做出亲手将刘弘拉下皇位的事呢?
他到底是身不由己,还是与刘兴居一样,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冷血无情呢?
我觉得应该是前者。
与刘兴居为了封王、急于立功不一样,有两个原因让夏侯婴无法从这件事上脱身。
1.官职:
太仆,从春秋开始便有这么一个官职,在汉朝属于九卿之一,不仅位高而且权重。
因为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以及全国的马政。
要将少帝从宫中赶出,必然要有马车接送,他本身就难以逃避,何况要迎刘恒入宫,他这个太仆也必须亲自前去迎接。
官职本身就让他无法保持中立,无法从废立之事中脱身。
2.投名状:
前面说了,作为刘盈、吕后深受信任的太仆,说他是吕氏一党,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
所以,这个时候,无论是陈平、周勃,还是刘恒,都有可能随时将打成叛逆,不仅身死,还得族灭。
为了缴纳投名状,为了与吕氏划清界限,他不得不亲手将皇帝从皇位上拉下来,以表明自己与吕氏的割裂。
哪怕以后还有人以为吕后、为少帝报仇的名义作乱,他们也无法信任这个将皇帝拉下来的太仆,夏侯婴从此只能绑在刘恒的战场之上。
总的来说,与刘兴居的主动寻求立功不同,夏侯婴其实是不得不做,为了身家性命,他只能行此违心之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2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