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4-12 10:56:00 来源:钛媒体APP

从中国销声匿迹的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最新统计显示,Uber的市值飙升到1600亿美元,比蜷缩在粉单市场的滴滴,高出近十倍。

可过去两家的正面交锋中,Uber明明输多赢少:

当年Uber以网约车开创者之姿,携20亿美元降维进击中国市场,最终以“卖身”滴滴收场,送给滴滴一个“Uber屠夫”的称号。

在滴滴穷追猛打,扬言“要去全球市场和Uber竞争”之际,Uber却丑闻缠身,别说接招,连创始人卡拉尼克都被投资人炮轰下台。

逐鹿资本市场时,对比更加鲜明,Uber开盘即破发,滴滴上市当日大涨18.9%。

昔日手下败将,一朝局势反转的戏码,难免令人唏嘘。有投资者力挺滴滴,认为从效率来看,滴滴的网约车业务远高于Uber,其完全是被生存环境拖累了。

但事实上,如今的Uber已不仅是全球版“滴滴”,而是全球版“美团+滴滴”。可以看到,其外卖业务与网约车业务体量相当,并驾齐驱。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很显然,两家的经营范围,已经不在一个竞争纬度上了。

美国“北上广”竟是“外卖贫矿”

Uber被滴滴赶出中国的时候,北美大本营的业务也正在历劫。

“除非能发明飞行自行车,否则不必担心Uber的竞争。”2016Q1财报会上,美国“外卖一哥”GrubHub对横空出世的Uber Eats,不屑一顾。

彼时的Uber,有超200万潜在外卖员(司机),超800万潜在外卖用户(网约车用户),以及十几年积累的城市路线图,做外卖的条件得天独厚。

按理来说,GrubHub应该严阵以待,但现实出人意料。

GrubHub傲慢的底气,看用户对Uber Eats的评价就知道了:一位纽约用户在Facebook吐槽,“订购午餐时显示15-26分钟就能送到,结果让我等了50分钟。”

各在座的打工人们,代入一下这样的配送效率,是不是已经开始生气了?美国的打工人们,当然也不会买账。

Uber也没想到会面临如此糟糕的情况。

和大多数外卖玩家一样,其入场外卖,首选纽约、华盛顿等商家和用户都很密集的大型城市。

然而,这些城市的拥堵程度,远超预期。以纽约为例,2017年平均每位司机的堵车时间,高达100小时。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如此路况下开车跑外卖,送达时间像开盲盒,Uber网约车业务建立起来的基础优势被击破了。

相比之下,GrubHub避开了这一雷点,其根本不提供配送服务,主要撮合用户和商家交易。这决定了即便配送时效没保证,用户也怪不到平台身上。

而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入场早,其手握一线城市大量的企业用户,形成的先发优势——将GrubHub软件与企业的财务软件直联,员工不仅可以一键下单,还能直接报销。

这样一来,用户的怨气彻底打消了:对打工人来说,能免费吃饭,任何过错都能原谅。

可以看到,即使Uber Eats洒出铺天盖地的补贴,依然抢不走GrubHub上的高频用户。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打不过,就加入”,Uber Eats放弃原有优势,开始学习同行,在纽约、华盛顿等地区增加两轮车配送服务。

但问题是,外卖神器电动车,由于安全隐患被纽约政府几近“封杀”;自行车则跟“快”压根沾不上边。

囿于时效问题,Uber Eats直到2018年,在纽约等一线市场都没做起来,持续亏损。

而与之相反,擂主GrubHub在这些地区“稳如泰山”,如纽约2018Q4的市场份额高达71%,平台毛利率一度达到52.26%。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不过,这种先发者红利,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枷锁。

在大城市之外,美国的二线城市和郊区的收入水平并不弱,比如,2016年美国二线城市平均家庭收入,相当于一线的99%。

这意味着,这些地区的用户也有能力为外卖付费。

然而,GrubHub却对这些地区敬而远之,到了2017年,其近70%的业务都集中在少数大城市。

放着嘴边的肥肉不吃,不是GrubHub不馋,而是因为无福消受。

到了二线城市和郊区,失去了企业客户基础,其只能靠时效性去吸引用户使用外卖。

而比起一线城市,这些地区人口和商家密度稀疏,统一配送是提升时效性的最有效方式,这意味着GrubHub只能开始自建物流。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可这对已经上市的GrubHub而言,并非易事。

2015年,GrubHub曾试图自建外送团队,并测算了这种模式下的盈利能力——利润率从76%降到31%。

这在投资人看来,就像在说“我要烧你们的钱,把GrubHub变成盈利更差的模式”,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开来,GrubHub股价持续大跌,逼得管理层不得不搁置了计划。

而GrubHub的扩张被“按住”,就给其他玩家留下了一个竞争豁口。

可以看到,Uber Eats推出独立APP时,首批上线城市里没有纽约、华盛顿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西雅图、亚特兰大、休斯顿等二线城市。

显然,Uber Eats企图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

没有麦当劳,打不赢错位战

2016年,麦当劳高级副总裁露西突然到访Uber Eats,她一上来就给Uber Eats戴上“你们非常适合我们的品牌”的高帽,言语恳切地求合作。

Uber Eats也兴奋不已,迅速敲定了合作,为麦当劳量身定制的服务,只用了短短两个月零三天,就进入了试运行阶段。

并且给予了麦当劳“VVIP”的待遇,比如,总是让麦当劳餐厅挂在推荐栏的第一位、答应给麦当劳更多的促销支持。

Uber Eats如此急迫,在于大城市之外的“错位战”并不好打。

在二线城市,Uber Eats虽然靠着网约车业务打下的江山拥有了基础单量,但并不能帮连续亏损7年的Uber堵住投资人的悠悠众口。

大城市郊区,更是“开荒”困难,别说外卖,连网约车业务都很难打进去。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而当时的美国餐饮市场早已成熟,连锁化率将近55%,呈现出“逆连锁化”特征——越是郊区、小城市,连锁门店越多。

这意味着,郊区、二线城市的外卖市场变得更加肥美了,Uber Eats想要逆袭,就不能错过这两块市场蛋糕。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此时送上门的麦当劳,正合Uber Eats的心意。

麦当劳早早完成了全国门店的布局,数量达到13000家;并且,在美国96%的小学生心里,麦当劳老爷爷的知名度仅次于圣诞老人,“麦门”群众基础广泛。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注:由于2017年后变化较小,以2024年情况替代。

更何况,当时的麦当劳对Uber Eats也有所求,哪怕送餐佣金高达15%-30%,其甚至还在业绩会上为Uber Eats站台。

那几年,汉堡王门店快速扩张,Chick-fil-A当选2016年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快餐店,而麦当劳自己却失去了500万的客流量,门店销售下降明显。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心急如焚的麦当劳做了顾客调查,才知道自己输在了“不够快”上。

以Chick-fil-A为例,其自制的点餐APP,食客可以提前点单,到店直接用餐或者带走。这切中食客“最讨厌在店内排队”的痛点,一经推出就连续登顶App Store美国区免费下载榜。

麦当劳也试图推出自己的APP,奈何内部流程过长,自研产品5年之后才落地。

这显然来不及,一筹莫展之际,中国市场的信息引起了总部注意——各地报上来的业绩里,中国是唯一没有下滑的区域,而其20%的收入贡献来自外卖。

这打开了麦当劳的思路:其全球门店75%的顾客,居住在距离餐厅三英里范围内,正好在外卖最佳配送距离里。

而Uber的配送能力和全球布局,恰好与麦当劳全球外卖的需求不谋而合,于是,一场你情我愿的合作拉开了帷幕。

但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以两家公司在佛罗里达州的首次测试为例,Uber Eats的订单立即增加了20%-30%,但规模不足,几乎都是亏损的。

好在不少新用户被吸引了进来,用户复购也可圈可点,Uber想要开拓新市场的目的逐渐兑现。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可以看到,Uber Eats迅速打开了势力范围,以一己之力将利沃尼亚等郊区地带,抬上了全美外卖增长最快的榜单。

趁着业绩高光时刻,Uber加速上市,在招股书中用足足2页“感谢”麦当劳。

正当市场期待着Uber在麦当劳帮助下,减轻网约车业务亏损压力,甚至梦想着扭亏为盈时,麦当劳的特许经营商们却不干了。

超高的送餐佣金让他们一直在为Uber Eats打工,为了保住利润,他们组建了全国业主协会,逼迫麦当劳与Uber割席。

无奈之下,麦当劳不得不在美国、英国结束与Uber Eats的独家合作,开始与DoorDash、JustEat等其他外卖商合作。

这让市场倒吸了一口凉气,要知道,Uber Eats本身就在烧钱换增长,数据显示,哪怕到2019Q4,外卖业务对Uber整体订单额的贡献仍不足25%,导致的亏损却超过75%。

而麦当劳是Uber Eats最大的单量来源之一,有接近英国Uber Eats的消息人士称,麦当劳一度为其贡献60%的规模。

如今麦当劳要抽身离去,Uber Eats赚钱的日子就更加遥遥无期了。

Uber清楚这一点,但站在公司角度看,外卖业务的长远价值或许更重要。

疫情催化“美团+滴滴”

“我们用三年时间,在内部创建了第二个Uber。”

2020Q2,全球网约车赛道因为疫情愁云惨淡之际,Uber高管却在业绩会上意气风发地表示,公司找到了增长的“第二曲线”。

当时,Uber外卖业务体量正式超过了网约车业务,并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后者的下滑,让Uber业绩相比Lyft等同行更抗跌。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甚至,外卖还开始反哺出行,Uber后来的业绩会也提到:在首次使用出行业务的用户中,美国有超过20%、英国有超过40%是外卖消费者。

可以说,没有外卖业务支撑,Uber的寒冬可能会来得更猛烈。

疫情初期,因担心感染,网约车司机大量流失。这期间,他们通常靠州政府发放的救济补贴过活。

而这笔钱(600-1000美元/周)比部分司机的收入(700美元左右/周)还高,因此当疫情减轻、各地尝试放开出行时,很多司机也不大愿意冒险回归。

“无人可用”的出行平台们,只得砸钱吸引司机返岗。

Lyft表示,司机只要返回平台,就奖励800美元;Uber也推出了2.5亿美元“刺激计划”,确保司机(不计小费)每小时收入中位数超过35美元。

但这又招致投资人不满,当期的业绩会上,各家管理层都被分析师逮着利润损耗追问不止。

此情此景下,相比只有出行板块的Lyft,Uber“两条腿走路”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打外卖这张牌。

可以看到,Uber首先将APP中的外卖和出行整合在一起,引导司机在二者间机动转换;随后,以交叉调度算法,在上下班高峰为司机派送出行订单,在用餐高峰派送外卖订单。

这样一来,司机们就可以在载人和送外卖之间丝滑衔接,减少空跑距离,增加收入。如下图,Uber司机的收入高于其他单一出行或外卖平台。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而身兼多职,免不了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数据显示,兼职司机的工作时长,是单纯开网约车司机的1.1倍、单纯送外卖司机的1.7倍。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忙得连轴转,司机自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其他平台接单,Uber也得以牢牢“攥住”司机们。

眼瞅着司机数量一路上涨,Uber开始切换“猎杀”模式,不断抬高take rate。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当然,有工会撑腰的司机们也不是好欺负的,美国各地的网约车司机纷纷揭竿而起,罢工抵制Uber、Lyft的压榨,要求提高工资。

压力再次来袭。

不愿再补贴的Uber,又一次选择了利用外卖给自己解围:新推出Uber One会员模式,将会员费从每月24.99美元降至9.99美元,和其他平台拉齐。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站在用户角度看,花费9.9美元,就能同时拥有涵盖叫车、送餐两种日常需求的优惠权益,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

反映在数据上,2022-2023年,Uber会员从1200万上涨至1900万。

会员一多,订单量自然提高,以外卖为例,Uber会员不仅拉动了订单量,还贡献了一半的外卖订单量。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更何况,Uber早挖好了各种消金窟,预备着收割用户。

2020Q2开始,Uber将外卖(Eats)更名为交付(Delivery),纳入杂货店和超市的同城配送服务,并推出类似美团闪送的Uber Connect。

数据显示,2020Q4-2023Q4,从餐饮转向订购零售等的用户由8%提升至14%,这些跨品类消费的用户,为Uber贡献了更多的订单。

并且期间产生的交易数据,还能用来优化精准推荐的算法,拉升购买金额。

Uber活成了滴滴羡慕的样子

如此消费频次、消费金额双双提升之下,司机收入水涨船高,自然不会继续闹罢工,而平台也能赚钱渡过危机。

可见,Uber“美团+滴滴”的模式,其实是在疫情的催化中,逐渐清晰、强大起来的。

小结

2018年的时候,滴滴也曾拓展过外卖业务,但计划的100亿投入,在烧了10亿后,就没了下文。

当时,不少人将滴滴的浅尝辄止归因为“美团、饿了么双强当道,滴滴猛冲也并不能带来多少声响”。

但深入了解会发现,竞争可能只是表象。

在滴滴眼里,“如果国际化失败了,我们也会成为一家中国本土的多元化公司,但这是一个战略的失败。”

正是这种“将国际化当做唯一成功”的业务思路,决定了滴滴外卖拓展的命运。

从这个维度来看,滴滴可能也很难成为Uber。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别错过“最后一口”夏天!抖音生活服务携手陈赫解锁夏日美食
...的“续命神器”奶茶咖啡、夏天少不了的西瓜水果,还有麦当劳、点都德、海鲜刺身自助餐……各种大牌美食和明星单品,不仅帮大家找到想吃的,还带来更多有趣的吃法玩法,带用户买到更多实惠
2023-08-14 18:20:00
...幅45%,这是良品铺子成立17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降价。麦当劳公布历史“最快增长目标”,2027年底门店数增至5万 麦当劳计划加快开店速度,其中一半新店在中国,持续看好中国
2023-12-07 17:24:00
...国市场表现亮眼,收入增长24%,高出集团17%的增速水平。麦当劳对讲机太火,APP崩了快餐龙头麦当劳的玩具副业再一次赢得消费者的心。本周,麦当劳推出玩具新品“麦麦对讲机”,
2024-05-24 17:16:00
深夜,巨头遭遇“黑天鹅”
...分手”被认为是双输结局。而美国两大消费巨头星巴克和麦当劳,则分别被业绩和食物安全问题拖累。星巴克:业绩不急预期 机构调低目标价根据星巴克公布第四季度财报,公司单季度收入91亿
2024-10-23 23:09:00
...之间,毛利率约为56%-60%,维持之前的乐观预测。 【美国麦当劳大肠杆菌污染事件已致超百人染病】美国疾控中心当地时间1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部分麦当劳店出售的一款汉堡被
2024-11-14 22:38:00
多家银行以“硬核”举措提升支付便利性
...中心,做好常见外币币种的备钞和线上预约。共同协作,麦当劳批量开通外卡POS服务“麦当劳”是中信集团旗下国际知名的餐饮连锁品牌,在国内拥有6000余家门店,是境外来华人员就餐的
2024-04-19 04:22:00
达美乐比萨将关闭在俄罗斯的所有门店
...报道,达美乐比萨将关闭其在俄罗斯的所有门店,成为自麦当劳和星巴克一年多前离开俄罗斯以来,又一家退出该国的主要西方快餐连锁店。在俄罗斯、土耳其、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拥有达美乐比萨
2023-08-22 11:52:00
麦当劳突然宣布!30年来首次
美国快餐巨头麦当劳,又有大消息!据央视财经9月24日援引CNBC报道,美国餐饮业巨头麦当劳日前表示,从明年1月1日开始,将美国新开设餐厅的特许权使用费从店铺销售额的4%提高到5%
2023-09-25 10:44:00
麦当劳公司宣布对最近在美国爆发的大肠杆菌疫情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表示有信心在应对国际市场挑战的同时克服这一事件。尽管全球可比销售额略有下降,但这家快餐业巨头公布的季度利润超出
2024-11-06 14:47: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招商局集团在上海投资成立物流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
中数联物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雄,注册资本为10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招
2025-09-11 11:00:00
保利发展在南京成立新公司,含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
近日,保晟企业管理(南京)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闫志强,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管理
2025-09-11 11:00:00
瑞松科技投资成立机器人技术公司
近日,广州瑞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孙圣杰,注册资本为6989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
2025-09-11 11:00:00
宁德时代注册实证储能商标
近期,宁德时代(300750)申请注册“实证储能”商标,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设计研究,当前商标状态均为注册申请中。
2025-09-11 11:00:00
德马科技入股斯克斯机器人
近日,连云港斯克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德马科技(688360)等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增至6440.22万元
2025-09-11 11:00:00
甲骨文“爆裂增长”幕后:OpenAI的5年合同据称价值3000亿美元
财联社9月11日讯(编辑 史正丞)作为周三全球股市最拉风的个股,老牌科技巨头甲骨文日内一度暴涨超40%,使得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一度攀上世界首富的宝座
2025-09-11 05:57:00
因项目未办理相关手续,酒泉鑫达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被罚21万元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获悉,酒泉鑫达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因建设的肃州区税源配制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项目(二期)存在未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行为
2025-09-11 07:29:00
山西光伏产品走俏40余个国家
近日,从太原海关获悉,今年前7个月,我省光伏产品出口11.2亿元,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2.7%,占比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提升
2025-09-11 07:51:00
建行宜春丰城支行主动上门为客户解忧
日前,建行宜春丰城支行工作人员了解到丰城高新园区管委会有公务卡办理需求,第一时间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沟通对接,量身定制了“上门集中服务方案”
2025-09-11 06:36:00
拓展新能源、算力等新兴业务 元道通信股价10日收获“20CM”涨停
周三,通信设备板块上涨超过3%,个股方面,元道通信(301139)收获“20CM”涨停。10日早盘,公司股价小幅高开,开盘后
2025-09-10 23:17:00
聚焦酒博会•评论 | 什么样酒才算有文化?
在今年酒博会上,一位菲律宾嘉宾说,每一杯佳酿背后,都蕴藏着风土与人情的叙事,承载着劳动者将自然馈赠转化为凝聚人心的智慧
2025-09-10 23:46:00
聚焦酒博会丨从两千万到两亿 这家贵州酒企如何做到10倍增长?
9月9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酒类博览会现场,贵州酱礼坊酱酒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下称贵州酱礼坊)展台前人头攒动。贵州酱礼坊副总经理万献介绍
2025-09-11 00:17:00
贵州省2024年第十批电信普遍服务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评审
8月27日,贵州省通信管理局组织召开2024年第十批电信普遍服务项目(以下简称“第十批项目”)竣工验收评审会,省财政厅
2025-09-11 00:17:00
聚焦酒博会丨潘诺酒庄中国代表处佳博:用甜葡萄酒拉近中欧酒文化距离
作为长期生活在中国的外国酒商,潘诺酒庄中国代表处代表佳博(KOVACS IMRE GABOR)对中欧酒文化有独到理解。他表示
2025-09-11 00:18:00
聚焦酒博会|共享发展新机遇 2025世界酒业采购商洽谈会举行
9月10 日,在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期间举行的2025世界酒业采购商洽谈会在中国(贵阳)国际酒博城举行。本次洽谈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酒企
2025-09-11 0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