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以赛事为引领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8-13 09: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鲁迅美术学院

以赛事为引领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鲁迅美术学院开设的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挖掘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自身专业特长相结合的潜能,着力提升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计算机通识课程。

如今,具备基本的计算机能力已成为数字化时代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要求。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发展,计算机与美术领域的交叉融合越来越深入,社会对于高等美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要求也会随之升高。然而,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面对艺术复合型、数字化以及艺术人才培养的创新性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从课程设置理念上看,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从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看,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没能很好地突出高等美术院校计算机通识课程的艺术特性;从教学方法来看,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新文科建设语境下,鲁迅美术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引领高等美术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为指导,对以艺术生为对象的高等美术院校计算机通识课程的课程性质、体系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以计算机设计大赛为驱动,促进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为课程建设纲领的计算机通识课程改革与建设方案。课程以新文科建设为导向,以计算机设计大赛为引领,着力于促进计算机领域与美术领域交叉融合,致力于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美术创新创意能力。

课程建设理念

鲁迅美术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基于新文科建设,对标美术专门人才计算机能力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社会需要的具备美术和计算机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需求建设课程。

首先,在文化传承导向下致力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计算机通识课程体系构建。将高等艺术院校计算机通识课程与面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术教育相结合,在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基础上,掌握美术流派的风格、技法和传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助力文化传承。

其次,以计算机设计大赛为引领,创新以计算机和美术为中心,探求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培养融合型人才的教学方法,力求将美术教育范畴内的自然科学、社会历史、艺术和文化作为融合素材与计算机学科适恰融合,进而有效打破学科壁垒,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再其次,在教学实践中构建运用计算机技术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的教学模式。借助数字化的多媒体工具,辅助学生体验、欣赏和表现涵盖美术教育知识、技法和审美态度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创意表达能力。

课程建设成果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面向本科生的专业权威赛事,其竞赛内容紧扣高校教学实际,又涵盖了高校各个学科门类的计算机教育实践,其“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竞赛目的和“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服务”的竞赛理念,引领着学校新文科建设语境下计算机通识课程的建设。

近年来,学校通过以计算机设计大赛为课程导向,结合课程教学实际,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专业素养,与鲁迅美术学院的专业教师一道授业解惑,将学生需要学习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专业素养和国学审美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将计算机设计大赛的比赛项目积极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并在微课与教学辅助、信息可视化设计、数媒静态设计、数媒动漫与短片等4个竞赛门类中取得了国赛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省赛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5名的成绩。其中的优秀作品,如微电影《你来我往》、纪录片《国锋》、微课《羲和说日》、信息可视化设计作品《少年可期》、海报设计作品《生命美学——五禽戏》等,不仅展现了学生运用计算机专业知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风范,同时彰显了兼具科技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些作品既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教学成果,也引领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创作方向,同时也成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重要部分。这些作品虽然仅是课程建设初期激起的一些浪花,但是却坚定了教师团队“以计算机设计大赛为驱动,促进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3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用人工智能赋能设计教育改革
...设计概论》系列教材共计二十余本。强化师资力量,培养复合型人才山东工艺美院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为契机,积极引进具有数字媒体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背景的专家和教师,同时加强现有教
2024-02-04 16:21:00
...司等市属大型国企以实现“校企双主体”联合培育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区别于普通的中职3年+高职3年或中职3年+高职2年(三二分段)学制,中高企协同推进长学制人
2024-04-25 03:58:00
人工智能时代 设计教育如何因时而变
...具有艺术背景的艺术与设计专门人才和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多重需求。面对新的形势,艺术设计院校应清晰地认识“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之间的差异,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师资
2024-03-24 03:47:00
全国568所高校鏖战烟台
...委会对学校的精心组织和热情服务表示感谢。大赛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服务据悉,4C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榜单内赛事,位列计算机类榜单赛事的第3名。赛事始筹于2
2023-07-28 08:09:00
专业巡展|走进鲁劳职学院信息工程系(二)
...养区块链应用开发、区块链系统运维等国家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建有人社部数字技术工程师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国家培训基地,学校是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
2024-07-09 11:41:00
腾讯游戏学堂2024最新成果发布,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拓宽行业边界
...与行业做出更多贡献,为行业注入更多高素质、有创意的复合型人才。在游戏学科建设方面,2019年腾讯游戏学堂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共建国内首个互动媒体设计与技术研究生专业(
2024-05-30 14:55:0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招泰语专业
...些核心竞争力?董俊霞:北二外毕业生符合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学校每学年开设800余门跨专业复合课程,2022届毕业生中,有570名毕业生毕业时获得辅修或二学
2023-06-12 00:24:00
数字匠心,智悦财金,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数字财金学院欢迎你!
...能人才。 二、学院优势特色1.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平台支撑、分层培养、多元评价”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底层共享、中层互融、高层互选”课程体系,通过技能大
2024-07-03 18:36:00
山东大学立体式构建“人工智能+”育人体系
...山东大学是全国首个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同时,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人工智能+X”微专业群。2018年起,山东大学全国领先建设微专业,目前已建设53个微专业,大大满足
2024-11-19 14:53: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