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牵风的人,永远不会被大风吹倒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3-29 05:0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单士兵

牵风的人,永远不会被大风吹倒

作品简介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2015—2018)《牵风记》,是当代作家徐怀中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为历史背景,讲述女主角汪可逾入伍投奔光明却在19岁不幸牺牲的壮烈故事。小说围绕着三个人和一匹马的故事,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式描写战争,以特别的胆略探寻战火中的爱恋与人性,向大众展示了牺牲者的平凡和格局的伟大,描绘出了普通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战火琴音,灵魂叙事;奇崛奇幻,返璞归真。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人生很多时候,都要遭风吹,被浪逐。

莫言曾给年轻人写过一封信,主题就叫“不被大风吹倒”,里面讲了一段故事,说他和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在归途中,突遇旋风,如柱如雷,直逼而来。那一刻,爷爷双手攥紧车把,脊背绷成一张弓。爷爷与狂风对峙的姿势,似若一尊雕塑。

无论面对自然的风,还是应对社会的风,要想不随风飘荡,要想不被吹倒吹偏,确实要如莫言所说,不能躲避,得迎上去,站稳了。这得有勇气,也得有定力。

勇敢是稀缺的品质,力量是守护的保障。但,应对大风大浪,只有勇气和力量,有时仍然不够。徐怀中的小说《牵风记》告诉我们,大风吹来了,有时不能只是站在对面硬抗,而是要站在风头上,牵着它,引着它,带着它。

如此智慧,如此自如,才能不被大风裹挟。

徐怀中写作《牵风记》,本身就是一次文学牵风的传奇。跟随野战军挺进大别山这段亲身经历,是徐怀中极为珍贵的写作题材。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就写出了《牵风记》的雏形。只不过,在那个特殊年代,近20万字小说手稿,全被销毁了。

经历半个世纪的岁月风雨,九旬高龄的徐怀中为完成这部未竟之作,如此激情表达:“我不再瞻前顾后,最后关头,必须完全放开手脚作最后一击。”

对徐怀中这一茬老作家来说,诸如“十七年”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昔日风潮,极容易给思维和精神套上看不见的锁链,让文本和思想都难以挣脱封闭逼仄的窠臼。特别是写战争题材,不掉进“高大全”“脸谱化”的陷阱,不陷于公式化、概念化、口号化的空洞乏味,太过难得,势必会在内心经历一场灵魂的迎风大战。

徐怀中的最后一击,是一个文学信徒的御风大战。这,或许就是文学从高原走向高峰的必经之役。

《牵风记》太让人惊讶了,太让人惊喜了,也太让人惊叹了。浪漫的想象,诗意的空灵,神性的寓意,极致的创意,超脱的表达,让人实在无法相信,如此开放而独特的作品,竟然是一个军旅作家写于九旬之际。

尽管徐怀中说:“我写的是一部具有严肃宏大叙事背景的‘国风’式的战地浪漫故事。”但,这部小说从文本叙事到价值内涵,既是“国风”,更是“先锋”。

文学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让这个老作家不仅跑起来了,而且飞起来了,站在风头,挥洒自如。

徐怀中是鲁迅文学奖得主,又以“最后一击”成为茅盾文学奖最年长的获得者,这样的“成长”经历,令人动容。这份文学殊荣,绝不是对他漫长文学人生的总结性嘉奖,而是回到文学规律上,让文学的归文学,让作家凭作品赢得尊严。

世界上最经典的战争题材小说,多是人物众多篇幅极长。《战争与和平》写出了一幅俄罗斯的社会生活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静静的顿河》也都是波澜壮阔的鸿篇巨制,刻画了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让人们在静谧之中感受到极致的审美价值。

中国的战争小说,包括有些获得过茅奖的小说,尽管不乏大部头,大场景,大人物,但,总有一些宏大叙事显得太过苍白空泛。说到底,还是因为文学失去向艺术深幽地带进行探索的耐心与品质。

《牵风记》虽然不足20万字,战争的大背景也只是简笔勾勒的故事底色,甚至人物也极其单薄,主角只有“三人一马”。但,薄而不轻,寡而不淡,清而不浅,注定成为中国战争小说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汪可逾,乳名“纸团儿”,来自古都北平,生于书香世家,精通琴书技艺,双眸有光,笑容动人。她抱一把古琴,奔走于硝烟弥漫的战场,如一缕清泉,流淌于重峦叠嶂之间。

有一次,部队连续急行军,遇上狂风暴雨,衣包皆被浸透。男兵们脱光围成一圈,烧火烘烤衣服。女兵们都只能以体温来焐干。但,汪可逾不管,于门洞里支起架子,晾上衣服,然后,光身蜷躺而眠。

人太累,天亮了,仍未醒。门洞,裸体,晨光,面对如此情景,早起的参谋长齐竞掏出相机,一阵狂拍。齐竞有留学经历,深谙人体美学。

对此,汪可逾单纯清澈,明净透彻,平静地说:“首长!洗印出来,不要忘了送照片给我。”而内心龌龊者,则以此做道德文章。

有一晚,汪可逾所在的工作队遭民团偷袭,她和六个姐妹跳崖后被俘。汪可逾摔到昏迷不醒,另外六个姐妹皆遭强暴。后来,齐竞以“初夜落红,是最洁净最珍贵最神圣的一种纪念物”为由,委婉询问她是否也被强暴,暗示自己难以接受非处女。

对此,汪可逾则立即反击:“是谁赋予你这样的特权?凭什么我应该你所笼罩?凭什么我只能受你的摆布?凭什么我必然要为你占领?而且还要预先签立城下之盟保证自己白璧无瑕?”汪可逾断然放弃此前与齐竞萌生的爱情:“我从内心看不起你!”

战地恋歌,凄然而止。心无渣滓,无不可逾。汪可逾的干净、清澈、纯洁、真诚、善良、正直、唯美、执着,自我、自由,令人动容。

曹水儿,出身农家,高大威猛,直接果断,集侠气与匪气于一身,充满生命原始的野性,拈花惹草,四处留情。

然而,在汪可逾面前,曹水儿堪比圣徒,毫无欲念,始终像敬神一样尊重汪可逾。二人在山洞生活期间,汪可逾因伤病赤裸,曹水儿用泉水擦拭,至纯至善,心如静水。临终前,汪可逾那一声“我的好兄弟”,道尽了这种最纯粹最美好的情义。

汪可逾和曹水儿生命里的爱恨情仇,超越阶级立场,激荡家国情怀,复归自然人性。

琴声悠长,战马嘶鸣。清白之年,归返自然。

《牵风记》,是一曲浪漫激越的战地恋歌,是一曲触动灵魂的“高山流水”。

风乍起,吹乱世道人心。在这个文学批评还不够开放包容的年代,在这个大众审美还需提升的社会,《牵风记》在人性和价值上的探索创新,如同寒江雪岸兀立的孤鸟,既带来令人心颤的美感,又有一种莫名的怜惜忧思。

“牵风”,于小说背景而言,有“牵引战争反攻之风”之意;于人物故事而言,有“牵引人性回归自然之风”之情;于作者自身而言,有“牵引个人写作转变之风”之心;于广大读者而言,有“牵引走向独立自由之风”之念……

‬ 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这样写道:种风的人,收获的是风暴。

徐怀中以《牵风记》带来如此启悟:牵风的人,永远不会被大风吹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09: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明末清初奢靡之风和从商之风的变化
...。另外,话本小说是深深扎根于市井文化土壤之中的市民文学之代表,其关注的就是平凡人的日常生活。由此它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社会风气的变化与日常生活的民俗特质,从而与民俗结下了不解
2023-10-14 17:20:00
早就被影视化“锁定”,茅盾文学奖作品荧屏见
...》《主角》《应物兄》5部获奖作品中,除了著名作家徐怀中的《牵风记》,其他几部作品都已影视化。其中,《人世间》等作品在获奖之前就被影视改编“锁定”。改编自徐则臣茅奖同名小说的电
2023-08-12 13:52:00
【田氏文化】怀念祖母 文/田先奇
...被错杀。三年后改嫁于冠山上街刘氏生一男一女。在祖母怀中睡 油灯微亮入梦乡,怀中睡觉不觉凉。酣睡未醒祖母醒,梦中闻香是饭香。嘘寒问暖勤呵护,尿湿裤子换衣裳。操劳一生岁月去,祖孙
2023-01-17 10:10:00
...24年01月02日 08版)在不少人的记忆里,儿童文学是在父母怀中翻开的第一本图画书,是夜深了还舍不得放下的枕边书,在失落茫然时带来鼓舞的心灵之书。网络时代如何寻回儿童文学与
2024-01-02 03:43:00
诗仙李白会武功?他的剑术出神入化
...刃数人”。崔宗之《赠李十二》中也说,“袖有匕首剑,怀中茂陵书,双眸光照人,词赋凌子虚”。看来,李白平时总是在袖子里藏着匕首,随时准备与豪强少年们血拼一番。四、李白自己亲口所说
2022-12-17 17:39
《张公案》改名《君子盟》,《君子盟》变成群像剧
...,首先就是从《张公案》改名《君子盟》,《张公案》是大风刮过于晋江文学城2011年4月开始连载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礼部侍郎兰珏偶遇张屏,引出张屏从穷书生到小吏,最后官至丞相
2023-02-22 16:58:00
李凤群《月下》研讨会举行 聚焦小城女性心灵成长史
...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大望》《大野》《大风》《大江》《颤抖》《活着的理由》《背道而驰》《良霞》等。曾获二〇二一年度“中国好书”奖,江苏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
2022-12-29 14:33:00
最有侠气的科幻小说,生于这个潮汕村庄
...》《悬浮术》“三部曲”,逐渐构建出了一幅独特的潮州文学地图。十年如一日,他自知已成为了中年大叔,但是好在还有一颗侠客心。作者 | 段志飞80后作家陈崇正的小说,很容易被图书编
2023-09-24 02:17:00
茅奖作家乌镇说 | 杨志军:再一次为故乡的雪山大地而写
...毕业后,杨志军回到青海日报工作。有一次,一些农民因大风吹裂了青海湖的冰面而被困在浮冰上,杨志军去现场采访,除了完成新闻稿之外,基于这段亲身经历与见闻,他还写成了《大湖断裂》,
2023-11-19 21:20: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