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建设中的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交通配套项目。昭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山坪塘里,小鱼苗成群结队不时地游来游去;梯田之间,一条条依势新建的水渠上下贯通;梯田之内,一片片绿油油的麦苗拔节生长……3月26日,置身于广元市昭化区太公镇场埃村山房岭,一派春和景明、生机勃发的景象进入眼帘。
山房岭大变样的背后,是昭化区太公镇2023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以工代赈项目的高质量落地实施。
去年3月至今年2月,总投资391.51万元的太公镇2023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以工代赈项目落地实施,场埃村不仅改建灌溉渠系3.85公里、改建宽3米的道路1.19公里、土地整理217.2亩、整治山坪塘5口,更带动143名群众参与务工,人均务工收入0.76万元……
场埃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思家掰起手指头,列出项目实施后带来的新景象,“村集体在山坪塘里投放鱼苗6000尾,下一步计划搞休闲垂钓;将山坪塘、灌溉渠系等折股量化到村里的养牛场,村集体年收入4万元;流转100亩整理后的土地给业主种中药材,带动60余名村民常年就近就地务工……”
在昭化区,以工代赈这把“金钥匙”“赈”开“致富门”的不只场埃村。
给箱涵进行混凝土浇筑,用块石砌围墙……这几天,昭化区2023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交通配套项目建设现场——红岩镇红江村红豆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正忙得热火朝天,当地30多名群众抢抓晴好天气,正加快项目建设。
“去年8月以来,随着总投资543万元的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交通配套项目落地实施,当地群众通过参与新(改、扩)建道路等,真正实现了就近就地增收就业。”红岩镇项目办负责人黄祖勇介绍,截至今年3月,红江村有130人务工,共计发放劳务报酬84.87万元。其中,带动易地扶贫搬迁人口40人,发放劳务报酬25.2万元。
“在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交通配套项目上干活儿,都是定人定岗定酬,工钱都是按月直接打到‘一卡通’上,真的是方便了我们。”红江村脱贫户何德海说。
而在红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兴华看来,有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交通配套项目(完善提升道路12.9公里,计划今年7月建成)的支撑,洪江村将与G5京昆高速复线红岩出口及镇上的其他道路连接得更加紧密。再加上有市政府办公室的联系帮扶,他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昭化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曾伟介绍,该区在充分发挥以工代赈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布局规划道路、小型水利、土地整理等方面综合作用的基础上,探索推行突出以工代赈项目资产折股量化分红模式,正进一步带动项目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昭化区在交通、林业、农业等项目中采用以工代赈方式建设项目共229个,总投资7210.56万元,发放劳务报酬达1442万元,带动群众就业2100余人。
昭化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叶林城表示,今年该区已争取到中省以工代赈项目4个,总投资1785万元,“这4个项目包括改土、新建道路、山坪塘整治等内容,覆盖4个镇5个村,计划今年4月启动实施,预计可带动600名群众就近务工。”(唐彪、杨黎明)
投入使用的以工代赈项目。昭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施工现场。昭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