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李继展 菏泽报道
6月20日,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李莹、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翟雪梅率亚洲国家妇女能力建设研修班、非洲法语国家妇女能力建设研修班约一行深入山东菏泽牡丹区开展援外项目现场教学活动,聚焦文创、书画、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女性就业工作,开启一场跨文化交流与经验互鉴之旅。

在牡丹区国之韵陶瓷艺术非遗工坊,中外学员实地观摩陶瓷拉坯、彩绘等传统技艺,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工坊负责人介绍,依托“非遗 + 就业”模式,已带动200余名当地女性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不少女性从普通村民成长为技艺骨干。非洲法语国家学员玛丽表示:“将传统工艺转化为就业资源的做法令人振奋,这为我们保护本土文化、推动女性创业提供了新思路。”
在熊猫文创产业发展基地,以“熊猫IP + 牡丹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产品引发学员浓厚兴趣。基地内,75%的员工为女性,她们在产品设计、品牌运营等岗位发挥关键作用。数据显示,由女性设计师团队主导的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充分展现女性在创意经济中的创新活力。亚洲国家学员代表称赞道:“这种将本土文化与流行元素结合的模式极具借鉴价值。”

山东盛世芍花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则展现出“农业 + 文旅 + 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成果。千亩芍田与智能温室构成独特风景线,500余名女性员工活跃在种植、加工、直播等环节。其中,女性电商团队通过直播带货,使芍药产品线上销售额占比超60%,生动诠释现代农业中的“她力量”。
活动最后一站,研修班一行来到牡丹书画院。书画院内,女性艺术家挥毫泼墨创作牡丹主题作品,公益培训班、艺术展览等平台助力300余名女性提升艺术素养。书画院将艺术创作与女性成长结合的实践,赢得了学员们的高度认可。
此次现场教学活动搭建起中外妇女交流合作的桥梁,通过实地考察牡丹区文化产业赋能女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国际妇女能力建设提供中国经验与地方样本。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李莹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此类交流活动,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协同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