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断骨增高”后的人:没有一天不后悔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8-24 10:21:00 来源:缘之心

初见王茜,她穿着黑色的宽松短袖和一条遮住脚踝的黑色裙子,走起路来两条腿有些颠簸,和常人相比,她走得较慢,甚至不敢小步快跑。她的小腿上还带着修复用的碳棒,腿上做手术的旧疤痕和修复的新疤痕均清晰可见。

两年前,王茜备受工作和感情打击,陷入“身高焦虑”的旋涡中。在“医托”的介绍下,她在山东菏泽一家医院进行了“骨延长”手术,也就是所谓的“断骨增高术”。

术后一年,并非像“医托”和医生承诺的“能跑能跳”,她走路腿部疼痛,无法快跑,关节发出异响。她意识到不对,开始了修复之路。

和王茜一样,河南的戴浩、江苏的刘林,他们都曾在“医托”的影响下,做了增高手术。同样的,在术后的几年里,他们后悔不该迎合别人的看法,不该孤注一掷地去做手术。现在他们决定站出来,让更多人看到“断骨增高术”的危害。

戴浩术后的腿(本文图片除特殊标记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断骨增高术”并非医学领域完全禁止的手术,但因存在多种风险,故有严格的使用范围和要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骨科主任、脊柱中心副主任张亚庆称,目前我国严令禁止健康人进行“肢体延长”手术,仅用于矮小症、或者肢体不等长、骨肿瘤等病人身上。

孤注一掷地“断骨增高”

按照戴浩的话,此前特别想增高时,他一度有“宁愿折寿10年也要长高”的想法。他身高约160cm,术后大约长高了4cm。

去年做“断骨增高”手术并非他第一次尝试增高。早在2012年,他16岁,早早进入社会工作后,挣了些钱。带着“想改变”的想法,他去医院检查自己的骨骼线,被告知骨骼线快闭合了。

这就意味着他即将无法再长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用挣来的钱,在郑州一家医疗机构做针灸。钱花光了,但针灸无效,他没有长高。

“断骨增高”手术是他对身高的第二次尝试,却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他似乎对身高有一种执念。回忆起这十几年,他称,家人总把“你长得太矮了”挂在嘴边,父母无尽的争吵以及对哥哥的偏心,也给他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因为吃的苦比较多,所以比别人更努力一点。”他说,前几年做生意挣了些钱,自己在郑州买了房买了车。在同学和朋友圈子里,他算是“混得好”的,但却是“最矮的”。

更大的打击来自感情。那时,心仪的女孩告诉他,她要求男朋友身高得180cm以上。后来的相亲经历中,他也多次因身高备受打击。

同时,他此前做生意挣的几十万元,被家人以“资金周转”为由“骗走”,这笔钱也打了水漂。生活、工作和感情的打击接踵而来,他很想做出改变,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增高手术。

戴浩说,他理解男生想增高,但不太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女生也想要增高。

刘林此前身高155cm,手术长高了13cm,现身高168cm。她之前做服装生意,很想做服装模特,做自媒体账号发展事业。

同时,她喜欢个子高高的异性,但站在高个子异性面前,她又因太矮而自卑,“即使穿高跟鞋,也是(才)到人家肩膀。”她认为,个子高会有更多择偶权。

想增高的想法也一度控制着王茜。前几年,她找工作不顺利,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干了三个月,有时还“被老板骂”,加上那时男朋友也提出了分手。

学生时代,她从未在意过身高。但遭受这些打击后,她认为自己长高了就会变得自信,工作和生活就会变得顺利。

20岁之后还能增高吗?

“20岁之后还能增高吗?”“成人如何长高?”最初有增高想法时,王茜在百度上搜索。由此,“骨延长术”、“断骨增高术”进入了她的视野。

王茜身高156cm,她一度认为自己太矮了。“这个手术太极端了,”最初在百度上看到这些信息时,她不敢相信,甚至怀疑“做完(手术)就残疾了,也觉得这个手术离我挺遥远的”。

但在百度贴吧里,总有一些人发“断骨增高”的相关贴文介绍这个手术,还有一些做过该手术的“过来人”,发自己手术的照片和恢复期走路的视频。

在百度贴吧里,有很多账号常发布“断骨增高”术的视频和图片

她开始每天浏览贴吧和微博,并通过贴吧里别人留下的微信号,加了所谓的“腿友”和“医托”。慢慢地,她进入了“医托”建立的微信群里,每天接收“断骨增高”手术以及“过来人”拆钢架、摆脱轮椅走路等信息。

王茜还是有些怀疑,但有人说公立三甲医院也做这类手术,这打消了她的疑虑。

“他们说公立医院也在做,我以为是我自己不了解,就以为这是个常规手术。”王茜说,“医托”告诉她,之前做“断骨增高”手术确实出过事,那是因为当时的医疗技术差,而现在这一技术很成熟,大医院的大医生技术更可靠。

和王茜一样,最初了解到“断骨增高术”时,刘林认为这个手术会致残致瘫。而通过百度贴吧认识了“医托”后,她加入了“土耳其断骨增高交流群”,踏上了“增高之路”。

和王茜、刘林相比,戴浩对这一手术则更加谨慎。他早在2019年就知道这个手术,也了解了很多信息,但因为担心手术太疼,太遭罪,也担心手术后的风险,所以他一直在观望。

戴浩曾长期观察过一个做手术的“腿友”,想看看其术后情况如何。一年后,他咨询得知,对方术后挺好的,没有其他什么问题。为了进一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他甚至和“腿友”线下见过面。

“医托”向澎湃新闻发来的视频(截图)

“所有的不幸都来自身高”

几年前,刘林经过医托“风筝”的介绍,前往土耳其,先后做了小腿和大腿两次“断骨增高”手术。术后,因不便回国,她留在土耳其康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骨科主任、脊柱中心副主任张亚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的“断骨增高术”,学名叫“肢体延长术”,也叫做“骨延长术”。

张亚庆介绍,“肢体延长术”的环形外固定架牵拉成骨方式,是把切断的长骨近端和远端打上钢针,用架子连接的同时,还要起到牵拉的作用,因人体骨骼有再生和可塑性,通过外固定架逐渐延长,牵引骨头每天进行缓慢增长。

在拆掉小腿外置架的第三个月,刘林突然发烧,小腿断骨处也突然红肿起来。询问“医托”并吃了几天抗生素后,越来越严重,红肿处破皮流脓,她只身在国外很害怕,去找当地医院,也没有得到任何有效治疗。

去年的检查报告显示,她被诊断为“(右胫骨病灶)见破碎骨小梁、大片坏死及肉芽组织增生,符合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回到国内,她在医生的帮助下,取出了此前放入骨髓的“内钉”。但在这之后的一年多里,她都是带着外固定架生活。

现在,她虽然不用戴外固定架,但走路、腿伸直时,膝盖内侧疼,踝关节也疼,X型腿,足内翻,走路比较容易累,腿也容易酸痛,“每天一起床就会酸”。连续走路数百米,双腿就像“绑了沙袋一样很沉重”。

正常的跑步和跳高,对刘林来说是一种奢侈。她不能大幅度动作,即使“小跑小跳”,她的膝盖和断骨处也会疼。

戴浩在2023年1月做了手术。“疼”是对那段时间最深的记忆。“第一天是最疼的”,钻心的痛感袭来,他只能吃止痛药缓解。腿上带着外置架,他想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双腿却动不了。

“没有一天不后悔。”但戴浩没有回头路。按医生教的,他每天自己调节外固定架,促进断骨处长出新骨头。

戴浩腿上留下的疤痕。

术后四五个月时,他腿部感染,而后拆掉了架子。现在术后已一年半,他的左腿比右腿长,为平衡双腿,他在右脚鞋里垫了增高垫,但走起路来仍能看得出来,如果长时间走路,他也会感到吃力。

王茜见到记者时,穿着一条能遮住小腿和脚踝的黑色裙子,她走起路来左右腿有些颠簸,和常人相比,她走得较慢,也不敢小步快跑。

她没有告诉家人做手术的事,她自己存的钱,加上向家人要来的钱以及借的钱,拼拼凑凑出十几万。去年在“医托”的介绍下,她在菏泽骨伤医院做了手术。疼痛导致她每天以泪洗面,除了外置架的钢针扎进小腿的疼痛,还会有异物感。

对于术后半年带着外置架的生活,王茜称十分难熬。她在医院旁的小区租了间房子,每天躺在床上刷手机,看视频,为了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更为了打发这漫长的时间。

她称,此前“医托”和医生都承诺过,术后一年就能恢复正常。她把这当作一种希望,告诉自己熬过这一段时间就好了。

这一信念在一年后崩塌了。王茜的腿出现了膝关节内翻,双膝关节炎等问题。

“断骨增高术”存在多种风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骨科主任、脊柱中心副主任张亚庆称,做手术时,腿部的血管、神经有损失风险。把骨头打上钢针,针道有感染的风险,而一旦针道感染,可能会发展成骨髓炎。

张亚庆坦言,长期把腿部固定在外置架中,腿部得不到有效活动,也会造成关节僵硬。此外,骨头在愈合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骨不连的状况。

“增高得越高,风险也相应增加。”他说,两条腿在牵引拉伸调节时,甚至可能出现因调节不均而导致“长短腿”,造成行走不便。目前我国严令禁止健康人行“肢体延长术”,仅用于矮小症、或者肢体不等长、骨肿瘤等病人身上。

“他们觉得所有的不幸都来自身高。”王茜在加入增高交流群后,即使上班出外勤时,都“泡”在群消息中,“天天都在和他们聊天,每天都在想这个事情,脑子里只有这一件事”。

无尽的修复之路

除了走路疼且累,长短腿,戴浩最担心的是他的脚踝,手术后他的踝关节神经受损,一走路就疼。

为了确定脚踝的情况,这两年,戴浩去了北京和上海的多家医院诊断治疗。他说,他的脚踝神经已经被医生“判了死刑”,很难修复成功,“也不是不能生活,只不过生活质量会下降。”

现在,王茜的腿无法长时间走路、站立,很难找到需要走路、站着的工作,她曾在一家店铺做前台收银,两三个月后,双腿支撑不住,她辞了工作。

现在,她租住在上海周边房租较便宜的地段,往来上海做修复。她在上海的一家医院被诊断为“左侧膝关节内翻、右侧膝关节外翻外旋、双膝关节炎”。

目前,医生已对她的左腿进行了修复手术。见到记者时,她还带着修复的碳棒,碳棒上缠绕着绷带,小腿上做“断骨增高”手术的旧疤痕和修复的新疤痕均清晰可见。虽然左腿已做了修复手术,但仍然疼痛,未恢复到此前的健康状态。至于右腿,医生建议先观察观察,再判断是否做修复手术。

王茜称,逛街、工作、旅游,这些对别人来说很正常的事情,对她而言都是奢望。现在她对身高、变美都不在乎了,只想健健康康,过好自己的生活,但她现在甚至无法找份工作养活自己,“我的未来该怎么办?”

做完手术的戴浩也悔悟,他不该迎合任何人,而只看到自己的缺点。

他和刘林、王茜看到还有很多人正在踏上“断骨增高”之路,他们想劝诫那些人,不要进入这个圈子,不要上当。他们也希望多年前做了手术的人,能站出来,说出自己的真实遭遇。

(文中王茜、戴浩、刘林均为化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4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王茜、戴浩和刘林因“身高焦虑”,了解到“断骨增高术”后都做了手术。术后,他们有的出现“长短腿”,脚踝神经损伤,一走路就疼;有的患上关节炎,需长期修复;有的甚至患上骨髓炎。原卫生部
2024-08-24 14:21:00
“断骨增高”乱象追踪:多个平台排查、封禁违规宣介账号
...其增高团队”。随后她就被拉入微信群。王茜(化名)和戴浩(化名)也是通过同样的方式,认识了“腿友”和“医托”。他们称,“医托”们主要是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手术相关信息,以此引流和拉
2024-08-26 16:49:00
6小时两次冲上热搜第一!记者揭露断骨增高终身致残黑幕
...“骨管家骨科康复咨询”的名片小安说这个人就是最大的医托 这名医托被圈内人称为“风筝”“风筝”对外声称他自己也做过断骨增高手术还热情地邀请记者来实地考察他们注册了一家菏泽骨管
2024-08-14 13:41:00
...术严禁被用于美容项目。然而,央视记者调查发现,有“医托”利用一些人的“身高焦虑”,诱导健康人进行手术。从渴望增高的“腿友”,到违规操作的医生;从国内的灰色链条,到国外的中介机
2025-01-19 17:00:00
女子花60万去国外“断骨增高”13cm,后遗症缠身,维权艰难
...增高术),是被明令禁止的。然而,市场需求催生了一批医托,他们引导国人前往国外接受此类手术。江苏女孩小梦(化名)在2021年就通过他人介绍,花费60万元前往土耳其接受了断骨增高
2025-04-11 11:23:00
...断骨增高”登上热搜。据相关新闻报道,一女子在一位“医托”的介绍下,前往山东菏泽一家医院进行了所谓的“断骨增高术”。在完成手术后,情况并没有如“医托”说的那样“能跑能跳”,该女
2024-08-28 18:09:00
本文转自:德宏团结报∗通讯员 姚银诚∗“医托”就是医疗骗子,经常出没于医院挂号处、门诊大厅和医院周边,通常都是先物色“目标”,然后以自己有治疗经验、推荐某某地方有专家名医坐诊、医
2023-12-12 10:24:00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近日,无锡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张亚峰主任团队,为一名脊柱畸形患者成功实施高难度脊柱矫形术。术后患者终于摆脱疼痛、失眠、脏器受压之苦,从此“挺直脊梁”开始新生活。覃女
2023-03-17 07:00:00
卫健委介入汾阳医院“医生联手医托私收检查费”事件 有医生称“该片子无法作为诊断依据”
...什么疾病,你怎么拿这个磁共振作为诊断依据呢。”找“医托”检查费少一半?但片子上并非被检查者的名字该网友称,他曾于1月25日,在知情人引荐下找到了“医托”,“医托”用他的身份证
2024-03-30 09: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提高案款账户识别度 加强执行案款管理我省全国首创“12368”标识执行案款统一编码账户河北日报讯(记者桑珊)不久前,平山县人民法院向该县居民尹先生发出一份执行通知书
2025-09-07 07:43:00
重磅!妇科微创专家王延国加入青岛莲池妇婴医院
近日,青岛莲池妇婴医院迎来重磅好消息——国内妇科微创领域知名专家、主任医师王延国正式加入,担任医院妇科技术院长,长期全职坐诊
2025-09-06 08:22:00
“院士天团”领衔“国家队”亮相!东亚海洋博览会剧透来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杨雪9月7日至9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将在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展览中心举办。5万㎡超大展区、450+企业机构
2025-09-06 08:23:00
话鲁医|姜美全:从医21年近万台手术,“在路上”是最好的状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 通讯员 勾翠华如若用两个词来形容自己,那会是什么?“坚韧,亲和。”这是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北大医疗鲁中医学中心(总院)鲁中院区】普外科二病区主任姜美全的答案
2025-09-06 08:23:00
滨城区市立医院提醒您:请查收你的专属健康福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 通讯员 赵娜 体检一小步,健康一大步!健康体检,让生活更美好!专业体检,关爱全家!健康无价,体检先行
2025-09-06 08:24:00
河北加速构建全国领先算力产业生态已形成廊坊、张家口“双核心”算力集聚区,构建起以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为核心的环京智能算力集聚区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近日发布的《2025综合算力指数》显示
2025-09-06 08:25:00
错峰出游正当时 9月旅游产品价格普遍回落
■9月旅游产品价格普遍回落■厦门一些热门景点客流不减市民谢智萍是一名书法老师,忙碌了一个暑假后,她在9月错峰开始了新疆自驾之旅
2025-09-06 08: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庄筱婧)昨日,记者从湖里区人社局获悉,湖里区人才公寓“雁来公寓”政策升级,新增来湖里区考察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等免费入住对象
2025-09-06 08: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今年厦门市秋季课后服务昨起报名,将持续至9月15日。本学期我市中小学、幼儿园统一按照4.5个月标准收费
2025-09-06 08:36:00
喜报!2025“数林运营”指数发布:泰安市跻身全国地市前八!
9月2日,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发布“数林运营”指数和《2025中国地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报告》。泰安市在本次评估中表现优异
2025-09-06 08:40:00
合肥首个私人产权危房翻建项目在瑶海启动
大皖新闻讯 9月5日,随着一辆大型拆旧设备向瑶海区明光路街道明光巷14号1栋D级危房砸下第一锤,合肥市首个私人产权危房翻建项目正式启动
2025-09-06 08:46:00
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新型防漏油“神器”安全又环保
近日,胜利油田河口采油管理六区注采站副站长卢叶涛在沾38—X80井现场,向员工详细讲解油井井口防漏油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实际使用效果
2025-09-06 08:54:00
9月8日凌晨,天幕将演“大戏”等你来!月全食之约,“红月亮”之魅本报讯(记者张安琪)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
2025-09-06 09:54:00
市美术馆冯晓东馆长水彩组画亮相“共绘新时代——国家艺术基金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泰安市美术馆(泰山画院)冯晓东馆长水彩组画作品《边彊人物》在“共绘新时代——国家艺术基金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展出。该展览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2025-09-06 10:36:00
郓城学子范洪硕:从受助到传光的博士逆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周千清 通讯员 崔如坤9月2日,中科大准博士范洪硕重返母校郓城一中,为学弟学妹带来一场温暖而励志的讲座
2025-09-06 14: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