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极目新闻
7月14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最新一期周报显示,山东省青岛市近日首次报告一例鹦鹉热确诊病例,患者是一名69岁的退休男性,伴有发烧(最高时达到38.4℃)、咳嗽、喘息,并因症状加重而入院治疗。据悉,他常年养着一群信鸽,定期放飞。
中疾控周报介绍,鹦鹉热是一种动物传染病,主要的传染源包括鸟类,尤其是鹦鹉、海鸥和鸽子。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洪洲曾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鹦鹉热是一种全身表现突出并伴有部分呼吸道症状的疾病。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生长的原核生物。”。
鹦鹉热的主要传染源之一鸽子
卢洪洲表示,人类通常是通过吸入笼养鸟类的干燥粪便粉尘或鸟类羽毛粉尘而感染的。清理鸟笼可能会造成感染风险。鸟类叮咬、嘴对嘴地接触,甚至短暂地接触,如参观鸟类公园,也与这种感染的传播有关。潜伏期一般为5天-14天。
人类鹦鹉热感染最常见于中青年,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发热、明显头痛和干咳。患者近期通常有禽类接触史。大多数患者胸部检查有一些异常(通常为啰音),可能有实变的证据,罕见有胸膜摩擦。
中疾控周报介绍,鹦鹉热较少出现人传人现象。在我国,大多数鹦鹉热病例是散发的,近年来报告了少量聚集性病例。然而,鹦鹉热存在明显的漏报和潜在的误诊情况,这可能是因为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和检测资源有限所致。在目前的诊断病例中,应用了NGS技术(二代测序技术),考虑了临床表现和患者的养鸽史。
中疾控周报表示,建议立即在青岛实施预防和控制行动,包括对动物园和鸟类交易市场的系统监测,尤其在冬季和春季对青岛海鸥加强监测。在不明原因发热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多病原体检测方法,包括采用NGS技术。临床医生需要在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方面接受更多的培训,并提高对罕见或新出现的传染病的认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6 17: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