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谁知青花出中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6-13 18:48: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在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上,一件件看似素雅的蓝白瓷器静静陈列在展柜之中。它们跨越千年时光,诞生于郑州巩义窑的熊熊炉火之中,曾一度湮没于历史尘埃,终于在当代考古的发掘中重现光彩。

这些唐青花的珍品与残片,无声地印证着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青花瓷的创烧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而其发源地正是郑州巩义——这片孕育了河洛文化的核心区域。

惊世现真章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自古以来便驰名中外,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之作。长期以来,青花瓷成熟并鼎盛于元明时期的说法深入人心。然而,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这个固有认知正在被悄然改写。

谁知青花出中原?

图为青花塔式罐。

1975年,江苏扬州唐城遗址出土了一件唐代白釉蓝彩瓷枕残片。著名古陶瓷专家冯先铭根据其造型、胎质、釉料及工艺特征,判断其为郑州巩义窑的产品。

1998年,印尼爪哇海峡勿里洞水域发现唐代沉船“黑石号”。这艘来自中东的贸易商船,运载着约6.7万件中国外销货物,其中包括3件完整的唐青花瓷盘。经考古比对,其造型与纹饰与扬州出土者高度相似,同样烧造自巩义窑。

2006年,郑州上街峡窝一座唐墓中出土两件青花塔式罐,这是国内首次出土的具有明确地点与考古背景的唐代青花瓷完整器。其罐身以西域氧化钴料绘制“童子步打球”、“卐”形纹与花草纹等,蓝彩晕染自然,人物生动传神,技艺精湛,为唐青花的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谁知青花出中原?

图为青花缠枝团花纹碗残件(左)和青花碗(右)。

“1983年到2004年期间,扬州陆续发掘出数十片唐代青花瓷器标本。”扬州市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朱戬在采访中表示,“经检测证实,这些瓷片采用的是高温釉下绘画工艺,以钴料呈色,是一种全新的瓷器品类——也就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青花瓷器。”

唐青花的发现,彻底改写了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刷新了人们对青花瓷起源与演进的认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窑火铸匠心

唐青花缘何诞生于巩义?答案就藏于这片河洛文化沃土的千年积淀之中,也得益于盛唐时期的开放与包容。

“作为北方较早的瓷窑之一,巩义窑拥有丰富的陶瓷原料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早在盛唐时期,这里便已能烧造白瓷、三彩、黑瓷等多种瓷器,工艺相当成熟。至晚唐时期,巩县窑在陶瓷制作技艺、产品质量和原材料运用方面更是达到了较高水准。”在深圳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看来,唐青花的诞生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据了解,巩义窑不仅创烧了中国最早的白瓷,还孕育出色彩绚丽的唐三彩与素雅静谧的唐青花,成为青花瓷文化的璀璨起点。唐青花以成熟的白瓷烧制技术为基础,创新采用源自中西亚的西域钴料作釉下彩绘颜料,施以透明釉,经1200℃以上高温一次烧成,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青花瓷器之一,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谁知青花出中原?

图为三彩双龙柄尊。

从诞生之初到远销海外,唐青花始终见证着文化的交融。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工匠对外来文明的吸收与创新转化,也折射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贸易景象。唐青花的纹饰以花草为主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承袭中国传统风格,多见牡丹团花和草叶纹饰,尽显大唐的华贵与典雅;另一类则专为外销定制,常用菱形等几何框架内点缀散叶纹,洋溢着浓郁的阿拉伯异域风情。

印尼“黑石号”沉船出水的三件唐青花瓷盘极具代表性,其盘心所饰西亚菱形花叶纹,恰是当年中东商人“高级定制”瓷器的实物见证。

河南省文物局二级调研员陈彦堂指出:“‘黑石号’沉船是一艘商用船,船上大多数产品均为定制。这表明,当时青花瓷作为一种极其珍贵的商品,其目标市场已经覆盖全球。”

谁知青花出中原?

图为1998年“黑石号”沉船上发现的巩义窑水青花盘(复制品)。

事实上,西域钴料、阿拉伯纹样与中国制瓷技艺的融合,正是在白地蓝花之间流淌着盛唐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使每一件器物都成为丝绸之路文明的立体注脚。

文明传华彩

唐青花的价值远超其器物本身。它如同投入世界文明之湖的一颗石子,激起跨越时空的涟漪。

唐青花的钴蓝釉下彩技术,不仅奠定了元明清青花瓷辉煌的基石,也深刻影响了西亚乃至欧洲的陶瓷装饰艺术,成为全球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当牡丹的唐风雅韵与几何的异域情致在方寸瓷盘间和谐共生,盛唐“海纳百川”的胸怀便得到了完美诠释。这种交融之美跨越千年,成为永恒的艺术灵感。

谁知青花出中原?

图为三彩花鸟纹枕。

陈彦堂强调:“自唐代巩县窑在中原地区烧制出青花瓷器以来,唐青花在世界陶瓷格局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其文化影响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扩展至全球,在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以青花为题材的创作层出不穷。”

青花瓷作为跨文明对话的媒介,其精神在后世得到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国工匠将基督教故事、希腊神话以及贵族纹章等西方文化元素巧妙绘制于外销青花瓷上。这些被誉为“白色金子”的瓷器,不仅风靡欧洲王室,成为其社会财富和生活品位的象征,更直接推动了西方制瓷技术的革新,促进了西方本土陶瓷产业的崛起。

如今,“丝路华章”展厅内,郑州上街区唐墓出土的唐青花塔式罐、印尼“黑石号”沉船中长沙窑青釉褐绿彩碗、巩县窑白釉绿彩盏与邢窑白釉杯、扬州唐城遗址出土的青花执壶,以及景德镇陶瓷大学收藏的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钵等多件珍贵文物首次联袂展出,共同讲述着青花辉煌的历史篇章。

谁知青花出中原?

图为绿釉波斯陶罐(左)和白釉蓝彩盖罐(右)。

当现代时装秀以青花为灵感,当流行歌曲融入青花元素,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呼应正彰显了青花瓷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生命力。这抹蓝白交织的釉色,不仅流露出盛唐的繁华盛景,更承载着黄河文明拥抱世界、在交流互鉴中不断传承与发展的伟大历程。

工作人员介绍,郑州“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将持续至2025年8月底。这座作为青花瓷发源地的城市,早已将黄河文明开放包容的基因镌刻进世界文明对话的开篇章节。这方孕育文明火种的土地,正继续诉说着东方美学与世界文化的共鸣故事。(周金淼)

编辑:王晓颖审核 :范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3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不容错过!重量级文物特展将亮相2024河南旅游发展大会
...址的彩陶壶、望京楼遗址的兽面纹铜钺、上街峡窝的唐代青花瓷……上述任何一件文物的亮相都足以引起关注,而这些“星光熠熠”的文物珍品将集中亮相!6月17日,2024河南省旅游发展大
2024-06-15 21:47:00
...中国紫砂壶,到生产出模仿紫砂壶的红泥壶;从引进中国青花瓷茶具,到仿烧中国瓷器制成的软瓷和硬瓷,英国茶具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以茶为载体,中国古人用勤劳和智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
2023-10-29 07:29:00
端午郑州街头掀起“青花风” 萌宝出圈活化千年文物
...起“青花风”。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打造的“大唐·青花瓷移动博物馆”同时登陆金融岛艺术广场与二七万象城,让沉睡千年的巩县窑珍品以全新姿态融入城市生活。作为中国瓷器主流品种之一
2025-05-31 23:43:00
逐梦青花瓷
陈慕筠(右)观赏兰靖霖的青花瓷作品。中国陶瓷闻名世界,而青花又被认为是最具中国风格和民族特色的瓷器之一,在国际陶瓷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花还被誉为“陶瓷之王”
2023-10-30 09:40:00
《lol》2024青花神韵宝典活动上线介绍
...时已拥有奖池内全部皮肤,则获得125神话精萃)、1款全新青花瓷史诗皮肤、1个传说皮肤宝箱(优先奖池内未解锁皮肤)、1个随机皮肤宝箱(优先奖池内未解锁皮肤)、11个盲盒、25个
2024-02-27 22:43:00
元朝人其实并不爱“元青花”
...在元代根本不是主流。我们思考一下,蒙古普通人会喜欢青花瓷吗?不会的,瓷器很容易碎,而且很重,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瓷器根本就不是他们的菜;其次,蒙古人崇尚的是白色,而不是什么白色
2023-11-01 15:32:00
青花瓷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它以含氧化钴的矿料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唐代是青花瓷的滥觞期,宋代青花瓷有所发展,
2025-06-20 12:49:00
废弃渣场变景点 江西钢厂“青花瓷冷却塔”成“网红建筑”
...景点,5月正式对外开园以来,位于江西省新余市的新钢青花瓷公园受到市民追捧,成为该市工业旅游的一道风景线。5月19日,江西省新余市青花瓷公园处处芳草茵茵,游客冒着阴雨游览。谭建
2024-05-20 22:09:00
卢瓦尔河畔 青花传声韵——青铜雕塑作品“青花”献礼中法建交60年
...示,“青花”雕塑展现中国瓷器工艺人的形象,体现了以青花瓷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精神内核。瓷器也是日安市的品牌,雕塑作品在日安市落成揭幕,是中
2024-12-27 23: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