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美媒:顶住德国政府压力,德企增加在华投资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9-23 15:06:00 来源:环球网

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22日文章,原题:德国企业顶住政府压力增加在华投资德国政府和布鲁塞尔的欧洲政界人士正向德国一些最大企业施压,要求它们减少对中国的风险敞口。但这些公司却增加了对中国的投资。

来自(德国)政府的压力加大之际,近几个月来,在中国有较大规模业务的德国公司已在努力使这些业务免受西方潜在制裁的影响。这些公司正寻求提高本地生产;它们与中国供应商达成协议,提高供应链本地化的程度,并与中国公司建立联盟关系。

欧盟委员会上周宣布,将对中国汽车行业被指获得不公平补贴展开调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之一,也是德国汽车制造商强劲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尽管如此,德国汽车制造商仍对欧盟的调查提出批评,担心这可能会让它们遭受中方的反制。

在西方孤立中国的情况下,德国企业会遭受巨大损失,然而德企不退反进,已加大参与力度,试图隔离自己在中国的工厂,以便无论全球政治气候如何,都能继续大量生产产品。

德国大型化工企业巴斯夫公司计划从现在到2030年在中国投资近100亿欧元。巴斯夫最近在湛江破土动工建设一座工厂,预计2025年投产。该工厂是其位于南京的一体化基地的一部分。此次扩建后,巴斯夫在中国市场持续增长需要什么,便可以在中国生产什么。

西门子首席执行官博乐仁今年早些时候表示,作为今年20亿欧元全球投资计划的一部分,公司将在华投资约1.4亿欧元。他誓言要捍卫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并继续在华投资。

大众汽车表示将向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投资,共同开发和制造电动汽车。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说,这种合作关系“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在慕尼黑车展间隙对记者说,公司将加大在中国的投资,特别是因为大众汽车需要中国技术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今年早些时候,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宣布将于2026年开始为中国客户在华生产其下一代电动车型新世代而不是从德国出口至中国。宝马还扩建了宝马沈阳研发中心,以加强本地设计和开发。

一定程度上受这些战略影响,德国在华投资在多年下降后有所上升。研究机构荣鼎集团的数据显示,2022年德国在欧盟和英国对华直接投资中所占份额从前一年的46%上升到52%。德国央行援引最新数据称,德企在华子公司实现3820亿欧元的销售额和230亿欧元的利润。在华业务占德国工业企业全球销售额的22%,利润的15%。

荣鼎分析师诺亚·巴尔金说:“德国汽车制造商认为,无论是从收入角度还是从向电动汽车的技术转型来看,中国市场都事关生死存亡。”一位业内高管指出,一些欧洲高管认为美国在如何与中国打交道的问题上采用了双标。

相关阅读:伍慧萍:对外甩锅缓解不了欧洲产业焦虑

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将于9月25日在北京举行。欧盟声称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料将成为议题之一。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不久前在发表年度盟情咨文时指责中国电动汽车因获得巨额补贴而压低价格,“扭曲”欧洲市场。但在指责中方时,欧洲人显然选择性忽视了欧美早已展开工业补贴竞赛的事实。

2022年以来,美国先后出台《通胀削减法》、促进美国清洁能源制造业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工具,欧盟也针对性地出台《净零时代绿色新政产业计划》和《净零工业法案》等产业政策。美欧一方面在电动汽车电池、氢能等领域展开较量,相互之间矛盾公开化;另一方面又寻求在电动汽车电池和原材料供应链等方面达成妥协,在各自补贴方案中将中国制造商排除在外,在建立美欧“原材料俱乐部”方面形成一致意见。随着欧盟近年来放松补贴规定,欧洲内部也出现补贴竞赛,其中德国的国家补贴数量惊人,占据欧盟批准各国补贴总量的将近半数,法国的补贴也占到欧盟两成以上。鉴于此,欧盟以反补贴为由调查中国电动汽车,确实是在行保护主义之实。

这种保护主义操作,即便是在欧盟内部也引发较大争议,虽有附和,但更多的是抨击和指责。德国政界和工业界传统上就对贸易壁垒和惩罚性关税等保护主义措施持怀疑和保留态度,同时担心惩罚性关税引起中方反制,损害德国对华贸易和投资收益,拖累本就低迷的出口形势。一些欧洲议员也对欧盟这种做法提出尖锐批评,称这等于误入歧途,离开自由贸易的正轨,指责这种“闭关锁国政策”可能带来恶性循环,也与欧盟通过缔结更多自由贸易协定提振出口的目标背道而驰。

如果真想振兴电动汽车产业,欧洲就应反思和正视在该领域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致力于克服损害本土经济区位优势的因素,而非急于甩锅和寻找“替罪羊”,无端指责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所谓“扭曲市场”。以德国为例,这个欧洲经济火车头在电动汽车转型过程中没能创造优良的政策条件,政府决策过程耗时、流程繁冗,个人数据使用等方面监管过度,数字化进程迟缓,对未来产业缺乏前瞻性布局,汽车产业的传统区位优势也逐渐削弱。经历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破坏以及乌克兰危机引发的电价上涨等一系列冲击后,德国工业一时间从欧洲经济发动机变成经济表现最差的欧洲国家之一,面临居民生活成本上升、资本外流等一系列难题,如果欧洲反补贴调查导致征收惩罚性关税,则其电动汽车转型过程料将进一步迟滞,德国汽车业也势必整体承受冲击。

声称对华进行反补贴调查的举动进一步折射欧洲人的焦虑心态,他们担心在汽车这一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被中国“弯道超车”,希望电动汽车产业避免重蹈十多年前光伏产业陷入萎缩低迷的覆辙。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五年一次的欧洲议会选举将于明年举行,欧盟政要已然进入“选战模式”,比如冯德莱恩预计就将寻求竞选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其对华政策沾染更多火药味也就不足为奇。

但保护主义色彩浓厚的反补贴调查显然不是拯救欧洲工业的一剂良药。一直以来,欧洲是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极大受益者,法德等欧洲国家本身受到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严重侵害。而在“制度对抗”思维的误导下,欧盟当前的实际举措与民生现实有所脱节,尤其是将各种保护主义色彩浓重的政策工具覆盖到绿色产业领域,试图通过贸易壁垒来降低政治风险,逐渐向美国正在气候保护和清洁能源领域构建的所谓产业新规则、新体系看齐,而不是寻求通过创新战略与技术进步来提升区位竞争力。当前,欧盟本土生产成本高昂,大量欧洲企业转向美国投资,加速欧洲的去工业化进程,并加深欧洲对美国的依赖,这对追求战略自主的欧洲显然是极为不利的。怎样避免不断被美国“割韭菜”甚至抽血,才是欧洲需要琢磨和解决的当务之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3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拜登政府出台对华投资限令,德国商界紧张了
...的压力,所谓“去风险”和“减少对华依赖”成为欧盟和德国政府讨论对华关系时的热词。7月13日,德国联邦政府通过首个全面“中国战略”,再次鼓吹所谓减少对华依赖和“去风险”。不过,
2023-08-12 09:27:00
德国企业顶住政府施压加大在华投资,“中国市场事关生死存亡”
美媒《华尔街日报》当地时间21日报道称,尽管德国政府和布鲁塞尔方面一直向德国企业巨头施压,危言耸听要求他们减少对中国的所谓风险敞口,但像西门子、巴斯夫、大众、奔驰、宝马等诸多德企
2023-09-21 17:49:00
...环比增长2.4%,国外订单环比下降7.6%。为应对相关压力,德国政府正在推出多项措施,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将为能源密集型企业提供过渡性能源
2023-12-15 06:27:00
欧洲经济火车头陷入经济萎缩。1月15日,德国联邦统计局(下称“统计局”)数据显示,经价格调整后,2023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0
2024-01-17 11:36:00
德国已沦为“欧洲病夫”?中欧商会前主席:需结构性改革
...:预算危机反应出德政府的草率和不专业主持人朱梓橦:德国政府去年11月在德国最高法院否决预算案后遭受了重创。这对德国的经济复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欧盟商会前主席 伍德克 :政
2024-02-23 11:24:00
英媒:德国经济再次落后
...报道,在十年的经济繁荣之后,德国再次落后。文章称,德国政府已长时间未投资发展新技术,而是在生产中使用价格便宜的俄罗斯天然气。德国技术投资占用的GDP比例比美国和法国少一半。观
2023-08-21 09:18:00
中企大裁员,印财政部服软了,头铁的中企,让印度暴露出民族底色
...大国。目前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依次为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印度。摩根士丹利和标准普尔全球作出预测,2030年的时候,印度可能超过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印度央行也作出预测,今年印
2023-08-23 15:01:00
德国各界深受经济下行之苦,欧洲经济的“优等生”怎么了?
...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夏季经济预测报告,其中预测今年全年德国经济将萎缩0.4%,是欧盟主要大国中唯一经济负增长的国家。无独有偶,今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预测今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
2023-09-18 22:38:00
李强的“首访首站”,为何选在德国?
...作不是对抗。崔洪建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目前对于德国政府来说,无论是出于党派竞争的压力,还是来自美国的影响,他们亟需找到新的政治平衡。“如果说真的有所谓的风险,那这个风险绝
2023-06-22 14:23: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