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95后”团队守护广西传统村落 “黑科技”让民族文化“活”起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02 21: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柳州6月2日电 题:“95后”团队守护广西传统村落 “黑科技”让民族文化“活”起来

作者 陈柳艳 梁显飞

日前,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里一处原本废弃的场地,已成为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每逢节假日,这里更化身为“网红”打卡地。

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背后,有一支以“95后”“00后”大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创新创业队伍。他们是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的“百疆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团队。

“95后”团队守护广西传统村落 “黑科技”让民族文化“活”起来

团队成员在老师带领下,为三江程阳八寨景区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布展。受访者提供

该团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8年来走遍桂北地区民族村寨的山山水水,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并利用无人机航测、三维激光扫描、GIS和BIM数字建模等先进的“黑科技”,参与到古村落保护和开发,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团队负责人林俊,是一名来自黔东南侗寨的“95后”。由于自己是侗族人,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跟随学校科研团队进行“传统村落研究与保护”时,他便决心致力于对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

林俊日前介绍,2018年1月,他与同班三名同学一起,申请注册一家以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公司,开始面向地方文物部门、非遗保护中心承接古建筑的测量测绘、非遗保护传承数字化和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等业务。

林俊表示,传统村落的空心化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大难题。2021年,程阳八寨为加快5A级景区建设,决定新建和改建一些文旅场所。“当时,景区内有一个传统木构建筑框架荒废多年。”林俊回忆。

经过与景区管理方多次研讨,该团队决定按照侗族传统营造的方式,建一个小型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让其成为面向游客和学生研学的景区,也是传播侗族木构建筑文化的场所。“只有让村寨活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林俊说。

“95后”团队守护广西传统村落 “黑科技”让民族文化“活”起来

日前,中学生在三江程阳八寨景区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受访者提供

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后,他们助力程阳八寨5A景区申报,相继完成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银饰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等空间设计。让寨子里有了越来越多的新地标,也让越来越多游客走进村寨“打卡”。

这一年轻团队还利用“黑科技”,制作完成广西“云上民族村寨”工程三江14个村寨的数字化模型和非遗信息。游客点击进入系统,不仅可以浏览完古建筑简介,还能走进古建筑,360度观察每个细节。并且可以跟着无人机的视角俯瞰整个村寨,比实际探访看到的内容还多。

在林俊的影响下,“95后”洪晓旭和“00后”唐宣民、曹源源等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学弟学妹们不断加入进来,更多年轻人参与文化遗产守护工作。如今,该团队已对36个传统村落、100多座历史建筑、54项非遗项目进行调研和影像记录,建立150多人的非遗传承人档案。

“今年,我们收到缅甸官方邀请,计划在7月前往缅甸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交流与服务。”该团队成员唐宣民介绍。他表示:“要把做活文化遗产的理念和技术带到海外,服务东南亚文化遗产保护”。(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金秀县人民检察院融合行政检察职能与“世界瑶都”特色,自觉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匠心培育“瑶都行检”行政检察文化品牌。以品牌促业务、
2024-09-04 17:39:00
...、苗等多个民族。湖湘文化、吴越文化、岭南百越文化与民族文化在贺州“邂逅”,不同民族、语言、习俗的各族群众,在新的环境互嵌共融,缔结出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新气象新篇章。在推进中国
2024-09-21 20:34:00
普法宣传进坡会 “双语”宣讲润民心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大叔,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那些花里胡哨的电子烟,有些看似新奇好玩,实际是毒品的伪装。”“邮寄卷烟、雪茄烟每件以2条为限,邮寄烟叶、烟丝以5公斤为限,
2025-02-27 16:30:00
《美美与共——隆林文化珍藏本》新书分享会在南宁举行
原标题:民族文化传承的一次盛典:《美美与共——隆林文化珍藏本》新书分享会在南宁举行作者:陆姿颖蒙精宇“古老的曲调,悠扬的山歌,多彩的民族服饰展示……”2月11日,在漓江书院三祺店
2023-02-13 13:58:00
传统村落焕生机 乡村旅游产业旺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恭城瑶族自治县大力实施“传统村落保护+文旅融合”工程传统村落焕生机 乡村旅游产业旺本报记者 李家健 通讯员 李茂香 实习生 吴雨奇本报记者 李家健 通讯员 李
2024-01-29 07:04:00
...家团队牵头推动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技术创新保护传统村落 力避“千村一面”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11月,在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的12个村寨进行18天的田野调查后,贵州大
2022-12-20 03:01:00
阳光监督有力量 深山苗寨焕新颜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阳光监督有力量 深山苗寨焕新颜——探访融水创建阳光监督站为群众办实事本报记者 唐绍怡 通讯员 龙林智 文/图8月30日晚,驻村工作队员入户就村落改造工程对苗族群
2023-09-07 07:29:00
让乡愁记忆“活”起来
...造对象,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保留优化火塘等民族文化空间,促进茶产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方案二重点研究传统民居一般提升改造模式。以倪罗住所为改造对象,针对结构安全隐患、
2024-04-01 19:21:00
...的保护和建设发展工作,市民宗部门充分挖掘我市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因地制宜开展民族特色村寨规划建设,把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成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
2023-02-03 12:1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
记者走基层丨沧州南川老街:来大运河畔 享“文化大餐”
10月6日,在沧州南川老街,节目《打鼓》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狮城大鼓敲起来,沧州落子跑起来……10月6日,一场秋雨后
2025-10-07 07:52:00
全省评选出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巍)近日,省林草局公布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评选结果,17人被授予“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2025-10-07 07:52:00
“今年藜麦价格好,收购价一斤5元左右呢。”9月20日,沽源县藜麦种植大户郝鹏飞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藜麦田里,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2025-10-07 07:53:00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购车补贴有调整 国庆假期消费者看车选车热》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很多消费者趁着假期看车选车
2025-10-0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