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2022多部S级大剧口碑收视跳水,艺人如何避免无效接戏?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1-14 09:24:00 来源:搜狐娱乐

搜狐娱乐专稿 (卫解/文)2022年,剧集市场向“热”。整体剧集数量减少的同时,top10作品有效播放量与去年同比上涨10%,总体口碑也迎来飞跃。

与此同时,在大制作、名卡司、热IP的标签下,也出现了不少口碑、播放量不及预期

的剧集。

这些剧集在播出后,既没能让艺人获得正向曝光、巩固咖位,还加重了艺人身上的刻板印象,甚至让其后续资源一落千丈,被不少网友调侃为“无效接剧”。

无效接剧大肆泛滥的背后,可能有艺人主动选择的同质化,对自身条件的错误预估,以及行业环境的“胁迫”。

无效接剧,无效在哪?

无效之于艺人,最常出现的就是脸谱化与套路化。

在剧宣七七看来,从艺人本身出发,“无效接剧”就是持续接同一类型且质量不佳的角色和剧。这不仅不能为艺人人设做任何的丰富,反而会加深刻板印象。

“就像某些人虽然演了很多剧,但大家对她的印象还是红毯绝美、妆造在线。演的戏虽然讨论度不低,但几乎都是负面的,久而久之加深了他们演技不佳的印象。”

2022多部S级大剧口碑收视跳水,艺人如何避免无效接戏?

亟待转型的生花们,则容易错误估计自己的实力,接到和能力不适配的角色,让辛苦建立的口碑毁于一旦。

2022年挑战正剧的90、95生花并不少。但相比起在古偶的如鱼得水,在正剧中的他们大都收获了不少差评。

“其实挑一些有难度的角色不是坏事,反而能看出演员转型的野心。但他们步子迈太大,尤其在正剧里还有老戏骨的对比,就更容易迈劈叉了。”

七七希望年轻演员不要想着在转型上一口吃个胖子,因为大部分年轻演员,还没有达到能靠正剧转型的实力。

2022多部S级大剧口碑收视跳水,艺人如何避免无效接戏?

另一种越来越泛滥的无效,则是因扮相反向出圈。极致的视觉冲击吸引了观众的全部注意力,掩盖了其他人物和剧情的讨论度,是带着所有参演人一起沉沦的无效。

譬如无数个被诟病的“天下第一美人”,疲态百出的少女,因油腻出圈的总裁,虎背熊腰缩脖子的帅哥、将军,以及过于接地气的神仙。

与角色外貌、年龄、风格的直观差距,就更难用演技说服观众,连演技派也逃不过。影后“下凡”到古装剧中,却因“不像神仙”“不像少女”等理由引发争议,导致口碑迅速滑坡的例子,甚至不是个例。

2022多部S级大剧口碑收视跳水,艺人如何避免无效接戏?

最难前瞻的,是市场取向。于偶像剧而言,对人设、CP感的误判,甚至可能造成副CP更出圈的局面。

比如近两年流行的“强强CP”,对市场的影响力还有待考察。2022年以双A为宣传点的《嫣语赋》《流光之城》《一见倾心》等剧,均未达到热播水平。

“姐狗其实也没有很大的受众,虽然大家一直在拍。”七七无奈道。

2022多部S级大剧口碑收视跳水,艺人如何避免无效接戏?

播出后没有水花的剧,则可能对艺人的商务以及之后的演艺生涯带来影响。

背靠头部公司,影视资源得到保障,能够在多部S级剧集担任主演,但成绩屡次不佳被降级到A级剧的演员同样存在。

如今的娱乐圈,能逃过无效接剧的人,少之又少。

为什么逃不掉无效接剧?

不能给演员带来任何正向加成的无效接剧,缘何成娱乐圈常态?在接戏时需要考虑什么?

艺人经纪玲玲告诉搜狐娱乐,她个人有一套接戏优先级。“最重要的就是制作班底,其次是发行平台评级及合作模式,再次是剧本,最后会考虑对手演员和其他要素。”

选择导演自然是明智之举。但“明星导演”并不能成为剧集质量的绝对保障。

凭借《东宫》和《司藤》火出圈的李木戈,这次就在《说英雄谁是英雄》上栽了跟头。尹涛虽然拍出了《琉璃》《锦衣之下》,但《且试天下》豆瓣评分仅为5.8。

2022多部S级大剧口碑收视跳水,艺人如何避免无效接戏?

因此退而求其次,保证角色的魅力成了大部分人的选择。

在角色选择时,大型的公司会有专人花一周左右从类型、题材、平台、时代背景、拍摄地点、评分、是否推荐出演等方面,对已有剧本进行评估。中小型工作室,可能就由执行经纪或宣传来评估。

玲玲更偏向人设讨喜或极端反派的角色。综合考虑市场取向和成功范本,她认为这两种人设是目前比较容易出圈的,对想要在短期见效的艺人尤甚。前者如《卿卿日常》的李薇,后者如《三十而已》中的林有有。

2022多部S级大剧口碑收视跳水,艺人如何避免无效接戏?

但这类角色也是有限的。大部分艺人,都会或主动或被动地陷入接戏“陷阱”。

玲玲透露,比较成熟的艺人,找来的作品大多会同质化。持续演同类型的角色可能是行情所迫。“某些演员就是家庭戏,有些就是行业剧,有些只有古装。”

而刚刚靠角色走红的人,还想继续巩固自己的人设,“很可能在同赛道继续呆着,尽量挑选条件有所升级的。”

对于中腰部以下的艺人,在有效接戏之前,还有更基础的事情要考虑。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208,接到戏就是很难得了。”艺人经纪路路坦言。

艺宣然然透露,参与选角的评估人员大多是公司内的文学策划,而经纪公司会招聘文学策划的更大原因,其实是为了自己制作电视剧,“公司不产出项目,艺人都没戏拍”。

2022多部S级大剧口碑收视跳水,艺人如何避免无效接戏?

分别为哇唧唧哇、乐华娱乐、丝芭影视出品作品

玲玲个人的判断是,“全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剧组,就是成功率很高的了”。在她看来,目前的剧集市场,对于中腰部艺人来说不太乐观。

“戏的数量不多,头部艺人基本上是饱和甚至超出的,难免有一线或者准一线降低自己的标准。”中腰部艺人的上升通道自然就被紧缩了。

而中腰部的艺人,“好不容易才上升到这个位置”,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标准,也并不想像尾部艺人一样去做npc、演固定的舞台剧或者在环球迪士尼上班。

“业内觉得他们比较贵,所以对中腰部艺人接纳度比较低。”玲玲直言。

大部分艺人,在谈论怎么接戏提升咖位之前,最主要的可能是保住自己的工资。“对于从业人员来说,盘子变小了机会也变少了。”玲玲说道。

无效接剧的“环境论”

剧集市场本身还未形成良性循环。如此大环境,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有效接戏”形成制约。

虽然2022年的热播剧数量较上一年有所提升,但仅从评分来讲,整体质量相比起海外市场仍然逊色。

2022年有16部国产剧评分超过8分,七成以上豆瓣评分未及7.0。韩剧有27部超过8分,半数以上超过7分。日剧则有41部豆瓣评分过八。

S级制作仍以IP改编、古偶题材为主,资金不足的剧集,还在复刻成功的套路,但由于导演、演员、编剧等各方面实力不足,成品并不精良,自然难出有效剧。

“目前播剧都比较依赖平台,从某种角度来说,创新的东西其实也被限制了。”艺人经纪玲玲说。

而目前大体量、有热度、高质量的剧集,基本集中在几家行业头部公司。

柠萌在现代都市和女性题材上颇具优势,轻喜和男频是新丽的拿手好戏,正午在现实题材上口碑优异 ,华策产出稳定,今年的新秀歆光影业和恒星引力,分别在古偶和仙侠上彰显了存在感。

但头部公司的项目是有限的。以上六家公司,今年播出的项目总共只有不到三十部。其中华策、新丽、柠萌还涉及艺人经纪业务,不可避免优先考虑旗下艺人参演或主演自家项目。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流量可观的艺人,想要从中分一杯羹,竞争压力也不算小。

2022多部S级大剧口碑收视跳水,艺人如何避免无效接戏?

而从制作层面,后期还存在“温柔一刀”。

制片助理铭铭告诉搜狐娱乐,一般剧组会根据和艺人的接触程度给剧本,剧本优先给番位前五的艺人。

玲玲直言,“一般来说,只会给五集左右的剧本和项目计划书,包含大纲,角色介绍,筹备期以及班底等等。”

这些剧本很可能不是最终版本。如今编剧进组同步调整剧本,甚至演员自带编剧的情况并不少见,即使是主演,也无法阻止飞页的出现。

2022年12月,《以爱为营》前线传出配角临时飞页加戏的消息。随即有粉丝统计称,剧本中王鹤棣个人部分占比仅为4%,一天只有两场戏可拍,《以爱为营》剧组随后陷入争议。

同样无法预料的,还有资金链断裂导致角色戏份被腰斩。

王丽坤就曾在采访中提到,自己曾被全剧组瞒着提前杀青,尽管当时还有很多重要的戏份没有拍。

2022多部S级大剧口碑收视跳水,艺人如何避免无效接戏?

值得庆幸的是,剧集行业也在寻求转变。

2022年腾讯早春业务分享会规定导演、编剧单集报价最高30万,一线演员最高片酬约2500万,顶级大剧宣传费用约300万。这一举措让更多的资金投入在创作上而不是请人上,缓解了前些年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目前的影视行业,我觉得从某种角度来说对于观众是好事儿,因为热钱走了,剩下能保留下来的戏必须从质量上竞争,而不是单纯拼投资。”玲玲感叹。

行业也需要更具体的要求和规章以保证剧集的整体质量,在市场淘汰烂剧之前,从源头遏制良莠不齐的制作方同样重要。

同时,玲玲还希望“有更多的行业头部企业,可以做好企业社会责任,发掘并给予新血液一些机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TVB御用丫鬟近照激似三料视后,41岁天生童颜常被认错是文颂娴
41岁艺人陈思齐(前名:陈凯怡)在2000年参选港姐入行,参选期间被传媒称作“翻版朱玲玲”,入行后更被指跟文颂娴“撞样”,在剧集之中大多数演妹妹、丫鬟等人物,曾是TVB“御用丫鬟
2024-01-24 10:42:00
杨幂、王一博、李现领衔“流量型谍战剧”难爆,主角为何人均“愣头青”?
...此前评论《追风者》的时候,搜狐娱乐所指出的,该剧的口碑表现其实不错。这也是前文提到的近期几部谍战剧的共同特点。粉丝们在这些剧上是敢于据理力争,甚至不断用新的剧情来证明,前面的
2024-05-07 11:42:00
怒怼官博、拒绝宣传……演员与剧组的相爱相杀
...。“如果出现比较难看的剧照,或者艺人看完片之后觉得口碑不好,也会相应减少宣传。”妍妍说,“比如有的剧积压好几年才播出,服化道、剧情、演技等,跟演员现在的认知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
2023-06-14 22:00:00
《赴山海》播出受阻,成毅、娜扎受影响,观众呼吁加强艺人审查!
...沉没成本。这种两难处境恰似走钢丝,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口碑雪崩与市场塌方。更严峻的是,在文娱行业强化意识形态管理的当下,此事件很可能成为行业整治的新案例,其涟漪效应或将重塑中外合
2025-05-10 17:45:00
杨幂解约了,粉丝满意了吗
...下, 一心完成对赌的嘉行艺人们无缝进组,为后续演技口碑的下跌和粉丝的大规模不满,终究埋下了隐患。02“左手顶流右手爆剧”,行不通了以剧捧人曾经是影视公司的通用打法,也是嘉行脱
2023-05-11 00:06:00
从《狂飙》到《长相思》《云之羽》,这一届观众是懂嗑CP的
...。豆瓣6.0的开分,也被调侃是虞书欣和顾晓声(郭敬明)口碑极限拉扯的结果。边吐槽边嗑CP的观众,硬是把《云之羽》追成了非典型热剧——口碑差、负面评价居多,但讨论度不俗,角色和
2023-09-27 09:07:00
TVB艺人麦玲玲内地被绑架,赎金500万?58岁麦玲玲回应了
3月29日,香港名人、TVB艺人麦玲玲接受采访,回应了网传的她在内地被绑架、勒索500万赎金的传闻,引起热议。麦玲玲在采访中表示,根本就没有被绑架、勒索这回事,“内地是百分之一百
2024-03-29 17:38:00
邓为、张凌赫、王星越等混战暑期档,内娱“待爆生”为何与日俱增
...人声量,似乎都没能如期而“爆”。回看这些作品,多数口碑和热度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很难形成“大爆”的反响。而对应艺人,甚至可能因此面对一些争议。因《觉醒年代》饰演陈延年受到关注
2024-07-31 23:57:00
批量离场!明星们为何集体“撤退”?
...娱乐圈持续涌现\"退圈潮\",利路修、高泰宇、金子涵等艺人相继转型创业或回归素人生活,引发话题不断。娱乐圈“退圈潮”艺人退圈策略呈现多元化趋势纵观近两年来退圈的艺人,他(她)
2025-05-05 23:08: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亮相巴黎时装周,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学子闪耀国际T台!
鲁网10月17日讯2026春夏纽约与巴黎时装周相继落幕,一个闪耀的东方面孔多次出现在各大时尚品牌秀场,她就是第十八届中国超级模特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时尚表演与传播专业2025级新生赵孜琪
2025-10-18 10:19:00
电影《小山河》:一封写给故乡的“味觉情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10月16日,广东优秀电影观影推介会——《小山河》专场在广州珠影星寰国际影城举行
2025-10-18 19:16:00
梨园戏《红眠床》受邀参加2026香港艺术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桂杰)香港艺术节近日公布2026年演出剧目,其中,来自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的梨园戏《红眠床》将于2026年3月21至22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演
2025-10-19 00:17:00
电影《731》累计观影人次突破5330万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025年10月18日12时,电影《731》累计观影人次突破5330万。53300000次见证,53300000份铭记
2025-10-18 21:28:00
超甜!他们在福州牵手了!
福州新闻网10月18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杨玉娟 文/摄)当军装的坚毅遇见红妆的温柔,一场专属于军地青年的浪漫邂逅上演了
2025-10-18 23:00:00
鲁网10月18日讯(记者 赵鹏飞 通讯员 汤靖)近日,荣成市少年宫第一届艺体科技嘉年华暨四周年庆典圆满落幕!四载耕耘,童心绽放
2025-10-18 21:07:00
现代京剧《土地长歌》持续上演:以国粹之韵讲好黑土地振兴故事
10月16日至17日,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创排的现代京剧《土地长歌》在大众剧场上演。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吉林省重点打造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作品
2025-10-18 21:59:00
就在今晚!毕节市2025响水滩音乐季即将迎来最终章
10月18日晚7:30,毕节市2025响水滩音乐季即将迎来最终章——“音你而来 乐动毕节”主题音乐会将在七星关区同心城市公园热情上演
2025-10-18 20:53:00
《非凡的你》致敬“人工天河”设计师,红旗渠精神闪耀银幕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红旗渠的潺潺流水不仅滋养了豫北大地,更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
2025-10-18 19:47:00
10月17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人形机器人跟着节奏跳起热舞,吸引了观众围观。
2025-10-18 08:32:00
话剧《我这半辈子》“大剧场版”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10月17日-19日,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话剧《我这半辈子》改编自老舍一系列自传性质文学作品
2025-10-18 19:16:00
青春华章丨“苏超”短剧即将上线!历史名将“穿越”,用兵法叱咤球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夏思宇汉代名将韩信跨越两千年时空,闪现万众瞩目的“苏超”赛场?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齐聚绿茵场
2025-10-18 09:21:00
南昌保利大剧院一年举办167场艺术演出活动
大皖新闻讯 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召开前夕,南昌市红谷滩区委宣传部组织了“活力红谷滩 智启新未来”主题媒体行活动,带领媒体探访商业及文化地标
2025-10-18 16:57:00
《依依向北风》,回首金陵岸年代大剧周日登陆央视,取景地包括260多个南京场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故事跨度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2025-10-18 09:21:00
冲击文华奖河北两作品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河北日报讯(记者韩莉、史晓多)10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成都开幕。本届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
2025-10-17 08: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