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病虫害加剧,秸秆还田错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30 13:07:00 来源:半月谈
病虫害加剧,秸秆还田错了?

半月谈记者在部分农业大县调研发现,大规模秸秆还田10多年后,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地力提升,为粮食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同时,部分涉农经营主体反映,秸秆还田操作不当,致使一些地方农作物生长中的病害、虫害、草害、冻害加剧,亟待引起重视。

病虫害加剧,秸秆还田错了?

以前没那么多病虫害

病虫害加剧,秸秆还田错了?

位于中部粮食主产区的一家专业化农业服务公司,为当地约10万亩耕地提供耕作服务,该公司负责人近年来注意到当地粮食生产中病虫害增加问题。“病虫害发病早了,而且发病频次增加了。”该负责人说,一季小麦要杀虫4次,以前只需要一两次,玉米以前顶多打一次药,现在也得打两三遍药,而且越往南病虫害增加现象越明显。

“病虫害增加与大规模秸秆还田存在直接关系。”该负责人认为,秸秆里边有大量病菌、虫卵,温度、湿度适宜时,秸秆就成了“孵化器”,病虫害加剧。同时,若秸秆粉碎不足、埋藏不深,不均匀分布在耕作层,不利于作物扎根、水肥输送,易加重冻害。

半月谈记者在多个农业大县走访时发现,不少种植户持这一观点,认为秸秆还田不当加重病害、虫害、草害、冻害。

沿黄某地一个农业种植合作社的农户告诉半月谈记者,她家去年种的小麦打了6遍药,玉米打了4遍药,“以前没有那么多病虫害”。相距不远的一家种子公司负责人说,当地小麦现在普遍打药4遍以上,玉米得打药3遍左右,“主要是因为秸秆禁烧还田,刚开始不明显,现在越来越明显,整个地块土壤里都有病菌、虫卵”。

另一位从事农业50余年的种业公司负责人说,3月初,他走访当地几个种粮大户的粮田,多数存在缺苗断垄现象,这与秸秆还田不当相关,“秸秆粉碎不好,没有深翻、耙实,滋生病虫害,还影响作物扎根”。

基层农技人员普遍认为秸秆还田利大于弊,但还田操作不当与冻害、病虫害加剧存在关联。“近年来,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比较严重,病源就在秸秆上,但影响其发病的因子较多,比如种子抗性、农田气候、温度湿度等,没有做长期专门研究,很难有科学数据支撑。”中部一产粮大县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说。

病虫害加剧,秸秆还田错了?

村民在田间清理秸秆备耕水田 张爱林 摄

还田不当成因复杂

病虫害加剧,秸秆还田错了?

“鉴于秸秆禁烧和资源化利用途径较少,秸秆还田是现在主要的利用方式。”小麦育种专家、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说,秸秆还田有相应的操作规范,比如粉碎度、深翻度、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适量施加氮肥进行催化腐熟等。但受多重因素制约,本应粉碎、深翻、耙实、适时浇水、适量施加氮肥的还田操作,在部分地区简化为粉碎、旋耕(浅翻),导致秸秆还田副作用凸显。

——一些农户缺乏科学知识。当前,不少农户采取旋耕方式掩埋秸秆,与深翻深度30至40厘米相比,旋耕深度仅为15至20厘米,秸秆埋藏浅且分布不均,如果粉碎粗糙,还易露出地表,增加腐熟难度,而秸秆腐熟不好,就易滋生病虫害,且影响作物扎根和土壤水肥输送。

前述从事农业50余年的种业公司负责人对当地约600个种粮大户的农业知识进行摸底,发现1/3的人钻研精通,1/3一知半解,1/3所知甚少。“随着生产经营模式转变,农业已经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以秸秆还田为例,不少农户耕作模式转变滞后。”该负责人说。

——深翻土壤增加种植成本。沿黄地区一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当地托管1.3万亩耕地,大部分耕地采取旋耕作业。“我们也注意到旋耕秸秆还田时,小麦扎根不好,与土壤接触不良。”该合作社基地管理负责人说,如果改旋耕为深翻,一亩地的成本将增加50至60元,一亩小麦的利润也就400至500元,农户不愿意出这个钱。

——小农经营影响耕作方式。另外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北方某地流转2000余亩耕地,托管5万亩耕地,合作社负责人曾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我们自己流转的地,就采取深翻,但小农户更在意成本和收益,不关注耕作方式。”该负责人说,托管耕地70%是旋耕作业,一是一些地块小,大机械进入作业不便,二是深耕成本高,小农户不接受,且深翻也并非立马见效,需长年坚持。同时,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不多不强,一些个体经营的农机组织松散无标准,作业水平参差不齐,也影响秸秆还田质量。

——秸秆数量大增,消化困难。半月谈记者了解到,现在作物种植密度已大幅提升,比如玉米已由10多年前的3000株/亩增加至6000株/亩,秸秆数量大幅增加,如果仍旧全部还田,会超过土地消化能力。

病虫害加剧,秸秆还田错了?

农民驾驶农机运输玉米秸秆 张楠 摄

拓宽秸秆利用渠道

病虫害加剧,秸秆还田错了?

多方认为,治理秸秆还田不当“副作用”,需要综合施策。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除畜牧业能消纳部分秸秆外,受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量产困难等因素制约,秸秆制生物基材料、制油、制乙醇等利用方式消纳秸秆能力有限,需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

由于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因子较多,基层农技中心很难科学摸清病虫害增多与某一因子的关系,需要相关科研机构进行长期跟踪研究,以便为耕作方式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基层受访干部还反映,秸秆禁烧是全年重点工作之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若有火点出现,干部被追责、奖励被扣减。加之大气污染是“看得见”的污染,而土壤污染、农药残留是“看不见”的污染,容易被忽视。部分基层干部认为,秸秆焚烧在杀灭病菌虫卵、节省成本方面有一定好处,可否权衡利弊,探索在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时,有组织、分时段、定区域焚烧部分秸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30 1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禁烧秸秆致稻田虫害加重?多省份正争取或已实行有条件焚烧
...改善大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被认为带来了农作物病虫害加重、化肥农药用量增加等问题。目前,已有浙江、广西及湖南长沙和衡阳等多地探讨或实行了允许有条件焚烧秸秆的政策,包括争取
2023-12-04 17:48:00
强化四项措施推进农业绿色循环发展
...率平均42.19%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0%以上。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控力量,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开展绿色病虫害防控示范,聘请农民植保员60人次,组建村
2023-11-23 00:26:00
...秆还田。但是长期秸秆直接全量还田,产生了杂草失控、病虫害严重、出苗率低等一系列危害,导致麦玉减产,威胁粮食安全。”农工党陕西省委会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呼吁,以适当秸秆焚烧
2023-01-16 03:05:00
加强科技应用 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萨尔图区着力发展绿色农业,持续开展合理施肥用药、病虫害绿色防控、秸秆综合利用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以绿色生态环保理念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水保墒、增
2023-08-30 05:35:00
烟台绿色示范,乡村振兴争先③丨莱州: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绿色动能”
...。该市强化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强化病虫害与土壤墒情监测。全年精准发布《病虫简报》《土壤墒情简报》32期,精心制作电视节目5期,受理群众咨询并开展现场指导超20
2025-03-29 04:27:00
媒体:一禁了之惹来虫害泛滥,有序放开秸秆焚烧值得探索
...改善大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被认为带来了农作物病虫害加重、化肥农药用量增加等问题。据媒体报道,目前,已有浙江、广西及湖南长沙和衡阳等多地探讨或实行了允许有条件焚烧秸秆的政
2023-12-05 13:34:00
...与农业生产之间寻求平衡。既要保护土壤健康,又要防治病虫害,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市场机制的协同作用,努力实现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秸秆还田作为培肥土壤、提升地力的有效途径,
2024-11-18 10:05:00
马上评|秸秆焚烧,禁还是烧?得听科学的
...改善大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被认为带来了农作物病虫害加重、化肥农药用量增加等问题。目前,已有浙江、广西及湖南长沙和衡阳等多地探讨或实行了允许有条件焚烧秸秆的政策,包括争取
2023-12-05 16:01:00
...测点3个、果树监测点1个,做到科学监测预报,精准防治病虫害。积极开展统防统治,完成小麦“一喷三防”飞防1万亩。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推“配方+有机、种肥同播”“配方+种
2023-10-27 07: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近日,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李俊永用一句“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的幽默语录火遍全网,6元鸡排卖出60元的情绪价值,其幽默风趣的经营方式和真诚服务近期引发网络广泛热议
2025-10-09 10:00:00
冠军揭榜!2025亚太青少年辩论锦标赛(德阳站)圆满结束!
10月5日,2025亚太青少年辩论锦标赛(德阳站)在四川省德阳市圆满闭幕。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澳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8支大学组队伍以及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学校
2025-10-09 10:49:00
胡欣红据媒体报道,中秋过后,包装精美、寓意团圆的月饼,一夜之间从“宠儿”变为“弃儿”。超市工作人员介绍,未卖完的月饼将全部下架寄回厂家
2025-10-09 10:49:00
中国网10月9日讯 据中央政法委网站消息,2025年10月9日,中央政法委在京发布2025年第二、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
2025-10-09 10:56:00
宏昆集团携手中国人民大学 共绘“陆地游轮”品牌发展新蓝图
9月27日,宏昆集团与中国人民大学品牌战略规划签约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宏昆酒店集团董事长兼CEO叶漫青、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
2025-10-09 10:56: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书院·阅莱阅好 悦读秋韵】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土楼村举行“家国同庆·书香传情”阅读活动
鲁网10月9日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土楼村农家书屋内书声琅琅、笑语盈盈,一场以“家国同庆·书香传情”为主题的阅读分享活动在此举行
2025-10-09 10:28:00
【红色导师·思想汇报64】在金融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
思想汇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2025-10-09 09:29:00
国庆坚守“医”线 | 看不见的战场,离不开的“侦察兵”
鲁网10月9日讯金秋十月,红旗飘扬,迎来了祖国的华诞。朋友圈里,是各地的美景美食;欢声笑语中,是阖家团圆的幸福。然而,在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里有这样一个地方
2025-10-09 10:28:00
画里有话|教育的“桥”不该由跪下的身体搭成
近日,河南郑州中牟县某学校班级组织的“愧疚教育”活动引发热议。活动中,家长们跪成一排,学生蒙眼从家长背上踩过。有女生摘开眼罩后发现跪地的是自己父母
2025-10-09 09:24: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网络中国节·中秋随着国庆中秋假期收官,不少市民将回归工作模式。回顾这个假期,他们没有经历旅途的奔波,却在熟悉的城市里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2025-10-09 07:26:00
以传统文化凝聚侨心、联结两岸,栖霞区两场中秋主题活动接连举办一轮“中秋月”,照进游子心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通讯员朱国磊)近日
2025-10-09 07:32:00
AI-AR导航定位“精准打靶”肺结节这项全国首例手术操作更便捷、更安全□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通讯员潘相龙吴怡“本还在为术前多闯一道‘难关’而忧虑
2025-10-09 07:33:00
高淳蟹,行天下
“捆”住新鲜,“扎”起财富!高淳蟹,行天下日前,高淳区固城街道蟹农忙着分拣、捆扎刚捕捞的螃蟹,通过物流销往全国。通讯员魏宏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段仁虎摄
2025-10-09 07:32:00
这个假期被江西“暖”到了(图)
金秋十月,赣鄱大地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江西不仅以青山绿水迎接八方来客,更用一个个不期而遇的温暖瞬间
2025-10-09 05:14:00
“注水肉”最高可处货值20倍罚款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琴红)肉品安全关乎百姓餐桌与健康。近日,《江西省家畜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施行
2025-10-09 0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