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0月11日上午,南都、N视频记者遵循管理规定,在向导石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哀牢山已开发景区金山垭口区域。石先生告诉南都记者,进入哀牢山的风险之一便是碰到迷雾,“风吹过来的时候,雾是一团一团的,有时能见度只有一米。”作为在当地生活四十余年的本地人,石先生在迷雾来临时也不敢轻易开车,“十公里的路线要走两个多小时”。
10月11日,南都记者走进哀牢山已开发景区。
石先生带领南都记者步入的区域,属于哀牢山茶马古道景区、金山原始森林景区的入口处。一路上,南都记者看到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果木以及菌类:例如野生板栗、蘑菇、黄莲、紫茎泽兰等等。还有很多已经倒下的树干,上面攀爬着厚厚的地衣与蕨类植物。
由于刚刚下过雨,地面湿滑,踏着松软的腐殖层,南都记者还不慎滑倒了一次。石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山坡斜度能达到80至90度。
哀牢山茶马古道景区。
对于网传骇人的哀牢山“瘴气”、“迷雾”,石先生向南都记者解释称,瘴气通常因动植物死亡后腐烂而产生,会让人喘不过气,但哀牢山并非如网传一般“令人窒息”,相反,开阔的景区内部氧气十分充足。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跨三州六县,地理环境极为复杂,各地情况会有所不同。应急管理部门曾发文称,山中雾气弥漫,尤其是在雨雾天气下,浓雾密闭的环境里晚上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人一旦长时间在山林中行走,有可能因为缺氧失去意识,进而失温。
至于“迷雾”,在石先生看来,这是游客进入哀牢山会碰到的风险之一。“风吹过来的时候,雾是一团一团的,有时能见度只有一米。”作为在当地生活四十余年的本地人,石先生在迷雾来临时也不敢轻易开车,“十公里的路线要走两个多小时”。
石先生提醒称,应该正确看待哀牢山,既不要过于害怕,也不要放松警惕,“要用敬畏之心对待大自然”。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周敏萱 发自云南哀牢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1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