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黑龙江漠河林业局森林防火办瞭望员齐振河是一个“林三代”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28 14:38:00 来源:阿宅社会

数九寒天,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的温度已逼近零下30摄氏度,我国最北的地方林场漠河林场便坐落于此。眼下正值冬季森林抚育期,林场生产技术员张显飞每天都要行走在山林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森林抚育是要把林间一些病腐木、枯死木、风折木,包括生长过密的植株、灌木杂草等趁着冬季清伐掉,为开春森林生长发育创造更好的环境。”记者见到张显飞时,他正蹚着雪,上山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漠河地处高寒地带,树木生长缓慢,这里最多的是樟子松,还有云杉、榆林松等树种。为精准找到需要清伐的林草,张显飞一天要走上10多公里,山上雪深处有1米多,即便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也难免会冻伤。34岁的张显飞出生在漠河林场,一家三代都是林业工人,他已从事林业工作16年。他入行那年,正值林场由伐到护的历史性转折期,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也算是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护林人”。踩着张显飞蹚出的“雪路”,记者跟着他向深山走去。“刚工作那会儿条件不好,有时候走得远了当天回不去,就只能自己搭帐篷,没水没电,渴了就去黑龙江里砸冰吃。”他回忆说,有一年管护任务重,自己在小帐篷里住了半个冬天,除夕都是这么过的,“现在比以前强多了,林场建了不少管护站,有水井和太阳能发电,还能避风御寒”。像这样的徒步巡护几乎贯穿张显飞工作全年,到了春夏时节,冰雪消融天气转暖,一系列森林病虫害相继出现,不同树种的易染疾病、高发虫害各异,“有时一些流行性疾病发病迅猛,发现不及时树就会一片一片地死,这对我们的管护工作也是极大的考验。”夏天森林中蚊虫肆虐,有种芝麻大小的小虫却有很强的毒性,被它咬上一口,伤口处好几年都会奇痒难忍,还有令人闻之色变的森林蜱虫,每次上山张显飞都能在身上抓到几十只。面对恶劣的环境,他也只能咬牙坚持,“没办法,这么多年、这么多人的心血总不能因为这点困难就前功尽弃”。张显飞不是没有动摇过,他也曾和许多林区长大的同龄人一样,想通过外出闯荡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去过北京,摆过摊卖过货,最终还是选择回到林场。“东北人讲究‘守家待地’,几代人都靠着林子生存,可以说没有林子就没有我。”张显飞说,“往大了说,我们是在守护国家的生态屏障,往小了说,我们就是守好自己的家。”与张显飞一样,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漠河林业局森林防火办瞭望员齐振河也是一个“林三代”。漠河林业局所在地是“5·6”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的起火点,虽未亲身经历,但血淋淋的教训始终被齐振河记在心里。今年是齐振河作为瞭望员的第十年。漠河林业局共有瞭望塔39座,建于各处山头,每座塔高24米,塔上目视距离可达方圆20公里,各塔交错林立,织就了一张严密监护网。每年3月末春季防火季到来,齐振河便要收拾行囊进山,直至11月防火季结束,全年在塔时间8个月,吃住在山上。齐振河所在的瞭望塔位于林区深处,人迹罕至,从漠河市区出发要走100余公里山路。据他介绍,每座瞭望塔配有两名瞭望员,两人每天一班轮流上塔。“5点多天一亮,上塔的瞭望员就要开始在塔上巡视,观察四周有无火情,到晚上八九点左右下塔。”齐振河说,塔下的负责生火做饭,外出寻觅水源物资。由于塔上无法通电,缺少取暖避暑设施,春秋冷夏天热,“3月的漠河气温也有零下一二十摄氏度,一天十几个小时都在上面,只能靠着大棉衣,没有别的办法”。更大的考验是孤独。“站在塔上,四周都是深山老林,一点动静都没有,山上还没有手机信号。”齐振河说,为了消磨时光,他每次都会带几本书上去,也会提前下载一些电子书,“我比较喜欢看一些励志类的书,还有网络小说”。但这样的时光也无法贪恋,“林火蔓延的速度特别快,可能你看会儿书,一抬头发现火已经烧了一片了,更别说偷懒睡一会儿。”他告诉记者,一旦出现火情而没有及时发现,火势越大扑火队员就越危险,树木毁坏得就越多,“这些后果都是我们承担不起的”。夏季林区雷击火频发,遇到极端天气,齐振河要紧急下塔避雷,又要在雷击过后迅速上塔观察情况。“有时下完雨地上会产生地气,有时会有雾,有时下边有车辆经过也会产生烟雾灰尘,这些都需要我们仔细去分辨,到底是不是着火起的烟”。漠河林业局森林防灭火专职督察于文生告诉记者,漠河林业局已多年无人为火发生,自然火过火面积也可以控制在几平方米,“基本上刚冒烟,我们扑火队员就上去了,可以说这都是瞭望员的功劳”。每年离家8个月,齐振河对父母、妻子常觉亏欠。据粗略统计,漠河林业局100多名瞭望员中,至少过半还未成家。特殊的工作环境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齐振河告诉记者,“很多人一听说我们的工作‘打死都不干’,宁可去当扑火队员也不愿意上塔”。但他对于这份岗位的未来并不悲观,“虽然瞭望员的工作看起来很平淡枯燥,一眼能望到头,但总要有人去做,也总会有人愿意做,老一辈人能在这个岗位干一辈子,年轻人也不差”。去年,漠河林业局为几座靠近城区的瞭望塔安装了电子眼,可24小时监控辅助监测火情。在齐振河看来,等过几年技术成熟了,也许它们可以完全替代人工。科技的进步正在让这些护林员从劳动者向管理者的转变,张显飞最近在学习使用一款数据处理软件,林场的地形地块、土壤成分、树龄树种、生态系统等信息在软件上一目了然,这让林场管护有了更科学的数据支撑。更多可喜的变化也在发生。随着这些年林场对盗伐盗猎的严格监控,张显飞明显地感受到野生动物的数量在逐年增加,“狼、猞猁、狍子、鹿一年比一年多,夏天兔子都自己跑到我们管护站屋里。天上飞的鸟有五六种叫不上名字,从来没见过。”眼下,张显飞也有了一项新任务:随时观察林场出现的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和动态,并记录在案,出现波动时分析原因。这意味着,这片土地正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17: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连续13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黑龙江大兴安岭如何消除火患?
... 森林防火感知系统显示屏。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防火办副主任李晨光介绍,2020年起,集团着力研发森林防火感知系统,构建实时感知、精准监测、高效评估为一体的森林防火智能管
2024-04-03 10:46:00
黑龙江:漠河市险企为滑雪等赛事承保参赛人员意外伤害险700余人次
...岭国有生态公益林承保政策性森林保险业务,其中为漠河林业局和北极村自然保护区近580万亩森林提供保险保障近29亿元。同时,为承保机构积极提供风险减量服务,近两年累计投入漠河林区
2024-07-05 21:26:00
广西“小砂糖橘”抵达漠河,工作人员赶走不少跟拍的网络主播
...另外,还有网友称“漠河消防要迎接的‘砂糖橘’被漠河林业局‘截和’了”。漠河消防为“小砂糖橘”堆的雪人1月4日上午,漠河市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他们没有接走“砂糖橘”。
2024-01-05 11:19:00
时政微观察丨“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
...就来到伊春考察调研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等情况。在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森林公园,总书记沿栈道察看原始红松林等珍贵乔木,听取林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介绍,叮嘱“一定要把森林资源保护好”。
2023-09-10 21:38:00
黑龙江漠河市气温降至近54年来最低值
记者从黑龙江省漠河市气象局获悉,受强冷空气影响,1月20日7时48分,漠河市气温降至零下50摄氏度,是近54年来的气温最低值。1月20日,冰雾笼罩下的漠河市。 为应对此次极寒天气
2023-01-21 08:56:00
本文转自:人民网-黑龙江频道人民网哈尔滨4月21日电 (尚城)来自黑龙江省水文水资源中心的消息,4月20日14时,黑龙江干流洛古河段(漠河市北极镇洛古河村)开江;13时,黑龙江干
2025-04-21 18:59:00
-53°C!黑龙江漠河迎历史最低气温
...(记者马俊玮 通讯员邵天李)受超强极地冷空气影响,黑龙江漠河持续迎来极寒天气,22日早晨最低气温达到-53℃,打破漠河历史最低气温纪录,当地加强供热、供水、供电、交通等民生保
2023-01-22 16:37:00
黑龙江漠河:游客欢聚北极村
...,游客在漠河市北极村内赏灯。当日是中国北方小年,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欢聚于此,庆祝小年 ↑2月2日,游客在漠河市北极村游玩。 ↑2月2日,游客在漠河市
2024-02-03 16:15: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9月14日,黑龙江漠河正式开栓供热。漠河地处中国最北端,冬季漫长寒冷,极端最低气温-53℃,全年平均气温约-3.5℃。据了解,今年漠河市比计划开栓时间提前11
2023-09-15 15:1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人社部令第29号),10月13日,西安市人社局公布2025年第四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2025-10-13 15:39:00
术前拧紧安全阀 济南关节外科医院医生以专业与责任守护患者安全
关节置换手术作为外科手术中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四级手术,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患者生命安全。这不仅要求临床医生在手术中要严格操作
2025-10-13 15:46:00
果然财评|从困在系统到有权说不,美团试点“骑手屏蔽顾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魏银科一则骑手功能更新,正在改写平台经济的权力算法。美团在七城试点的“骑手屏蔽顾客”机制,不仅是对千万骑手权益的补位
2025-10-13 16:57: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10月13日,记者从济宁市专利标准融合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济宁大力推进专利标准战略融合创新城市试点建设
2025-10-13 16:57:00
“一城红酒・百年味道”2025 陕西丹凤红酒文化交流会亮点抢先看
——三类百人阵容齐聚丹凤!秦岭漫秋意,丹江酿酒香。10 月 15 日至 18 日,“一城红酒・百年味道”2025 陕西丹凤红酒文化交流会即将盛大启幕
2025-10-13 17:13:00
小8跑街丨西安科技路团结南路 广场台阶断裂月余未修
西安市科技路与团结南路十字西南侧的街心广场,裂开的台阶成了附近居民的心病。10月12日,包女士向华商报反映称,科技路与团结南路十字路口西南侧
2025-10-13 17:15:00
9月28日,市民反映,西安市新城区康乐路十四街坊59号楼西光厂家属区一楼有家托管餐厅,将烟道接到居民楼里,油烟直接排进小区
2025-10-13 17:15:00
鲁网10月13日讯9月13日,建设银行反赌反诈系统成功拦截一笔汇出境外的涉诈资金,守住了客户的“钱袋子”,避免了客户4090美元的资金损失
2025-10-13 17:17:00
北汽福田深耕“一带一路”,打造国际合作新标杆
从波斯湾畔的沙特KD工厂,到东南亚矿区的重卡车队,再到非洲岛国的纯电动客车,北汽福田以“共赢”理念书写着中国商用车出海的新篇章
2025-10-13 17:17:00
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开展“剪纸话文化 指尖上的艺术”活动
鲁网10月13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近日举办“剪纸话文化 指尖上的艺术”主题剪纸活动
2025-10-13 17:17:00
官方回应武汉一公厕旁花坛被贴上“男士小便处”:在整改,重新制作了更清晰的指示牌
大皖新闻讯 近日,武汉长江大桥汉阳桥头一公厕旁的花坛上标注“男士小便处”,引发热议。10月13日,大皖新闻记者从武汉市汉阳区相关部门获悉
2025-10-13 17:20:00
【人社政策畅通行】上下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能认定工伤吗?
在上下班途中,职工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上下班途中”包括职工按正常工作时间上下班的途中
2025-10-13 17:33:00
新泰市人民医院产二科成功抢救一名子宫破裂孕妇
国庆假期的余温尚未完全褪去,新泰市人民医院产二科的医护人员已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近日,科室团队成功抢救一名子宫破裂高危孕妇
2025-10-13 17:33:00
苏连博凡,福州首金!省市发贺电
10月13日,苏连博凡夺得第十五届全运会射击男子25米手枪速射个人金牌,这是福建时隔20年再次夺得全运会射击项目金牌,也是福建省全运会历史上首块手枪速射项目金牌
2025-10-13 17:44:00
校园中的非遗守望者——大学设计老师(来源:廊坊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2025-10-13 18:27:00